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岁老人一家四代在深山摆渡141年,村民过河不取分文


在鄂西大山里建始县三里乡大沙河村有这样一位老人。他叫万其珍,今年77岁,他们一家四代,一诺千金,在家门口的一条小河里为村民义务摆渡141年,不收老百姓一分钱。万家人百年义渡,在大山里书写了“信义”传奇。

万家诚实 ‘守信’义务摆渡的故事感动了亿万中国人, 万其珍老人获评"中国网事·感动2010"十大网络年度人物,入选"中国好人榜",2018年万其珍老人获全国“诚信之星”称号。如今,万其珍老人的儿子万芳权又接过了老人手中的船浆,开始了万家的义渡传承。

万其珍老人的小石屋里挂着一盏煤油灯、一件蓑衣、一顶斗笠。万其珍老人把这三样物件称为万家义渡的“宝物”。他说:“这几件东西可以说是我家的宝贝。晚上,屋里有一盏灯亮着,过河的人放心;下雨的时候,我送客人过河,戴上斗笠,披上蓑衣,暖和又方便,比雨伞和雨衣方便。


这简陋的渡口和小石屋,伴随万其珍朝朝暮暮,乡民更是歇脚与此,又从此踏上归途。

为方便村民,万家几代人克服重重困难,做到有求必应。行人过渡没有固定时间,万其珍的生活因而也没有规律。无论是数九寒天,还是夏天河边蚊虫叮咬,只要有人喊"过河",他就摆渡,从不会为多等几个人而耽误时间,哪怕一次只渡一个人。

2006年7月,万其珍老人大病了一场,他便把在外打工的儿子万芳权从广州召回替他撑船。

万其珍老人虽说是将船浆交给了儿子,其实也是“退而不休”。儿子摆渡他有事无事都要守在河边。他说:“我摇了一辈子的船,要我放下,真还舍不得呀!”

尤其是前些年老伴谭大桂去世以后,老人更显得孤单与寂寞,他常常望着小石屋发呆。

大儿子万芳权负责管理柴油机动船,供涨大水时用,这义渡也传到了万家第四代人手中。

随着年龄的增长,万其珍老人的身体和精力越来越差,儿女们心中也多了些牵挂,多次劝他在家安享晚年,一再被他回绝。

冬去春又来,万家撑坏的木船已不计其数。如今,木船变成了铁船,篙杆变成了船桨,不变的是那份质朴的承诺和坚守。因常年风寒侵蚀,老人双腿酸疼,但他仍然对渡口放心不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