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裕为何要把司马懿后代灭族?

历史一书生


这里是不请自来的守仁君

刘裕建宋后,大肆屠戮司马家,不光是司马懿的后人,所有姓司马的都难逃一劫,逼的南朝部分司马氏不得不放弃相对安定的环境举族北迁,甚至还有远逃海外的。


刘裕杀光司马家,守仁君认为最大的原因还是巩固统治。司马家先祖司马懿和他的两个儿子可是如雷贯耳,刘裕虽然代晋建国,但是谁又能保证司马家的后人会不会出一两个堪比先祖的人物?而且刘裕称帝时已经五十七岁了,古代年近花甲的人又能活多久?但是他长子刘义符也才十四岁。继承者年幼,自己又快不行了,刘裕为了能让儿子接手一个稳定的国家,不惜对东晋皇室斩草除根。

无限放大上面的指示向来是咱们的好习惯,本来只杀一个,指示到下面就是要灭一族,本来只要灭一族,再往下传就是姓司马的一个也别放过,所以刘宋王朝里所有姓司马的人就遭难了。

说刘裕是替曹魏报仇的纯属无稽之谈,首先刘裕是楚元王刘交之后,是刘邦亲弟弟的后人,论血脉那是正儿八经的汉朝皇室后裔,怎么会给篡了汉室的曹魏报仇?其次刘裕可是一个从小兵摸爬滚打上来的皇帝,有如此丰富的经历,又是一国之君,怎么可能为百年前发生的事动气。


不过刘裕这么一搞,却为后世朝代开了个先河,他的后人也无法逃脱。

在此之前,新朝建立后,为表示大度,往往会善待前朝皇族,比如秦始皇灭六国之后只是把六国后裔迁到咸阳,刘邦灭秦也善待秦王子婴,刘邦灭项后项羽的叔叔也被刘邦封了侯,曹丕代汉,封汉献帝为山阳公。蜀汉灭亡后刘禅也能安享晚年。就连司马昭篡了曹魏,曹奂也被封为陈留王,得以安享余生。偏偏到了刘裕这里,把东晋皇室杀了个干净。


南齐灭宋后,刘裕的后人也没有幸免,被萧道陈屠杀,后来的王朝多有此举,全是刘裕带的好头。

刘裕是一位伟大的帝王,但是屠杀司马氏确实是他的一个污点,不过人无完人,始皇帝也焚书坑儒,汉武帝也搞巫蛊之祸,咱们后人客观的看待就行了。


守仁读仁


刘裕通过镇压桓玄之乱,接着平定南方与北伐,积累了不少的军功与威望,从而慢慢的掌握了东晋的实权。公元419年,刘裕杀死晋安帝,另立司马德文为傀儡皇帝,是为晋恭帝。


但仅过了一年,即公元420年,年过五十的刘裕深感自己已时日无多,于是逼迫司马德文退位,自己建立了宋。而在这其中刘裕将国号定为宋,为很多人所不解,毕竟刘裕和汉高祖刘邦是有关系的,刘裕的祖先是楚元王刘交,这个刘交又是刘邦同父异母的弟弟,按说有这层血缘关系刘裕国号应该为汉才对。

为何要称宋呢?刘裕将国号定于宋也同样是合理的,它一样有认祖归宗的意思的,刘裕家族世居彭城,彭城又是春秋时宋国的旧地,刘裕命名为宋其实也合理。

回到正题。刘裕建宋称帝后,降十分配合自己改朝换代的司马德文为零陵王,虽然是被封王,但事实上却是被迁往秣陵给看管起来,一切活动被限制了,其实与被软禁无异。



在被软禁之时,虽说司马德文小心翼翼度日,但刘裕依旧深感不安,听说司马德文的皇后生了儿子,立马派人将其杀害。在杀了他儿子没多久后,为免除后患他还是决定杀了司马德文,而在这其中出了一个小变故,那就是刘裕派去毒杀司马德文的一个臣子叫做张伟的,因不忍心谋害旧主选择自己喝毒酒自尽。

这就彻底激怒了刘裕,刘裕认为肯定有不少人心中仍有旧主,于是命自己亲兵翻墙去毒杀司马德文。司马德文拒绝自杀,认为自杀不能投胎为人,于是亲兵将其挟上床,用被子蒙住他脸,将其扼死,东晋最后一位皇帝就这样被杀了。在此之后,刘裕觉得皇帝都杀了,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将司马皇室全部杀害。

刘裕此举可以说是开了个先例了,毕竟在此之前还没有禅位的君主是被杀的,就比如当时离的最近的汉献帝刘协与曹魏末帝曹奂,他们在禅位后都活的好好的。那刘裕为什么要这么做,开这么一个不好的先例呢?


其实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为了稳定自己的新兴政权,刘裕虽说先祖是汉朝宗室,但到了自己这个时候他只是个泥腿子,能有如今的成就,他全靠自己。一般来说这种靠自己能力打天下的人,往往更怕自己的天下被夺去,比如刘邦、朱元璋这样的,都对自己天下有威胁的人很小心谨慎,甚至是猜忌。而当时有不少人依旧念旧主,比如前头说的那个宁愿自己死,不愿去毒杀司马德文的张伟,这很难不让刘裕多想。

而刘裕在称帝后,他抑制士族,重用寒门,他也很担心士族势力因为不服自己的政策选择扶持司马氏叛乱,使得司马氏政权会死灰复燃,对于他来说只有赶尽杀绝才是最保险的,这样让想造反的士族没有任何借题发挥的机会。

再者当时还有一个相当现实原因,刘裕称帝时五十七岁,他深知自己时日无多,而自己的接班人宋少帝刘义符才十七岁,而且心智未开还是个只知玩耍嬉戏的孩子,实际懂得的还不如十七岁的少年,为了儿子着想他也得杀光司马氏以免以后出现后患。


当然也有报复的原因,自己怎么地也是刘氏子孙,蜀汉司马氏派钟会、邓艾灭的,杀光司马皇室颇有复仇司马氏、拉拢刘氏子孙的意思。他对司马氏做的越狠,证明他是真的对司马氏越恨,世间人就越认同他与刘氏关系密切,是正统刘氏子孙。

因此刘裕将司马懿后代灭族理性来说是出于自己统治的需要,感性来说是为了报复。

不过风水轮流转,在刘宋末年,刘裕的后代、也是刘宋最后一位皇帝宋顺帝刘准被迫禅位给了齐王萧道成。当时萧道成派大将王敬则率军入宫,宋顺帝刘准当时年仅十三岁,看到王敬则带这么多人很害怕,于是询问王敬则自己是不是要死,王敬则冷冷答复:“只是让您到另外的宫殿中居住,您家先前取代司马氏一家(指刘裕代晋建宋事)也是这样做的。”

这意思就是结局和司马德文一样,先到外面住一段时间,接着被杀死。听完这句话后,刘准自己也深知已无存活的可能,于是流泪说:“但愿我今后生生世世永不再生在帝王家中!”果然萧道成称帝不久后,刘准便被杀害。刘裕当初为了巩固统治,开了先例,灭了司马氏,而不曾想到后来自己的子孙也尝到了这样的苦果,令人唏嘘!


夏目历史君


刘裕(363年4月16日-422年6月26日)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宋的开国皇帝,小名寄奴。刘裕建立的宋朝享国60年,是南朝享国最久的朝代,也是南朝国土最大的朝代。因为刘裕的封地在春秋战国时期宋国的国土上,因此取过,国名为“宋”,历史上称宋、刘宋、南朝宋、水宋。水宋的得名来自于五行始终说,这个宋是水德,因此也称为“水宋”。(刘裕图)

刘裕其人其事

一、刘裕的出身

刘裕是汉高祖刘邦的四弟楚元王刘交的22世孙,是汉室的后裔。不过过了这么长时间,刘裕已经和普通的老百姓没什么区别了,只能仰望祖上的辉煌。刘裕非常孝顺,为了生活他砍柴、种地、打渔,有时甚至去赌博,都是为了生活所迫。

虽然居于贫穷,仍不坠青云之志,得到琅琊王氏王谧的看重。

二、刘裕和北府军

北府军是东晋孝武帝初年谢玄建立的军队,只属于谢家,以后几度易主,最出名的一战就是“淝水之战”。

刘裕出身寒门,在东晋时期的门阀士族的制度下,非常难于走上做官的道路。只有在军中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淝水之战中的北府军)

刘裕从军后成为冠军将军孙无终的司马,在北府军中步步高升,累官至北府军参军。主要原因是刘裕在对孙恩的作战中屡立战功。孙恩是五斗米教的道士,被认为是最早中原地区的海盗,最后被刘裕击败跳海身亡。

北府军后投降桓玄,桓玄的老婆非常有眼力,建议桓玄杀死刘裕,因为桓玄要利用刘裕才作罢。刘裕自己也感到危险,积蓄力量反叛桓玄,并将桓玄击败,北府军成为刘裕的起家部队,在建立刘宋后,北府军成为了刘裕的皇家卫队。

三、刘裕战功和篡晋

刘裕在北府军的初期,经常作为先锋作战,每战必胜。北府军成为他的起家部队后,战功是一个接着一个。先后平定中国南部地区的孙恩、桓玄、桓楚、西蜀、卢遁、刘毅、司马休之等,消灭北方割据政权的南燕、后秦,将东晋的国土几乎恢复到西晋初年的国土。

因为消灭桓玄,接回了晋安帝,刘裕窃取了荆、司、梁、益、宁、秦、雍、凉、扬、徐、兖、豫、青、冀、幽、并

等十六个州的实际控制权,已经占了东晋的大半江山。

417年,刘裕二次北伐占领了长安,这时他的得力干将刘穆之刘邦长子刘肥的后裔,驻守东晋都城建康)病死了。刘裕的大后方出现了问题,刘裕急忙南归控制局面。到达建康后,刘裕迅速控制了东晋的政局。

刘裕控制政局后,晋安帝(司马德宗)一直给他加官进爵,但是刘裕已经开始谋划取代晋朝而自立。他非常注重魏晋时期的谶语,他看到东晋孝武帝后仍然有二位帝王的谶语,晋安帝是东晋孝武帝的儿子,他年岁已大,这两个帝王可能把他熬死了,于是主动出击,杀掉晋安帝再立一个新帝,用实际行动破掉这个流传已久的谶语。于是,在419年他派人勒死了晋安帝,立晋安帝的弟弟司马德文为晋恭帝。420年7月10日,晋恭帝被迫禅让帝位给刘裕,建立“宋”朝。(刘宋疆域图)

刘裕为什么将司马懿的后代灭族

一、司马懿给后世子孙留下的隐患

司马懿是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他忠心辅佐了曹操、曹丕、曹睿三代的魏国之君,一直隐忍不发,慢慢积蓄力量,在第四位魏帝曹芳登基10年后,发动“高平陵之变”彻底控制了曹魏的大权,他的孙子司马炎时期取代魏国建立晋朝。

司马懿政变的时候,他的声望相当高,但是他的子孙专权,最后取代了曹魏。他是虚伪奸诈、阴险毒辣的代名词,他经常违背誓言,没有做人的底线。东晋的明帝司马绍曾经问过王导关于夺得天下的事情:

据正史《晋书》记载,明帝有一次向宰相王导询问司马氏得天下的具体情形,王导便叙述了司马懿及其两个儿子的所作所为,晋明帝闻言极为羞愧,便把脸埋覆在床上说:“若如公言,晋祚复安得长远?”

自己的子孙都感到羞耻。这种司马氏家族的作风,让人深深感到不安,遗祸后人。

二、刘裕为祖上报仇

三国时期,司马懿的后人首先灭亡蜀汉政权,汉朝的国祚从此断绝。刘裕是汉朝宗室后裔,对此也是耿耿于怀的了,对司马懿的后人下手也在情理之中的。

三、刘裕年老,宋文帝年少

其实刘裕并没有马上杀害晋恭帝,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发感觉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二自己的儿子宋文帝刘义隆只有14岁,担心自己死后,儿子不能掌握政权,被东晋的后裔反攻倒算,可能死无葬身之地,于是下决心杀死已经被废为零陵王的晋恭帝。421年,刘裕指使手下人毒杀晋恭帝,这个司马德文不想喝毒药,怕死后不能转世,士兵们只好用被子闷死了他。这也够奇葩的了。

肉体消灭了废帝后,刘裕仍然不放心,对司马氏皇室家族开始下手屠杀了。

四、刘裕部众的顾虑

刘裕起家于北府军,他的部下大都是寒门出身,被“门阀士族”压迫已久。既然对司马氏已经下手,为了自身以后的安危,他们积极行动起来,凡是姓司马的都杀,永绝后患。一时间刘宋的国土上司马氏尸横遍野,江南和中原地区的司马氏纷纷逃跑,脱离刘宋的控制区域。

司马皇族后人安在?

东晋孝武帝有三个儿子:晋安帝(司马德宗)、晋恭帝(司马德文)、司马楚之。前两个已经被杀,司马楚之带领自己的家族和部署投奔了北魏王朝,最后成为了北魏的大臣,在北魏边疆曾经大败宋军,死后追赠征南大将军、扬州刺史

刘裕后人下场

刘裕树立了一个坏榜样,新朝建立弑杀前朝皇室。刘宋末年,权臣萧道成要求宋顺帝刘准禅让,禅让后的当年被萧道成杀害,年仅13岁,他临死前说过这样的话:

“希望在我死后轮回时,生生世世,再不要投胎于帝王之家。”

因果报应,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啊。


穿越再现彼岸


刘裕几乎把留在西晋的司马杀光,但没有灭族!这和刘裕的出身,性格,当时的环境,还有苻坚的前车之鉴,都有关系。

先看下刘裕的出身:

刘是绝对的城市无产者出身,家徒四壁,没受过什么教育,终日游手好闲,好勇斗狠,靠勇力得到他的一切,所以他只相信杀伐。

当时灭后秦时,就屠杀了投降的后秦宗室,连妇女都不放过,显现出街市流氓地痞本性中残忍横暴的一面。

苻坚大帝的下场引起的前车之鉴:

前秦苻坚是个心胸宽阔的氐人,对灭国投降者向来很好还给予兵权,但慕容家的落井下石,收留的丧家犬姚苌直接把他缢死。

自此后,灭人国者如果不忍心对亡国者家族下绝杀令,劝谏者往往以苻坚为“柔仁邀名”的首例,致使后代亡国之皇族,罕有保全者。

特别在乱世王朝,皇帝与权臣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纵观南北朝一朝,当断不断者如宇文护,尔朱荣,都被皇帝连全家一起干掉了。

脾气好一点的萧道成,被后废帝拿强弓指着肚皮要杀。

处境更危险的杨坚,几次三番被天元帝试探,一不小心就要死。

无伤上位的高洋,上位之前和东魏皇室博弈了一百回,自己的哥哥连带老爸的文职心腹都被皇帝暗地里做掉了

所以,南北朝的权臣一有机会都要尝试废立,废立(杀死)皇帝是权臣防止生命受到威胁的最有效的方法。

于是刘裕干脆就把晋朝皇族斩草除根了,之后许多人也对此进行效仿


看下当时刘裕所处的环境:

东晋司马氏宗室还存在一定力量,虽然刘裕在代晋之前不断削弱东晋宗室,但是由于当时南北对峙的形势,有许多宗室逃往北方,甚至降附北方政权,对刘宋的统治造成了一定威胁。

如司马休之被刘裕击败后与司马文思,司马道赐逃往后秦,被姚兴任用后“侵扰襄阳”,后秦灭亡,休之等人又逃亡北魏,其中司马文思在宋文帝时期仍被北魏用来对抗南朝“刘义隆遣将裴方明击杨难当于仇池,世祖以文思为假节、征南大将军,进爵谯王,督洛豫诸军南趣襄阳,邀其归路。”司马楚之为躲避刘裕对司马氏的屠杀,“亡于汝颖之间”,“与司马顺明、道恭等所在聚党。及刘裕自立,楚之规欲报复,收众据长社,归之者常万余人。刘裕深惮之,遣刺客沐谦害楚之(未成)。”楚之此后也归附北魏,同样被北魏用来对抗刘宋“时南藩诸将表刘义隆欲入为寇,以楚之为使持节、安南大将军,封琅邪王,屯颍川以拒之。”甚至还出现了“楚之渡河,百姓思旧,义众云集,汝颍以南,望风翕然,回首革面。”的情况。

此外“时宗室多逃亡在河南。

有司马文荣者帅乞活千余户屯金墉城南。

又有司马道恭自东垣帅三千人屯城西。

司马顺明帅五千人屯陵云台”。

崔浩给太武帝上书时也曾提到“存立司马,诛除刘族”

一旦这些人在北朝的支持下反攻南方,必然会拥戴前朝皇帝,获得大义名分,那么刘宋就会处于被动局面。

而且,当时的高门士族对刘裕缺乏真诚的拥戴。

东晋年间,门阀制度森严,高级士族垄断军政大权,压迫低级士族,二者之前存在非常大的鸿沟。

门阀与士族之间和印度的种姓制有得一拼!

刘裕的出身就是士族,加上本人“仅识文字”,更加被高门士族所不齿,很多出身高门不愿与他合作。

刘裕拜太尉,谢混晚到”衣冠倾纵,有傲慢之容。裕不平。乃谓曰:谢仆射今日可谓傍若无人。”郗僧施“领宣城内史,入补丹阳尹。刘毅镇江陵,请为南蛮校尉、假节。”

三品要职丹阳尹不做,反而跑去做四品的南蛮校尉,明确表示了反对刘裕亲近刘毅的态度。

“丹阳尹刘穆之权重当时,朝野辐凑,其不至者唯混、方明、郗僧施、蔡廓四人而已。穆之甚恨。及混等诛后,方明、廓来往造穆之,穆之大悦。”

谢方明,蔡廓也同样不愿意与刘裕合作,直到刘裕击败刘毅,诛杀谢混、郗僧施之后才向其妥协。

就连一直“尽心高祖”的郑鲜之也对刘裕十分轻蔑“。

这种种姓阶级的矛盾,外部的威胁使刘裕不得不下狠手,灭了这些门阀的念想!


刘裕武功赫赫,但他开了这个坏头。

在刘裕之后,一代又一代,都是以上代君王鲜血的鲜红色做为开国庆典的主色。

估计每位“开国皇帝”在锣鼓喧天和臣民的欢呼声中,都不免存有彷徨顾虑的黑色意念:

我家子孙,何时何地,会被何等臣下,以何种手段弄死。

所以自古手握重兵的开国功臣,也鲜有善终!


蓉儿是妹纸


刘裕之前的禅让都和平过渡,从刘裕开始,禅让开始蒙上一层血腥。

刘裕先派人刺杀晋安帝,称帝后,将晋恭帝贬为零陵王,后派人将其闷杀,并几乎杀尽司马氏一族,除部分逃亡北朝,如司马休之、司马文思、司马国璠、司马道赐等。

为何刘裕要开杀前朝皇帝的先河?存在这样的说法:

一,东晋时期,门阀制度森严,刘裕出身低微,即便他大权在握,高门士族依旧对他不齿,并非是真正拥护他。

二,虽然刘裕在代晋之前,极大削弱司马氏的势力,但司马氏仍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刘裕称帝后,大量司马氏逃往北朝,结合北朝的力量对刘裕形成极大威胁。更何况,北魏大臣崔浩曾上书太武帝“存立司马,诛除刘族”,因此一旦北朝来攻,这些人势必会拥戴前朝皇帝或者司马氏。

这时候,刘裕杀司马氏的积极意义会大于消极意义。但他开了很不好的先河,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宋顺帝禅让萧道成后,也被萧道成所杀。


五味社


宋武帝刘裕,公元420年,东晋大将刘裕废掉东晋皇帝,自己称帝,建立刘宋政权。由此,在中国历史上存在170多年的南朝拉开了序幕。南朝依次经历了宋、齐、梁、陈4个王朝,其结束的标志为公元589年陈朝被隋文帝所灭。刘裕是刘宋的开国皇帝,在位期间,他整顿朝纲,抑制豪强兼并,关心百姓生活,减轻农民负担,重视教育,减轻刑罚,有效地巩固了政权,也为后来的元嘉之治奠定了基础。

据史载,他是汉高祖的弟弟楚元王刘交的后代,曾祖刘混随着晋室南迁到京口。刘裕虽然出身贫寒,但从小就有大志向,一心想做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业。带着雄心壮志,刘裕走进军营,成为东晋北府军冠军将军孙无终的司马,由此开始了他一生的戎马生涯。

基本介绍完毕。现在回归正传,说一说,刘裕为何要把司马懿家族后代赶尽杀绝呢?刘裕出生于寒门家庭,而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直是一个豪门大族执掌政权的年代,刘裕的家族备受歧视。让刘裕从小就对豪门大族及其在政治上的最高执政代言人物司马氏皇族产生了严重仇恨心理,导致他心理存在畸形甚至是一种变态。还有一点那就是刘裕万分恐惧当时势头还非常强劲的士族土豪势力,他担心如果不斩草除根势必会导致司马家族日后复仇。

刘裕势必会清算司马氏余党,是因为刘裕是汉朝的后代,所以诛杀司马一族,于公于私都是正常的,通过诛杀司马家族可以安抚了汉朝的残余势力的情绪,由此获得刘氏一族势力的大力支持。

刘裕起于寒微,行武出身,文化基础不牢,以至于遭到土族豪门的蔑视。虽然刘裕屡次北伐扬名立万,也深有民众基础,不过在士族眼里压根就没有看得他。而起刘裕的政治基础不牢,在士族的支持比例不高,所以刘裕一怒之下令诛杀全国所有的司马姓氏者,这样的举动是一种宣泄,是对司马氏家族一种极大的仇恨。

还有就是刘裕本人天生性格残暴,做事不经过大脑,不考虑任何后果,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他可以大肆屠杀手无寸铁的百姓,对白痴皇帝司马德宗都能痛下杀手,更何况是对子孙后代具有很大威胁的司马家族的后代呢。

站在女性的观点追忆历史、了解历史,感受截然不同的一种历史解读情怀。

每天和你分享有价值的历史观点!请你留步给予关注,点赞,点评,转发,您的支持就是我的原始动力!爱你们……


历史中简堂赵刘果儿


刘裕代晋之前,一般情况下,篡位权臣都会善待亡国之君。曹丕代汉时,汉献帝刘协被封为山阳公,封国甚至延续到了五胡乱华时期。司马炎代魏时,曹魏末代皇帝曹奂被封陈留王,食邑万户,可以说生活上基本与帝王无异。



然而到了刘裕代晋时,这个规矩被无情打破,东晋的末代帝王被杀,皇族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从此篡位权臣屠杀前朝皇帝基本成为了一个定式。

刘裕是刘邦弟弟楚元王刘交的22世孙,和刘备的情况基本相同,都是祖上曾经辉煌过,到了他们这一代人时,已经成为沦落为普通百姓。刘裕甚至也曾经学过刘备,靠着卖草鞋维持生计。也因此在东晋士族门阀掌政的时代,刘裕是一个典型的寒门子弟。

刘裕成年后,参加了谢玄组织的北府军,这一支部队由北方南迁的流民,以及社会下层民众组成,曾经在淝水之战中大破苻坚的百万大军,所以被誉为中国历史上五大精锐部队之一。



刘裕参加了这支部队后,逐渐展露头角成为了部队的核心人物。不过在这期间,东晋内部发生叛乱,桓玄攻入建康,处死权臣司马元显,夺取了东晋的政权。这也让刘裕明白了士族门阀对朝廷的影响,为后来消灭司马氏埋下了伏笔。

桓玄篡位后,大肆迫害北府旧将,因此刘裕选择支持晋室,讨伐桓玄。最终刘裕击溃桓玄,复立了晋安帝,并且都督扬州、徐州、豫州等八州军事,掌握了东晋的大部分军事力量。

刘裕掌权后,紧接着收复淮北,平定各地叛乱,消灭了南燕、西蜀、后秦等割据政权,权力更进一步。此时的刘裕依靠着巨大的军功,在朝堂上的地位显赫无比,因此急于篡夺皇位。



当时的东晋皇帝为司马德宗,据《晋书·帝纪十》记载,司马德宗属于弱智,甚至连冬天和夏天也区别不出来。按说这样的帝王对于刘裕而言根本没有任何威胁,但刘裕毫不留情的缢死了他。

据说是因为当时天下传闻一句谶言“昌明之后有二帝”。“昌明”是孝武帝司马曜的字,也就是说司马曜之后需要再传两个皇帝,晋朝才能灭亡。当时的刘裕为了应验谶语,所以杀掉了司马德操,立司马德文为皇帝,也就是晋恭帝。




司马德文继位后,非常明白自己只是刘裕的傀儡,为了保命,他积极的配合刘裕改朝换代的工作,并且说:“桓玄篡位时,司马氏已经失去了江山,正是因为刘公的扶持,晋朝才能再延续20年,所以我今天禅让给刘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公元420年,司马德文禅让给刘裕,刘裕改朝换代,建国号为“宋”。而司马德文退位后被封为零陵王,整日闭门不出,生怕刘裕杀死自己,就连吃的饭食也是自己亲自动手烹饪。不过即便如此,刘裕还是派人用棉被将司马德文闷死。



刘裕继位后,也下令屠杀刘宋境内的东晋皇族。原因在于东晋时期的政治格局为皇室与士族门阀共治天下,因此造成了皇权不振,国内政治斗争不断。为了稳定刘宋的江山,刘裕大肆任用寒门子弟掌政,以此消除士族门阀对皇权的影响。

在刘裕改朝换代的路上,刘裕依靠皇帝的名义提升寒门子弟的政治地位。然而当刘裕篡位成君后,摆在自己面前最大的士族门阀就变成了皇族司马氏,因此司马氏成为刘宋政权内最不安定的因素。况且刘裕篡位时已经年迈,太子刘义符年幼,所以刘裕最需要的就是消灭司马氏。


我是越关


赤壁之战曹操为何没能一败涂地,而能东山再起?诸葛亮死后为何西蜀无人继承他的衣钵而迅速瓦解?

赤壁之战时,老将黄盖诈降。而曹操败走华容道却能劫后余生。这不能不讲一下曹操的用人之道。

曹操之大气,在用人上是体现的最明显的。所谓:海纳百川。其招降纳叛、用人不疑、真诚相待、情同手足、坚决采纳好的建议、勇于承担责任、知人善任。是其他人无可比拟的。

华容道关羽为什么义释曹操?就是关羽在曹营时,曹操一点也没有对不起他的地方。虽然关羽不为曹操所用,曹操还是对他非常好。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赠赤兔马,送绿萝袍。有一段曹操吃饭的场景:曹操在吃一盘非常好吃的嫩鹿肉,就想起关羽了,让给他送去,并且把炉子带去,怕凉了。还要给他送美酒去。

虽然曹操不能避免拉拢人的嫌疑。但是却也是情真意切。 刘备、关羽、张飞。走投无路时都是投奔曹操。曹操待他们情同手足:同食同撵。后来煮酒论英雄刘备吓跑了。败于吕布时又回来投降曹操,曹操还是收留了他。刘备却用小人之法杀了吕布。

所以在历史上,对关羽比对刘备评价要高。就是刘备是反复小人。关羽是义气汉子。

曹操官渡之战后烧掉部下写给袁绍的书信,赤足接荀攸,义释张辽,也足见其对人的真诚。曹操的真诚换来的是部下多数人的忠诚。当然不包括刘备!在这里不说黄盖的诈降不好。黄盖比刘备在素质人格上要高过千万倍的。

诸葛亮在家里闭门造车搞了《隆中对》。他一门心思搞三国鼎立,图谋分裂,制造战争。使战火又燃烧了几十年。最终华夏被五胡乱华所蹂躏。这样一个搞分裂的阴谋家居然被人推崇!!!!可叹啊!很不应该。

东汉末年朝廷腐败透顶。黄巾军起义,人口剧减,几个大臣带皇帝流浪讨饭。董卓屠杀长安城。曹操在《蒿里行》中写道: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余一,念之断人肠。这时候本来应该恢复生产,修养生息的。

在诸葛亮治蜀时,四川饥民很多,而曹魏政权在北方搞屯田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民生问题。 诸葛亮打着复辟、正统、王道的旗帜干的却是分裂国家、图谋自取、发动内战、挑起战争、劳民伤财的勾当。

诸葛亮鼓动刘备取西川,坑害拿他当好弟兄的刘璋,借刀杀关羽、囚禁马超、用计杀了魏延、把李严贬回家、毒死彭漾,用激将法让老黄忠送死。这就是他的“仁义”。诸葛亮玩弄后主刘禅与鼓掌之中,哪里有一点“礼”。诸葛亮疯狂北伐,这种以小欺大、徒劳无功的战争只能说明他不“智”。其教唆刘备借荆州而不还没有一点“信”。其:仁义礼智信。全部丧失。

诸葛亮假借孔子的思想为其发动的战争来正名。这样后来的石敬瑭、吴三桂、汪精卫、溥仪、张勋等都是以诸葛亮为榜样,打着复辟的旗帜为了个人的利益不惜牺牲国家民族的利益。这样就开创了个人利益大于国家利益的汉奸理论思想。

在隆中对中诸葛亮知道刘备打不过曹操、孙权。就教唆刘备去打他的自家弟兄刘璋的主意,并最终消灭他们,而不是联合他们。这样他就开创了窝里斗的先河。

诸葛亮治蜀,人口96万。带甲士兵10万,官员4万。这样官兵的比例是:1:6。也就是说6个老百姓供养一个官兵。孙吴使者出使西蜀时看到的景象是:蜀国百姓人人面露饥色,个个垂头不语,可见诸葛亮治蜀之严。吴使回去后和孙权说:蜀近忘也。天府之国、膏颐之地在诸葛亮的治理之下竟然饿殍遍地。川中平原、歌舞之地,竟然人人垂头不语。后来学者:胡觉照、鲁迅、廖伦燕也认为:蜀国不亡,世无天理。

诸葛亮也是历史上一个对权不放的独裁者。《三国志》记载“事无巨细,咸决于亮。”“自校薄书”、“罚二十以上亲揽”。明朝丞相胡惟庸曾说过:宁可少活十年,不可一日无权。这是对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最好解释。

汉晋史书记载:诸葛亮围祁山时,招来鲜卑的比能,比能等带兵到故北地石城做诸葛亮的外围接应。《可能是甘肃西北的地方》诸葛亮的手很长,跨过曹魏和鲜卑直接勾搭上了。这种勾引外敌屠杀自己人的行为是不折不扣的汉奸分裂分子。

终于,在诸葛亮死后一百年左右,匈奴人刘渊以汉室正统的名义称帝并大杀华夏子民。导致了五胡乱华。五代十国。


谈古论今沧海剑


刘裕并没有把司马懿后代灭族,他只是杀了几个司马懿的后代,包括东晋的最后两位皇帝以及其他能够有威胁的王爷,东晋皇族其余人的下场如何,他并不关心。

在刘裕之前,亡国之君有两种下场,一种是秦王子婴、晋愍帝这种投降被俘的,秦王子婴被项羽砍杀,晋愍帝被匈奴人侮辱之后毒死,死得都很惨;另一种是汉献帝、魏元帝这种禅让的,汉献帝封山阳公,魏元帝封陈留王,日子过得都挺好。

刘裕稍作变动,让第二种皇帝走向了第一种的结局,先给个封号好像善待,然后一杯毒酒完事。

为什么刘裕容不下亡国之君呢?因为他所处的局势跟曹丕和司马炎不同,经过父亲的奠基,曹丕完全控制住了汉朝;经过父祖两代人的屠戮,曹氏皇族能够威胁司马氏的人也都死绝了,曹丕和司马炎都没有杀亡国之君的必要,善待还能获得个宽厚美名,何乐不为?

话说回来,东晋亡国之君对刘裕有何威胁?

第一,司马氏宗室还存在一定力量

篡位之前削弱宗室是必要步骤,汉朝宗室和曹魏宗室不用削,本来就很弱,这也是司马炎广封宗室的原因,西晋的灭亡也跟这个脱不了干系。即便是东晋,宗室也仍有不小权力,虽然刘裕不断削弱,但还是有许多宗室逃往北方,降附北方政权。

这种宗室外逃的局面是曹丕和司马炎所未曾遇到的,而曹魏和西晋都是在天下之争中占据巨大优势,刘裕却并非如此,他的北伐也未竟全功,北方政权打着司马氏的旗号对刘宋的统治造成了一定威胁。

第二,士族并不真诚拥戴刘裕

谈及魏晋南北朝,世家大族是怎么也绕不开的,本质上来说,皇族也不过是一个士族,只不过是其他士族的代言人罢了,其他士族要是不满意,皇族是可以换的,魏晋南北朝政权更迭如此频繁,更是造成了皇权的衰弱与士族的壮大。

司马氏本身就是一个大士族,在取得其他士族的支持并打压掉反对的士族后,司马氏的首领司马炎登上了帝位,但王朝本身是一个士族共治的体制,皇帝威权受制,尤其是在东晋,这个由士族支持建立起来的王朝,皇帝基本就是空架子。

从建国伊始的“王与马共天下”算起,东晋百余年的历史先后经历了王氏、庾氏、桓氏、谢氏等等大族的门阀统治,皇帝说话反倒不怎么管用。

如果说刘裕也能够获得士族的支持,上位那是轻而易举,但问题在于他出身底层,“仅识文字”,士族看不上他,直到他当了太尉,士族对他也是爱理不理的。而他也不想分权给士族,因为他的权力有很大一部分就是从士族手里夺过来的。

按理说,东晋士族力量无比强大,对付刘裕不是难事,但之前桓玄篡位给东晋的士族政治造成了巨大打击,几个士族掐在一起,刘裕则是在平乱中崛起,逐渐掌握了军权。

刘裕作为南朝第一帝,眼光和手腕都绝非常人能比,而他那个时期各个士族的人才都不多,一个个被他砍瓜切菜似地轮过去,他建立的南朝宋也是寒门崛起、打压士族的朝代。

刘裕跟士族的关系远不如司马氏跟士族融洽,他打压士族,也担心这些士族拼死一搏,把前朝皇帝拉出来跟他拼,这事他当年对付桓玄的时候就做过,还是名正言顺的征讨逆贼!

第三,血淋淋的教训

在刘裕前几十年,北方有个血淋淋的例子,那就是前秦苻坚。

前秦苻坚是首次统一北方的异族皇帝,但他却以宽仁出名,不仅对自己人宽容,包括反贼、敌人都很宽容,反叛他的前秦宗室甚至屡屡被他任用要职,然后屡屡反叛,而他在统一北方过程中消灭的的政权皇族,如前燕慕容氏,他都好吃好喝供着。

结果淝水之战一败,前秦立刻土崩瓦解,这些皇族各自拉起队伍,统统反对前秦,苻坚也最终身死。

综上考虑,显然对刘裕而言,杀死亡国之君的好处要比坏处多,所以在称帝后不到一年,他就派人毒死了司马德文。


平沙趣说历史


小哥出品,必属精品!

刘裕所在的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最为混乱的时期,无出其右,因为这个时期,我们统称为“魏晋南北朝”时期,这段时期由曹丕建立的魏国开始,一直到隋朝建立才结束,而刘裕作为灭亡晋国,建立刘宋的人,更是在战乱纷争,政权频繁更替的年代,杀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血路,最终篡夺了晋司马氏的大权,荣登帝位。

但是在刘裕登基之后,却没有像以往的新政权领袖那样善待前朝皇室,刘裕选择了斩尽杀绝,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小哥详细分析。



刘裕的出生和掌权史。

刘裕的出生。

刘裕(公元363.4.16—422.6.26),字德與,小名寄奴,南北朝时期宋朝的建立者,史称宋武帝。

据《宋书·武帝本纪》记载,刘裕是汉高祖刘邦弟弟,楚元王刘交的后代,并且有详细的族谱考证,也就是说,刘裕和汉高祖刘邦有些共同的血脉。

刘裕出生时,家里非常贫寒,刘裕的父亲便想把这个孩子给扔掉,但是与刘裕同郡的刘怀敬的母亲听到后,就去阻止了刘裕的父亲刘翘,“断怀敬乳而乳之”,这段话出自《资治通鉴》。

刘裕的继母也有两个儿子,一个是刘道规,一个是刘道怜。刘裕因受家庭条件所限,只认识很少的字,并且他喜欢赌博,所以刘裕掌权后,也被大家称为“寒人掌权”。

刘裕掌权史。

公元402年,司马元显为了避免桓玄(晋权臣,其父为桓温)趁乱偷袭,抢先西征,任命刘牢之为先锋,司马尚之为后部。同时,桓玄也率军东下,最后大破司马尚之。刘牢之认为司马元显无用,倒戈投降恒玄。桓玄控制了朝廷,诛杀异己,先后诛杀了司马元显和道子,并夺取刘牢之兵权,诛杀部分北府将领,提拔北府将领刘裕。

公元403年,桓玄篡位称帝,建国桓楚。

公元404年,刘裕同何无忌,刘毅举兵,收复建康,桓玄挟持晋安帝西撤江陵,不久恒玄率军东下,但是被刘裕击败,逃往蜀地,但是在途中被冯迁所杀,之后桓振,桓谦又挟持晋安帝反抗,直到公元405年,刘裕才肃清桓氏残余势力,迎回晋安帝复位,刘裕也因此掌控了朝廷。


刘裕北伐。

公元409年,刘裕带兵讨伐慕容超的南燕,次年攻破南燕都城,擒杀慕容超,南燕灭亡。

因后秦胡夏帝郝连勃勃屡次入侵,国势大衰,公元416年12月,刘裕再次北伐,攻克许昌,洛阳,长安,后秦灭亡。

公元417年,刘裕杀晋安帝司马德宗,立其弟司马德文为帝,史称晋恭帝。

公元420年,刘裕废晋恭帝自立,为宋武帝,建国宋,史称南宋。东晋至此灭亡。进入“南北朝时期”。

此刻的北方,正处于“五胡十六国”时期,直到公元440年,北魏统一后,才真正形成南北朝对峙的局面。


刘裕诛杀司马氏的原因。

因刘裕篡位之后,已经是57岁的高龄老人,而他的儿子刘义符年龄还小,同时朝中也有很多晋司马家族的人和他们的同盟,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防止自己意外驾崩之后,司马氏复辟或者别人利用司马氏搞小动作,影响自己的江山社稷,故而刘裕对司马家族来了一次大屠杀。

晋朝时期,士族牢牢控制这政权,而庶族很难出头,刘裕作为庶族的代表人物,在朝廷士族林立的地方,本身就有很多潜在的威胁,刘裕诛杀庞大的司马氏家族,一是灭绝后患,一是警告其他豪门大族。

所以说,不管刘裕借口为曹魏报仇,亦或是其他,他的最主要目的是加强自己的统治。

谢谢大家。

喜欢的记得点关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