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本学期最后——表白所有小盆友

写在本学期最后——表白所有小盆友

亲爱的大家:

昨天已经考完,“宁大之昶”的更新本学期也就暂告一段落了。还有三分之二的同学作品来不及编辑刊载了,我都会仔细看,放心。

这个学期,给我的惊喜实在太多,一切感激回向你们所有人!

记得从第二周开始,就开始通过大家的来稿互动起来,从未间断。从你们点滴的用心中,我自己觉得,这不仅仅是个“作业”,因为一个“对境”,你们也在大学生活伊始,开始用全新的眼光看到自己。

对了,本学期尤其感谢Y和L两位学长,用你们的才情和热情给学弟学妹打了个样。

正如,我也通过和你们的对境,不断成长,更明白“责任”的分量。每每贪玩懈怠,一种“不敢辜负”的心如剑悬空,想来,没有一件事如这件坚持得那么好。

什么叫“对境”?就是意识到自己不是单独存在的一个人,“我”在关系中被定义,这就是“伦理”两字最核心的内涵,就是“在一起”。我们或者相对于父母,是孩子,或者相对于社会,是一个有机构成细胞......诸如此类,我们有太多角色。

不过,比“角色”更深层次的,是我们的“身份”,从这个角度说回来,我们又始终是“一个人”,是一个“大写的人”,是从我们独立自主的意识出发,全然决定自己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去如英雄一般担当,最大程度实现自身价值,而此处的自身价值,正是作为“类”的价值。

我们在课上提过一个词叫作“实体”,实体是应然状态的现实化,当你在这个个体身上实现了“类”的价值,你便获得了“人类精神”,成为实体。是不是听上去有点魔幻?哈哈哈哈,说真。

身份的找寻和认同可能会是贯通人生的功课,伴随着对“价值”认识的立体化,要活出来,不仅是知道而已。我们不太可能一次性就知道自己是谁,所以,“认识你自己”何其难哉!但我们在不同角色中学习,试错或者试对,场景永变,但对“身份”的认识,却越来越接近通透,从而越来越具有永恒的意义。

本学期,看到大家关注的主题很丰富,也有的主题,似乎没有出现他人,而是和自己在一起,或者和自然在一起,这当然也是一种“对境”。什么叫“相对”,就是你独有一个“我”意识,有我便有它,只是此处,你把自己对象化,把自然对象化。

对象化,最终也是通过对象看到“我”,这便是所谓的“心理投射”。好比我们照镜子,没有“它”的影射,我们暂时看不到自己,所以,任何人、事、物,皆是我们最好的老师。譬如当你想要抱怨什么,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是不是这个“对境”引发了你的某些情绪和观念?问题在外界?还是在自心?怎么学习观察、宁静、宽容、理解......每个境的当下临在,就是最好的机会。

这是一个全然回到内在的路径,谓之反省。

以上,说到“角色扮演”和“照镜子”,前者是通过“事”来磨炼心性,积累经验,锻造能力,后者是通过不断反躬内省来看到自己本来面目,越来越贴近自然本真的自己。在一定的解释框架内,前者谓之“伦理”,后者谓之“道德”。

伦理,主要是第三人称视角,道德,主要是第一人称视角。或者我们可以这么理解,伦理的,要有距离感,道德的,要有代入感。人嘛,在人生舞台上始终既是编导,又是演员,编导要搞清人活着的维度、定位、故事脉络,演员要带感地真心出演,演什么就是什么。

这门课呢,既是一门课又不是,这门课的学习对象是“人生”,那就是一辈子冷暖自知的事。

最后,就本人本学期的各种不足向你们道歉,也不是每次课都表现好,也不是全然知道我们价值对接的点......也有紧张面瘫的时候,也有不自信而自损功力的时候,也有一言堂的时候......唉,你们的包容、理解和信任是我的解药,也是良药。

假期快乐!春节快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