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大学只培养“教师”?学校“非师范专业”面临4大尴尬!慎报

师范大学只培养“教师”?学校“非师范专业”面临4大尴尬!慎报

大家都知道,现在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放开以及对教育的大范围普及,各地新建了很多的学校,所以说现在这一阶段社会对于教师的需求也比较大,所以很多同学在毕业后会参加教师编考试或者其他形式的考试,大家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成为一名老师。但是有些参加相关考试的同学的本科专业并不是师范类的,这让大家对于这两种不同种类的专业的区别有很大的疑惑,今天陈默老师就来跟大家讲一下它们的区别。

师范大学只培养“教师”?学校“非师范专业”面临4大尴尬!慎报

NO.1课程设置的不同

师范类专业和非师范类专业虽然都是在同一所院校,但是那些非师范类的专业是不会开设和师范类相关的课程的,比如说教育心理学、课程改革等课程,这些是师范类的必修课。而且师范类专业的学生到了大三或者大四会由学校安排出去到各地的学校进行实习,大部分的学校实习时间为一个学期。在这个期间学生们会跟着中小学教师听课学习,并且有机会为学生们讲课实践,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好锻炼机会,而非师范类专业的学生实习则和教育无关。

师范大学只培养“教师”?学校“非师范专业”面临4大尴尬!慎报

NO.2教师资格证的获取

在前些年,凡是师范类专业的学生,基本上都不需要参加考试,同学们在毕业后会直接得到教师资格证书。但是后来国家对这个证书的颁发进行改革,要求师范类专业的学生也要参加考试才能拿到这一证书。尽管这些学生无法像以前那样直接拿到证书,但是在考试的时候,特别是面试,那些参加过实习的学生的优势就尤为突出。

师范大学只培养“教师”?学校“非师范专业”面临4大尴尬!慎报

NO.3对普通话的要求

除了播音主持专业之外,大多数的专业就业是不会对普通话等级做要求的,但是对于师范类专业的学生来说,普通话等级的证书是一个必考的证书。如果你想要在毕业后教授语文的话,对普通话是有着具体的要求的,要求从业者的普通话水平至少是二级甲等,其他科目也要求至少得到二级乙等的能力水平。

师范大学只培养“教师”?学校“非师范专业”面临4大尴尬!慎报

NO.4就业的竞争力

参加过教师招聘或者教师编考试的同学都知道,很多学校把本科是相关师范类专业作为招聘的门槛,这个时候师范生的优势就彰显出来了。虽然有的学校不硬性规定必须是师范生,但是在面试的时候,老师们也都会向师范生进行一定程度的倾斜,而且接受过本科课程培训已经实习过的师范生无论在经验上还是能力上都会突出一些。

师范大学只培养“教师”?学校“非师范专业”面临4大尴尬!慎报

以上就是陈默老师总结的关于师范学校中师范生和非师范生的差别,所以那些毕业后有明确目标想要当老师的同学,在这里建议你们尽量选择师范类专业,这样不仅是为自己今后的工作累计经验,而且在应聘中也会更有竞争力。

师范大学只培养“教师”?学校“非师范专业”面临4大尴尬!慎报

关于:师范大学毕业做不了教师?“非师范专业”面临4大尴尬!考生慎报,你怎么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