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飘摇中,那个断线的风筝——读《追风筝的人》有感

01

断线的风筝

荒凉的大地,昏黄的天空,一只断线的风筝,在空中随风飘荡。在一个宁静的夜晚,凝视着《追风筝的人》的封面,耳畔响起了一句话:“为你,千千万万遍。”

一直以来,阿富汗是一个神秘的国度,在外人眼中,这个国家好像只有战乱和贫困,对于阿富汗普通民众的生活和内心世界知之甚少。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塞尼的长篇小说《追风筝的人》,帮助人们重新认识了这个国度。

这部小说讲述了阿富汗少爷阿米尔与家中仆人哈桑的故事,作者用并不华丽的笔调,朴实地展示了他们的生活,交织的家国情怀,隐藏背后的人性,读后让人久久不能平静。

2003年,《追风筝的人》一出版,就产生了巨大的轰动,引起了全世界范围读者的共鸣,凭借这部小说,胡塞尼获得了联合国人道主义奖。

在《追风筝的人》中,风筝具有深刻的寓意,可以从个人和社会两方面来解读。

风雨飘摇中,那个断线的风筝——读《追风筝的人》有感

02

风筝——阿米尔的亏欠与救赎

走过岁月后,你会发现一切都不完美。

亏欠与救赎,失去和寻找,是一个人的必经之路。

一路成长,一路追寻。

阿米尔与与哈桑从小一起长大。哈桑是哈扎拉人,受到人们歧视,但阿米尔的爸爸收留了他。哈桑忠诚又勇敢,小时候经常保护怯弱的阿米尔。阿米尔为了得到父亲的赏识,参加了阿富汗的传统习俗——斗风筝大赛,他和哈桑一起合作,割断了很多参赛风筝,当还差最后一个风筝就要赢得胜利时,哈桑追到风筝后,被富家恶少阿塞夫一伙围着逼迫交出风筝,并进行施暴。而此时,目睹一切的阿米尔却躲在一旁,不敢出手相助。

为了逃避内心的煎熬和自责,阿米尔又设计逼走了哈桑,在一个大雨的日子,少年阿米尔看着哈桑的背影消失在远方,而他却不知道这是最后一次相见。

26年来,愧疚和痛苦始终折磨着阿米尔的内心,漫漫长夜里,失眠的阿米尔独自咽下悔恨的泪水,想起他们之间的点点滴滴。

哈桑身上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勇敢、忠诚、善良。他可以为阿米尔做任何事情,而从不计较 。他们一起度过了童年时光,哈桑总是给阿米尔无私地关怀和保护。

阿米尔也一样是爱着哈桑的。他真诚地为哈桑的身份叹息,为哈桑居住的狭小的房子感到难过,所以阿米尔一辈子都觉得亏欠着哈桑。

风雨飘摇中,那个断线的风筝——读《追风筝的人》有感

风筝意味着诚实、正直、善良、勇敢等人性中美好的东西。

对阿米尔来说,风筝就是他心灵中残缺的那些美好,追风筝的过程,也是他自我救赎的过程。

阿米尔一直在逃避他对哈桑的亏欠,经过历岁月洗礼后,他终于醒悟。

当他知道哈桑竟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时,万分愧疚,决定用行动开始了自己的救赎之路。

然而哈桑早已离开人世,他的儿子索拉博落入了阿塞夫手中,阿米尔于是冒着生命危险救回了索拉博。

当他被阿塞夫打得遍体鳞伤时,反而想放声大笑,因为这样可以减轻他内心的愧疚感,得到内心的解脱,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心安,不再受到良知的谴责。

当阿米尔对索拉博说“为你,千千万万遍”,这句哈桑曾经对他说过的话时,索拉博的嘴角露出了微笑。这时,阿米尔才获得救赎。

这个小说的结局并不完美,但也很温情,给人一些安慰,至少阿米尔完成了心灵的救赎。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都曾伤害过别人或是被人伤害过,于是我们寻求治愈,我们努力救赎,救赎别人,也救赎自己。

追风筝的人是阿米尔,同时也是我们每个人。

每个人心灵都不完美,我们都需要一个风筝,在生命的原野上,义无反顾的去追赶。我们只有牢牢地抓住风筝的线,心灵才不会堕落。

风雨飘摇中,那个断线的风筝——读《追风筝的人》有感

03

风筝——风雨飘摇的阿富汗人民

从群体的角度来看,风筝意味着阿富汗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小说里描写了战争对阿富汗人民的摧残,其中包括前苏联的侵略和塔利班的统治。

战争毁灭了家园,也摧残了人心灵。残酷的战争,使得朋友变成仇人,家人形同陌路,人们彼此怀疑甚至出卖。

几十年的内外交困,让阿富汗人民苦不堪言。很多人被杀害,大量的人被迫逃离家园——这个国家激烈的种族矛盾、社会矛盾,在小说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阿塞夫,这个极端种族主义者,性情暴戾,人性泯灭。他打着民族主义和宗教的旗号,大肆屠杀哈扎拉人,带头用石头砸死偷情的男女。

索拉博,哈桑的儿子,从小就被送到孤儿院,内心非常脆弱,眼睛里只剩无助。当他知悉阿米尔不会收养他时,他选择了结束生命。

无休止的战争,癫狂的种族主义,对儿童造成了深深的伤害。

在阿富汗,无论友情多么牢固,爱情多么深厚,只要他们属于不同种族,就不可能走在一起。

在塔利班禁止风筝比赛后,阿富汗人民的心灵失去了寄托,命运也像断了线的风筝,随着动荡不安的时局四处飘摇。

在这个国家,人命就像草芥一般,没有任何尊严。哈桑的命运,也是成千上万阿富汗人民命运的代表。

如同《红楼梦》中,黛玉所唱的那样:“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风雨飘摇中,那个断线的风筝——读《追风筝的人》有感

主人公做过一个梦——狂风呼啸,漫天飞雪,他睁不开眼,突然一只滴着鲜血的手,抓住了他,顿时雪过天晴,满天风筝飞舞,五颜六色,在阳光中闪耀着光芒。

残忍和美丽,在小说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风雨飘摇的国家,孤独无助的个人,让人感慨万千。在动荡的环境中,如何将手中的命运之线牢牢抓住,让生命的风筝在天空中畅快地翱翔,这正是《追风筝的人》给我们带来的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