楊虎城是怎麼懲罰仇人郭堅的?

惡霸李楨和陝西警備軍統領郭堅是舊友,自楊虎城殺了李楨後,郭堅為給李楨報仇,派出大軍對楊虎城進行了長時間的追捕,由此郭、楊兩人結下了樑子。

楊虎城在逃避官府追捕的同時,逐漸拉起了一支隊伍,開始只有十幾個人,幾枝土槍,大部分人都用刀,人員基本上都是“中秋會”的青年成員,後來追隨的越來越多,有一天他們探知澄陽縣有一批稅款要送往西安,楊虎城就帶領弟兄們趁夜截了這批稅款,除了維持大夥的生計外,還買了一枝步槍,有了槍,就有了鬥爭的本錢,通過和官府和惡霸的鬥爭,他們逐漸發展到了十幾枝槍,他們的活動經費主要是從地主豪紳那裡強“借”來的,借的方式也很“文雅”,先擺上一桌酒,再派人把人“請”來,然後說明“借”錢的目的,“借”來的錢,他自己從不沾手,遇到百姓有急難,他們也慷慨解囊。

楊虎城是怎麼懲罰仇人郭堅的?

他們通過襲擊周圍的朝邑縣、合陽縣等警察局,繳獲警察的槍,不斷壯大自己的隊伍,至1915年,他們在當地農村已聚集了數百人之眾,楊虎城按照當兵時所學到的軍事管理方法,將隊伍編成3個連隊,自封為營長,名稱定為“人民革命軍”。楊虎城的“人民革命軍”的紀律很好,即打擊了盜匪,又遏止了官府和警察的胡作非為,受到了當地百姓的一致稱頌。

當時也是兵荒馬亂時節,孫鎮區區區孫梅臣認為,楊虎城的部隊是一支素質好的隊伍,可以擔當保境安民的重任,於是呈請縣上同意將“人民革命軍”收編為地方民團,結果得到了縣長的批准。孫梅臣找到楊虎城協商,楊當時也遇到了諸多困難,就接受了孫區長的好意,經商議決定,“人民革命軍”改編為孫鎮區東鄉民團,孫任名義團長,楊任副團,負總責,由於有了給養、場地,民團實力大增,為此,剷除了當地的一股土匪武裝。

1915年12月13日,袁世凱稱帝,雲南成立護國軍討袁,全國各地紛紛響應,在老同盟會員井勿幕的策動下,楊虎城顧大局,識大體,率部參加了討袁戰爭,他們在華縣、華陰一帶截擊袁軍,隊伍不斷壯大。在全國一片聲討中,只做了83天皇帝夢的袁世凱病死,討袁戰爭結束,楊虎城的部隊被正式編為陝西陸軍第三混成團一營,楊任營長,部隊駐防在大荔縣。

1917年7月1日,北洋軍閥張勳演出了一場擁戴廢帝溥儀復辟的鬧劇,各地聞訊,又一場討逆鬥爭開始,陝西軍務兼巡按使陳樹藩任命郭堅為“陝西討逆軍”總司令,分北、中、南三路大軍,取道山西、河南去進攻北京的張勳,此次名義上是討逆,實際上是陳樹藩企圖借刀剷除郭堅的勢力,郭堅隨北路軍到達山西境內時,陳樹藩電告閻錫山截擊郭堅部隊,郭堅的北路軍在閻錫山的截擊下,幾乎全軍覆滅,只好帶著殘兵敗退到黃河岸邊,準備渡河回陝,陳樹藩一方面派部隊去攻打郭堅,一方面又令楊虎城守住河西各渡口,陳樹藩知道楊和郭的仇蒂,對楊守河西完全放心,這也是給了一個讓楊虎城報仇血恨的機會。

這個機會對楊虎城來說是千載難逢的,即是執行上級的命令,又可以公報私仇,郭堅兵敗而歸,殘兵敗將,守住渡口,突然襲擊,郭堅必葬身黃河不可,但楊虎城並沒有那樣做,此時的他,己皂具有了一定覺悟的軍人,郭堅率領的討逆軍,是肩負著民族大義的軍隊,此時怎可以落井下石呢?他也看清了陳樹藩倒行逆施的醜惡嘴臉,他完全擯棄了個人恩怨,違抗了陳樹藩的命令,放郭堅的部隊安全地通過了自己的防區。

楊虎城是怎麼懲罰仇人郭堅的?

謝謝閱讀

通過此事以後,郭堅徹底改變了對楊虎城的態度,他們兩人在以後反北洋軍的鬥爭中走到了一起,結成了生死之交,開始了“靖國軍”時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