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广深和新一线城市,谁的生活性价比更高

北上广深和新一线城市,谁的生活性价比更高?其实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对于生活品质来说相差并不大,多几条国际航线,其它像米其林大厨开的餐厅,一线奢侈品店,地铁,咖啡厅,酒吧啥的都差不多,新一线城市性价比还高一些。

北上广深和新一线城市,谁的生活性价比更高

一线城市北京


如果你真想跟青春偶像剧那般潇洒,那你在二线城市活得潇洒的概率还大些,在一线城市,住在城中村,每天拥挤一两个小时的地铁,怎么潇洒得起来?回到家都形同枯槁了,这还没算上加班,有些公司还在郊区。长期下来,天天吃外卖,都是味精餐,潇洒什么?

在二线的话,你家里亲戚在,很多事情就可以帮忙解决,压力也没有那么大,你有足够的时间去潇洒。中国发展到现在,一线城市已经不足以形成对二线城市的将维打击了,无论是政策面还是技术面以及基建面这些,二线正在逐步拉平跟一线的差距。

以前你可以说,一线有bat,二线啥都没有,工作机会都没有,是吧,再往前一点,说有华为以及很多通信类外企,但是现在二线的年轻人会告诉你,将来十年,没准我自己创立的企业就是今天的bat!

北上的人口流入,从17年开始,就在减少了,都在有意识地控制人口流入,绝对人口从17年开始就在下降,都不是增速了,而是降速了。广深因为流动人口太多,统计数字有些混乱,但是东莞和深圳关外的流动人口已经在变少了,以前深圳关外的工厂还会加加班,去年年底加班基本上没有了,贸易战,经营状况不好,人工成本上升,富士康一直在迁移出深圳,别让华为跑了也是甚嚣尘上,其实一直都在流出。

逃离北上广这些年,已经不仅仅是口号了,都是行动了,一堆深圳的程序员回流武汉,很多人是卖了房子,去武汉买房子,说深圳一套换武汉三套。还有杭州本身也是一个典型发展起来的二线城市,杭州发展起来,从深圳挖了不少人走,一些程序员的群是要求写明所在地的,可以明显感觉出来,杭州的程序员数量,并不比深圳数量少,如果单说互联网的话,一线跟杭州的差距并不明显,甚至杭州应该比深圳多,至少从观感上是这样。

有人会说一线城市的教育好,其实教育来说中小学差得不大,一线城市最好学校的小户型学区房大概1000万,但是新一线500万即可达到同样的效果,都是代表着全市最高水平师资力量的学校,教出来的学生差距还真不会有那500万的差距那么大,高中来说北京上海有着高考的优势,这是没法比的,但那也要有当地户口的才行,就算在一线城市勉强买了房也不代表能拿到户口。

而且现在都可以出国念书,很多好一些的高中都有和国外大学联合的项目,类似中加班,剑桥班,更何况高中成绩可以随便改,雅思过硬读个QS100的还是很简单的,1,2百万足够本科加硕士读下来了。另外,一线城市在养老部分也没有优势,体制外的养老金和新一线都差不多,体制内同等级的还不见得比苏州那里的高,超级城市的环境,也不见得适合养老。

北上广深和新一线城市,谁的生活性价比更高

新一线城市苏州


其实和一线差距最大的是医疗,完全不是一个概念级别。三线三甲医院和一线三甲医院的软硬件差了十万八千里,为什么那些顶端人士平均寿命都那么高?因为有医疗资源,当别人肿瘤还只是息肉就被内窥镜无痛取了。而三线城市可能最后跑去二线城市才确诊晚期……除去医疗,就是教育了,但这都是在有钱的基础上。如果钱足够,一线城市,除了空气差,各方面都不是大问题。这就是一线城市的魅力,但是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一线城市人口都是没钱的,这才是最惨痛的……

所谓新一线在某些方面确实是不如一线城市的,但是这个差距已经不像二十年前那样明显了,反而新一线会更具有活力,不然上海的互联网企业为何乏善可陈,反而杭州成了互联网企业的摇篮?一线的生存成本远超于其它城市,北上广深的房间,在互联网风口兴起的时候,踏着这波列车可以在一线城市安家,如今互联网寒冬还有这机会吗?

北上广深无论是工作数量还是工作机遇当然要比新一线城市大,但随之而来的便是竞争的巨大压力,在新一线城市,当地的双非本科乃至专科都可以找到一个不错的工作,在双方父母的支持下在二线城市安家也不是没可能。可一线呢?在今天这种硕士满地走的状态,北上广深要求的学历远远比二线城市要求高,这还只是起步。

事实上是,全国十四亿人口,能真正在北上广安家的又有多少?就我所了解的情况,绝大部分人在一线城市做的工作无非是中低端的技术岗位,在这里,92遍地走,北上广工作随便找,然而事实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能有一份税后8K+的工资已经难了。

北上广深和新一线城市,谁的生活性价比更高

一线城市广州


以上观点你有异议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