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抛弃,不放弃,对生命负责——记精神科一病区护士长刘宗凤

她的工作环境完全封闭,出于安全考虑,每一道门都需要上锁。不足百米的走廊,每15分钟她需要来回巡视。工作中,她被人猝不及防的打骂已经成为常态,还要心甘情愿替对方洗头、搓背、洗脚、理发。因为工作,她的手上、胳膊上、脖子上大大小小留有不少疤痕……她就是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一病区护士长刘宗凤。


不抛弃,不放弃,对生命负责——记精神科一病区护士长刘宗凤


春分之后的临沂,春意阑珊,欣欣向荣,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一病区,如这春天一般,温暖明净。

刘宗凤护士长,个子中等,体型偏瘦,走起路来一路小跑,一袭洁净的白衣燕帽,一双清澈的眼眸,一脸动人的微笑,这是刘宗凤给人的第一印象。工作25年来,她怀着对护理事业的热爱与追求,对护理业务的刻苦钻研,对患者的满腔热情和无微不至的关怀,从最初参加工作时的一个见人说话就会脸红的羞涩女孩,成长为一位面对各种情绪不稳、言行紊乱的患者都能从容应对的护理工作者,其中的各种艰辛与付出,不言而喻。

1994年7月,刘宗凤从临沂卫校毕业来到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时光如白驹过隙,25载春秋一晃而过,蓦然回首,作为一名精神科护士,每一步成长却历历在目——


不抛弃,不放弃,对生命负责——记精神科一病区护士长刘宗凤


1

有一名女患者突发上感并发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本身体质很差,当时发病较急,没法把患者转科到ICU病房,只能就地抢救。医院第一时间成立了急救专家小组,刘宗凤首当其冲,一直坚守在抢救第一线。推药、配药,观察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从早上7点到第二天凌晨1点整整18个小时,患者病情好转了,刘宗凤才在办公室的椅子上躺下,歇一歇早已经肿胀了的双腿双脚。直到早上6点患者被安全转到ICU,刘宗凤才得以休息。在综合医院抢救成功率30%的呼吸窘迫综合征,在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抢救成功了,作为抢救小组的一名成员,刘宗凤非常自豪,“一个鲜活的生命又回来了,这点痛又算什么呢?”事后,她对人这样说。

2

一位今年已近80岁的患者,是一位烈士子女,没有亲属,生活不能自理,小便不能自理已经近30年。最初来院后,为她洗澡需要强制,后来刘宗凤琢磨着给她增加洗澡换衣的次数,强化训练,每次洗澡都是刘宗凤给她洗头、搓背、洗脚、理发……经过近四年的精心护理,现在这位老年患者能够看到护士拿着衣服站在她面前,主动随护士去洗澡换衣。小便也常常能自己下床尿到地上,这也是很大的进步了。

3

还有一名常年住院的患者,今年68岁了,历经两次脑梗,可她的冲动行为一直存在,时常对着周围的人大声叫骂,偶尔仍会扬起巴掌,让人防不胜防。患者还伴有常去翻捡垃圾的嗜好,因病情一直未获缓解,其社会功能也已严重衰退,近四十年她无法回归家庭。一次,刘宗凤因劝阻她捡垃圾而被她狠狠地抽了一记耳光。现在,经过刘宗凤她们精心的康复训练,对方已经能随音乐起舞了,只要《小苹果》歌曲响起,她就能完完整整随着电视跳完整支曲子,捡垃圾的现象也明显减少。


不抛弃,不放弃,对生命负责——记精神科一病区护士长刘宗凤


作为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一病区护士长,25年的时光,刘宗凤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并将这些经验变成制度,传帮带,让每一位同事都烂熟于心,付诸行动。“我们面对患者,身后不能有人,以靠墙为主。早前,就出现有患者在护士身后掐脖子的现象。患者三餐,必须在我们的监护下进行,避免患者就餐时出现症状,导致噎饭的情况发生。”刘宗凤说,她们工作中的每一项制度,都是血的教训换来的。

“我们就生活在精神患者中间!”刘宗凤将每一位患者都视为亲人,从不放弃任何一位患者,陪伴他们度过每一帧快乐的时光,度过每一帧难熬的岁月,挨打挨骂受苦受累,面对工作她依然笑靥如花!“这就是我的工作,我需要对每一个生命负责!护理工作没有小事,患者的吃喝拉撒,我们需要全部负责,患者的言行举止,我们需要尽收眼底。陪伴他们康复,陪伴他们树立走向社会的信心。”

不抛弃,不放弃,对生命负责——记精神科一病区护士长刘宗凤

早前,在一次健康查体中,刘宗凤被查出甲状腺出了问题,在多方咨询必须手术后,她偷偷地做了手术。因临近年关护理人员短缺、护理工作量大,刘宗凤放心不下病房里的工作,挂念患者的安危,在术后第七天她就重返工作岗位。强忍脖子转动时撕扯般的疼痛,她瞒过了病区的二十余名医护人员。“只有站在病区的护理工作岗位上,我心里才踏实。”

刘宗凤说:“患者理性的时候,发自内心对我们特别感谢。我觉得,我的这份工作,如沐春风,平凡又不平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