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政王多爾袞兩次與皇位“擦肩而過”

多爾袞(1612-1650年)是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與第四位福晉烏拉納喇氏所生之子,排行十四,自幼為努爾哈赤所鍾愛。努爾哈赤的所有兒子中,以第三子莽古爾泰和四子皇太極戰功最大。但莽古爾泰為人粗暴殘忍,而皇太極則頗有謀略。

努爾哈赤雖說頗為喜愛多爾袞,但見他年紀太小,一直難以下定決心。後來努爾哈赤想了一個萬全之計,他將四大貝勒召喚來,宣佈遺命:“當初我因為你們的祖父和曾祖父被無辜殺死,於是穿起祖傳了十三代的盔甲起兵,經過50年的南征北戰,才艱難地創下了這個基業,我死之後,希望你們能共同守好這個基業,不要辜負我的苦心。我現在決定,我死之後,由多爾袞繼位。他膽識過人,很有才於,足以擔當此任光大基業,只是他現在才15歲,先由代善攝政,若是有大事發生,眾王共同商議,等多爾袞成年後便歸政於他。”

攝政王多爾袞兩次與皇位“擦肩而過”

皇太極開口道:“父皇的決定,自當遵從,只是十四弟雖有才幹,也聰明過人,但恐怕年紀太輕缺乏處事經驗和魄力,應該選一個年長的才能壓住陣,請父皇考慮。莽古爾泰也加以附和:請父皇再三考慮。”努爾哈赤堅持自己的意見,開導說:“我一生經歷過多少事,見過多少人,一生還沒有看錯過人。多爾袞現在年紀小,但他的聰明、機敏、才智都超過你們,你們要相信父皇,協力扶持,不要違揹我的意願。”

由於臨終遺命沒有向眾親王宣佈,結果努爾哈赤死後,他們四人就違背了皇父的遺言,代善被他兒子說服擁戴皇太極繼位,所以在議政殿宣佈遺言時憑著眾親王不知遺言真正的內容,就改變了努爾哈赤原話,於是大家擁立了皇太極,多爾袞繼位的問題就這樣被擱置了。

攝政王多爾袞兩次與皇位“擦肩而過”

皇太極排擠掉了多爾袞,但他知道烏拉納喇氏是個精明厲害的人,更是個危險的人,她三個兒子各掌握一旗,她若不罷休,將來必成大患。於是便說服代善和莽古爾泰,假傳先皇遺言,逼迫烏氏殉葬。烏氏聞言,大聲痛罵皇太極,她知道已無法挽回,只好要皇太極、代善和莽古爾泰三人發誓會保護多爾袞他們的安全,然後自縊而死。

明崇禎十六年,皇太極駕崩。多爾袞又面臨繼位問題。若是按照努爾哈赤的遺命,皇位是多爾袞的,如今他兵權在握,又建有卓著的戰功,與其兄弟等人形成一股很強的政治力量,歸政於他是順理成章的事。但好事多磨,此時,孝莊文皇后出面了。孝莊單刀直入地說:“按照當時太祖的遺命和你現在的功勞,以及你的才幹,你有資格繼此皇位。但你如登位,一則太宗有子,長子肅親王豪格頭一個就會跟你爭,其他諸子也不會放過這次機會。二則,如你登位,你的諸多兄弟比如代善他們也會出來相爭的,到那時候你還能說得清楚嗎?”

攝政王多爾袞兩次與皇位“擦肩而過”

多爾袞陷入了沉思,他覺得皇嫂的話不無道理,但他不甘心:“若是按照太祖遺命,皇位本應歸我,我稱臣17年,如今還不該還給我嗎?”“按道理是可以歸給你,但是你要考慮後果。”孝莊誠懇地說,“希望王爺能以大清朝為重,朝廷初創,千萬不能發生意外。我有一個主意,不知王爺願不願意聽。”多爾袞道:“皇嫂且說來聽聽。”孝莊說道:“你皇侄福臨,今年才6歲,我準備傳先帝遺命,立他為繼,王爺為攝政大臣。你雖不居位,但國政全由你做主,我將全力支持,這樣眾親王既提不出反對的理由,自然也就避免一場因爭奪皇位而可能發生的內亂,為鞏固大清江山立下一大功。如此安排豈不是比你自己登位更好?不知道這樣做你覺得行不?”她的想法是如此縝密,叫人無隙可乘,不能不令人敬服。此時,在皇嫂面前於情於理都只能放棄自己登位的打算,唯有贊成了。

攝政王多爾袞兩次與皇位“擦肩而過”

多爾袞與孝莊太后隨著接觸的增多,兩心相知。多爾袞常以與皇太后相商國事為由,進宮見孝莊。順治五年,多爾袞又被加封為皇父攝政王,兩人往來更為密切,以致民間有皇太后下嫁之說。順治七年十月,多爾袞前往邊外的喀喇城打獵,十一月到達後即病倒,於十二月初九日戌時終,年僅39歲。噩耗傳至京郊,順治帝哀悼,下詔臣民著素服、舉喪。靈樞運到北京的時候,帝率諸王貝勒、文武百官,易縞服出東直門五里外迎接,哭奠盡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