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學歷博士要求0元薪資,卻求職失敗,原因是什麼?

高學歷博士要求0元薪資,卻求職失敗,原因是什麼?

前段時間,在電視上看到一場職場求職類的欄目,一位中科院畢業的博士,51歲,畢業後去到美國學習計算機專業。

曾自學過經濟學、金融學、心理學、醫學,在財富100公司工作近20年。

想尋求一份公司高級戰略諮詢師、高級顧問的崗位。現場的老闆和觀眾粉絲們對他都非常看好。

最後卻求職失敗了,原因是什麼?


高學歷博士要求0元薪資,卻求職失敗,原因是什麼?

01

0元薪資不實

實際是20萬月薪

當主持人問他要求最低多少薪資時,他的回答是:對薪資沒有要求,非常open。

令現場所有人都為之驚訝,0元?不要錢?讓我們來試想一下,如果一個人對薪資沒有要求不要錢,原因可能是他能力不足,希望在這裡能夠學習技能提高自己,並不是為了薪資而選擇這裡。

顯然他不是這個原因,那麼如果他不要錢來公司上班,是不是就可以對公司不負責任?現場的老闆表示對他來公司上班的目的有所懷疑,當主持人再一次問他時,最低薪資要求是多少?他這一次的回答非常肯定:月薪20萬,一分錢不可討論。

同樣的問題,前後回答卻有天壤之別,這位海歸博士應該懂得先做人後做事,誠實是做人的基本原則,如果一個人不誠實,試問哪個企業哪個老闆敢用你。

高學歷博士要求0元薪資,卻求職失敗,原因是什麼?

02

過分誇張吹牛皮

因其在美國待有25年,職場20年,現場大放厥詞說對於國內各企業的經營,包括國企、私企、阿里、百度都瞭如指掌。

其實我們知道真正做企業高管的,基本上不會張口閉口談大公司,而是會談自己做過一些成功的具體案例。當老闆對於他說的“瞭如指掌”提出質疑揭穿他的時候,他卻把“瞭如指掌”改為“有所瞭解”,場面十分尷尬。

51歲的人,我相信在人生履歷中是一定有勤奮和堅持存在的,但另外一方面也透露著他過分誇張的一面。


高學歷博士要求0元薪資,卻求職失敗,原因是什麼?

03

貶低國內企業家

是因為你對中國企業並不瞭解

京東董事長劉強東最經典的一句話是“我請你來是幹嘛的,不是來挑刺的,是要你來幹活的”,他評論這是一個巨大的失敗的東西。

而對於中國首富馬雲也曾說過類似的話:所有新入職兩年以內的員工不能談論公司戰略問題,他同樣評價馬雲太失敗了,所以馬雲只是馬雲。

他說:在美國公司,如果你有1000個觀點,999個都是錯誤的,只要有1個是對的有價值的,也是值得的。

顯然這位海歸博士,對於目前中國企業面臨哪些挑戰和問題,是根本不瞭解的。完全憑靠自己曾在大公司和國外做過的一點經驗,然後就評論中國的企業家,這樣做法完全是錯誤的。

劉強東、馬雲是國內非常成功的企業家,如果說他們是失敗的,那麼什麼樣的才算得上是成功呢?成功的人一定是有原因的,在他們身上也一定會有我們值得學習的地方。


高學歷博士要求0元薪資,卻求職失敗,原因是什麼?


最後寄語:調整心態,重新出發,學習永不止步。

現在的市場是後浪推前浪,年輕人的競爭力大,學習能力又強,51歲的年齡,雖然有著一定的經驗,但在求職方面是沒有太大的優勢的,因為自己的精力肯定沒有那些年輕人充足,學習能力也沒有他們快。

所以到了51歲以後,要有歸零心態,假設自己剛出生,一切重新開始學習。

而不是像多數同齡人一樣經常說,我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還多,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飯還多,所以你必須聽我的。

但是時代真的不同了,應該更多的是謙虛、包容、學習,重新做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