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縣:石坊鎮湯卜溝村的美麗脫變

通訊員 劉玉璽

近日,筆者走進了美麗蛻變的文縣石坊鎮湯卜溝村,平坦潔淨的水泥路四通八達、整齊劃一的白牆小洋房、農家小院錯落有致、文化廣場猶如花園似的……陽光照射下的湯卜溝村呈現著“白、富、美”的新姿態,格外清新靚麗,處處皆景,讓人賞心悅目。不論走進哪個巷子,清晰的標語牌一眼可見……一幅“潔、綠、暢、美”的美麗鄉村畫卷呈現在眼前。

據瞭解,石坊鎮湯卜溝村位於石坊鎮以西,屬5.12災後重建整體搬遷村,距鎮政府3公里,轄1個村民小組,共97戶326人,有黨員20名。全村有耕地面積1467畝,林地4950畝。村級主導產業有花椒小雜藥種植、土蜂養殖等,有合作社2個。全村共有建檔立卡戶31戶119人,截至目前已脫貧26戶97人,未脫貧戶5戶22人,貧困發生率6.7%,為2019年預脫貧村。

“三變”改革 產業促進脫貧

黨支部引領促發展。近年來,石坊鎮湯卜溝村按照“支部+合作社+電商+農戶”和“黨支部領導、村集體持股、群眾參股、貧困戶配股”的集體+個體混合經濟發展模式,發展合作社2家,個體種養殖農戶35戶。通過合作社帶動、技術培訓、統一銷售等,引導農民採取集中和分散的形式發展種養殖產業,帶動貧困戶增收。據悉,截至2018年底,該村種植花椒300餘畝,紋黨200餘畝,土蜂400箱、生豬40頭,人均收入達4986元。合作社帶動促增收。據瞭解,湯卜溝村整合扶持特色產業發展資金38.33萬元全部入股到本村文縣百花香土蜂農民專業合作社,實現貧困戶保底分紅3.833萬元,帶動貧困戶23戶90人;將幫扶單位資助的蜂箱80個,做為村集體資產入股合作社,村集體實現保底分紅0.8萬元。將閒置資金15萬元全部入股到縣富民公司,實現年底分紅1.2萬元。目前村級集體經濟積累2.05萬元,通過支持壯大集體經濟發展和入股配股分紅,有力助推貧困戶、村集體增收。

創新方式促轉變。湯卜溝村以“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將縣農牧局為每戶貧困戶配發的5個蜂箱,通過與貧困戶、合作社簽訂三方協議,以支部監管,蜂箱入股合作社的方式,兩年時間內,合作社將分給貧困戶5個帶蜜蜂的蜂箱,蜂箱分發給貧困戶後,合作社將長期為貧困戶提供技術指導,產品保底回收等一系列的服務,從而徹底的解決了貧因戶發展養蜂技術不足、產品無銷路的問題。

黨支部引領促穩定。湯卜溝村通過支部引領和龍頭企業帶動,實施“黨支部+巧手脫貧”行動,由黨支部牽頭,組織貧困戶家庭婦女、留守婦女發展手工編織鞋墊製作等手工,拓寬增收路子,有效減少留守兒童,空巢老人的數量,促進社會穩定和諧。

環境整治 村容村貌大變

採訪中,湯卜溝村支書趙小文告訴筆者:“以前,我們村子在山上,5.12地震以後搬遷移居到這,期初人們的講究衛生的習慣環沒有很好的養成,村子裡到處亂蓬蓬的,牛、馬、騾子、羊等糞便滿街都是,塑料袋、廢瓶子、紙殼子、廢水、菸頭等垃圾隨處可見。現在,通過鎮村聯合開展門前‘三包責任制’,公益性崗位的設置,分片打掃,責任到人,定期回收,定點處理等環境衛生清理整治工作,村裡街頭巷尾的垃垃圾不見了,樹多了綠化也好了,村民也養成了講究衛生的好習慣,村容村貌得到了很大的變化,老百姓的生活也舒心了。”

“我們鎮,在新農村創建過程中,對湯卜溝村實施以改造提升為重點,目前,全面完成改廁65間、改圈44間,結合院落硬化項目,為每戶院內新建花園1個,栽植葡萄樹500餘株。以庭院美化為主題,發展庭院經濟,為農戶發放辣椒、西紅柿等各種蔬菜苗6000餘株,既綠化美化家園,又增加農民經濟收入。”石坊鎮農村公路管理所副所長蘇偉說,還以責任落實為依託,建立了長效機制,加大環境衛生宣傳教育,落實幹部包戶、門前三包責任公益性崗位人員區段管理等制度,做到責任到戶到人。同時結合村規民約的完善,引導農戶主動開展環境衛生整治,建立環境衛生整治長效機制。

文化牆成為一塊塊生動的文化宣傳陣地。筆者走訪中看到,每一個院落都乾淨整潔,每一面牆體都潔白如玉,每一處廁所、圈道都乾淨衛生。特別是那些村頭巷尾美化了的牆體引人注目,內容涵蓋有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新科技新知識、鄉風文明、村規民約、民生事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脫貧攻堅、政策宣傳等主題,一幅幅生動傳神的宣傳畫、一句句富含哲理的諺語、一條條通俗明白的政策解讀,成為湯卜溝村村頭巷尾的新景觀,形成了生態文明示範村建設的一道靚麗風景線,被群眾譽為“會說話的牆”。同時,潛移默化地影響了村民,提升了村民的文化素質,成為了做“活”農村文化、育“實”鄉風文明的好載體,引起了村民們的熱情參與,形成了“人人爭當文明新農民,戶戶爭做文明新農戶”的濃厚氛圍。

“讓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現在家裡裝上了水衝式的廁所,還有太陽能淋浴,以前在山上,比較缺水,我們洗澡是不敢想的,現在每天都能洗熱水澡,真是舒坦滴很。”“以前,我們往家裡買東西,需要走很遠山路,重東西還要用騾馬馱回家,現在家門口就可以買東西,車也能開到家門口了。”“以前,晚上拿著火把照路,現在村子路大街小巷都是太陽能的燈,再也不用摸路了。”“以前,要是下雨,出門就是兩腿泥巴......”看到如今人居環境的大改變,村民們不由得你一言我一語拉起了家常。

“現在我們的居住環境一點兒不比城裡差。”村民郭代美很感慨。

石坊鎮副鎮長張興說:“近年來,石坊鎮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全鎮開展鄉風文明建設系列專題活動,用文化上牆、村規民約上牆、制度上牆等方式引導廣大群眾形成向上向善的淳樸民風,為推進生態文明示範村創建、構建全面小康社會、實現鄉村振興打了下堅實的文化基礎。下一步,我們鎮將繼續引導群眾樹立積極向上的生活方式,深入推進精神文明建設,大力提高農村老百姓的文明程度,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圍,全面推進生態文明示範村創建進程。”

項目建設 夯實脫貧基礎

“我們鎮將爭取項目,實施剩餘通村道路硬化,村內道路綠化,安全人飲維修,安裝亮化路燈,完善了垃圾填埋場附屬工程,村內配備多個垃圾收集箱及垃圾車,解決了垃圾收集和焚燒問題。努力全面完成“兩拆三改兩化”任務,通過各個項目實施,打造生態文明示範村,實現鄉村振興,讓群眾的生產生活環境不斷改善。”石坊鎮副鎮長張興說。

抓扶智扶志,促脫貧內生動力。湯卜溝支部村委始終堅持“扶貧先扶志”工作理念,通過召開黨員和群眾代表座談會、制定扶志扶智手冊,入戶宣傳政策,組織技能培訓,培育人科技明白人、拓寬幫扶渠道,進一步理順群眾情緒,激發貧困戶銳意進取、脫貧致富的鬥志,將“要我脫貧”轉變為“我想脫貧”、“我要脫貧”的迫切願望,真正喚起貧困戶對幸福生活、美好未來的嚮往。

群眾增收致富奔小康,產業發展是關鍵。據瞭解,在縣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石坊鎮將加快湯卜溝村花椒種植提質增效示範片帶建設,修建產業路18公里,蓄水池30個,配套引水管道20000米,建成近500畝的花椒示範點。扶持鼓勵能人大戶創辦合作社,進一步規範運行,提高農戶參與度,提高帶富能力。盤活村內“三資”,結合“三變”改革,依託農民專業合作,不斷壯大集體收入。依託“支部+”巧手脫貧行動,建成“扶貧車間”,實現貧因婦女轉移就業,提高家庭收入。

“美麗鄉村建設既要看“顏值”,更要看“氣質”。在美麗鄉村的建設中,石坊鎮改善村容村貌的同時,不僅只停留在道路景觀的改造上,還注重軟實力的提升,用地域特色文化塑造村鎮靈魂、倡文明樹新風。”石坊鎮副鎮長張興說,湯卜溝村基礎設施建設的不斷完善,乾淨整潔的水泥路,直通村前村後,群眾安居樂業,這些脫變,只是石坊鎮脫貧攻堅、生態文明示範建設的一個小小縮影。石坊鎮其他村社生態文明示範村建設也在正如火如荼的建設之中。

如今的石坊鎮,青山如黛,綠水如弦,阡陌縱橫,屋舍儼然,一個個美麗鄉村建設示範點,猶如一幅幅清新別緻的鄉村圖畫,構成了石坊鎮一道道亮麗的風景,令人賞心悅目。黨建飄“紅”、產業透“綠”、民生添“彩”的鄉村美好生活正撲面而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