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打贏脫貧攻堅戰後的幾點思考

浅析打赢脱贫攻坚战后的几点思考

2020年後打贏脫貧攻堅戰將如期實現,脫貧工作成效如何實現可持續延伸?應是各級黨委、政府謀劃工作、狠抓落實的重心,這是建立穩定脫貧機制的需要,也是實現脫貧攻堅戰和戰後實施鄉村振興無縫銜接的需要。

到2020年後,長期困擾中國農村原發性絕對貧困雖已消失,但並不意味著農村貧困的終結,相反,現行農村貧困將會進入一個以轉型性的次生貧困和相對貧困的階段。為解決精準脫貧後農村農業農民發展問題,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其“二十字”方針就是解決脫貧攻堅轉型後的最好“良藥”。

從現在開始,就必須把實施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工作同步謀劃,有機結合,對照鄉村振興中的“五大振興”,找好結合點、打好組合拳、畫好同心圓,統籌安排、協同推進,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互促共進、深度融合,久久為功,才能實現農業強、農民富、農村美的持續發展。

結合三年多來脫貧攻堅戰和創建新農村示範村建設的實踐,要加快做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筆者認為急需要做的事,概括起來為“三個堅持”:

一是要堅持“五級書記”聯抓共管模式不脫節。要充分借鑑運用脫貧攻堅“五級書記”抓扶貧的經驗做法推進鄉村振興。鄉村振興涉及面廣,持續時間長,需要強有力的體制機制來保障其實施。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在推進脫貧攻堅工作中逐步構建形成了一整套科學的組織領導和管理考核評價體制機制,為推動政策落實落地提供了重要保障。將這些好的經驗做法應用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將為鄉村振興的實現提供有力支撐。比如,現行的“五級書記”抓扶貧制度形成一套規範有效的措施,可借鑑建立“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的責任機制,實行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黨委和政府一把手是第一責任人,形成強大的合力推進,推動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的主要負責同志親自謀劃政策舉措,親自協調解決困難和問題,親自督促政策落實,真正把鄉村振興變成一把手工程,解決那些長期積壓在農村、農民、農業中的“老大難”問題,就不再難了。

二是要堅持現行的政策和資金投入不改變。從前期脫貧攻堅戰來看,各級政府和社會力量投入政策和資金力度非常大,農村農民農業改變成效顯著,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奠定了紮實基礎。當下的農村農民農業改變是相對的,也是很脆弱的,2020年後,現有脫貧攻堅的鉅額投入資金應當繼續投入到鄉村振興當中,確保鄉村振興投入政策不退出,投入力度不減弱,同時從可持續、長效機制的角度來說,各級政策和資金的投入必須構建一套法律制度來保障,從體制機制上考慮可持續性問題,讓市縣鎮村各級放開手腳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大事業。

三是要堅持建強基層黨組織建設不鬆懈。基礎不牢,地動山搖。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黨在農村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是貫徹落實黨的扶貧開發工作部署的戰鬥堡壘。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和基層治理的好與壞,關鍵在基層黨組織強不強的問題。2020年後雖打贏了脫貧攻堅戰,但那是帶有超常手段的政治任務性質,絕大部分農村基層黨組織基本上是在上級黨委政府或駐村第一書記的幫扶下完成了脫貧攻堅任務。目前,從基層黨組織現狀來看,一些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黨員隊伍結構失調、思想滑坡,村書記難選,村幹部隊伍老化,帶動農民共同發展的能力不強、手段不多,組織力、凝聚力下降,有些農村地區被黑惡勢力、非法宗教勢力滲透,黨組織解決村“兩委”自身問題能力弱、發揮作用不明顯等問題突出。實踐證明,基層黨組織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主心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強化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作用,必須抓住鄉村振興中組織振興這個“牛鼻子”建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從政策、人才投入上加大力度,對軟弱渙散的村黨組織實行逐個整頓,選優配強村黨組織帶頭人,發揮“領頭雁”示範效應,持續把派駐第一書記機制化、長效化,強化基層黨組織對農村各類組織、各項工作的領導,更好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

浅析打赢脱贫攻坚战后的几点思考

審校:胡海

供稿:惠州市政協辦公室駐惠東縣多祝鎮聯新村駐村幹部兼第一書記張金華

熱文推薦

  1. 大局已定!這類戶口的人即將身價暴漲!事關你的房子車子票子……

  2. 關於低保問題,民政部專業解答在這裡了→

  3. 扶貧要向五種“懶漢”說“不”!

  4. 招募2.7萬人!“三支一扶”來了,補助標準還提高了

  5. 盡銳出戰!深圳率先完成新一輪省內對口幫扶幹部選派工作

浅析打赢脱贫攻坚战后的几点思考

全國扶貧舉報監督熱線:12317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扶貧政策丨扶貧動態丨經驗交流

浅析打赢脱贫攻坚战后的几点思考

主辦單位:廣東省扶貧辦

承辦單位: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網

看都看完了,不如也投個稿試試

浅析打赢脱贫攻坚战后的几点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