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河南、河北、山东的高考竞争这么大?

幽草Vic


我是一叶知秋有仙则名,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现在已经是四月份了,离高考越来越近了,由于各种原因,各省的高考难度是不同的。网上流传着一个全国高考难度地图,河南山东河北排在第三档次,这个地图和实际感受可能不一样,感觉河北河南山东高考难度较大,那背后原因是什么呢?

第一,这三个省都是高考大省,每年高考人数都排在前面,人数多了自然竞争压力大。从2018年参加高考人数可以看出,河南山东位居第一第二,河北也处在第六的位置,河南有98万,超过全国的百分之十了,三省的人数220万超过全国的20%,将近四分之一了。

第二,三省相对来说优质教育资源少,河南就一所211,没有985,不过现在郑州大学成为双一流的一流高校建设了,虽然是B类,不过也体现了郑大的实力和国家对河南教育的重视。河北有三所211,不过一所是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一所是华北电力保定校区(学校办学地址已从保定换到北京了),还有一所211河北工业大学,但却在天津,另外,燕山大学和河北大学也不错,燕山大学的机械是A-,河北唯一的A级学科,河北大学是国家要重点建设的中西部十四所一省一校之一。山东还不错,有两所985,一所211。山东大学是985,而且是985里还不错的,中国海洋大学也是985,中国石油大学是211,当然,哈工大威海分校也是985,所以山东的教育资源算三个省里不错的,山东还有些特色学校,师范里的山东师范大学不错,山东财大也不错,山东农大在农业院校里也可以。

第三,三省的考生高考分数都不低。河北由于衡水中学的存在,使得各高校在河北的录取分居高不下,清华北大在河北的录取分数一直是最高的,山东考生的分数也不低,入学后和别的省一比较,自己的分高自然觉得高考难度大了。

第四,其实这点最有意义,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上一个985、211,而不是普通的二本三本。下图后两列是高考985和211的录取率。可以看到,河南全国倒数第一,985只有1.14%的录取率,211只有4.15%的录取率。山东倒数第九,河北倒数第十一。可以看到,由于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各省985、211录取率相差很大,排名第一的天津和最后的河南985录取率相差五倍,211录取率相差近三倍。




以上几个原因就是感觉河北河南山东高考竞争压力大的原因。


一叶知秋有仙则名


感谢悟空。

我是⭐高校专业那些事⭐

其实原因就一个:考生多,本地重点院校少,僧多粥少。

而这三个省具体原因其实还不一样。

先看全国考生数量。


而河南山东,河北考生数量

2018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约为975万人,河南省以98万人稳坐第一,逼近百万大关,遥遥领先。山东省也是传统的教育大省,今年山东以77.51万的高考人数取得第二,广东省以75.8万人夺得第三。榜单末尾共有7个省市高考人数不足10万,其中北京、上海、天津三市为直辖市,市内名校云集。


这三省人数分别是98万,77.51万,48.6万。

而985录取率呢



河南基本垫底。河北山东都很厉害。为何?

河北主要985是天津大学南开大学投放了几百人,山东是山东大学投放了不少名额。

而河南本地无985,只能靠武汉的接济了。。。



河南省一所211:郑大

山东,5所985,6所211:3个山大 ,海洋大,哈工大威海,石油大学。

河北,1所985,2所211:东北大学秦皇岛,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河北工业大学(天津)


这三省情况还不太一样。

其实轮名校数量。山东第一



山东绝对国内前列,有5个985:山东大学济南,山东大学青岛,山东大学威海,哈工大威海,中国海洋大学。

除了北京上海,就他最多了。

当然即使山大只算一个。

他也有三个985。比江苏湖北多,仅次于陕西但是山东名校不少。

而总体211录取率,山大河南河北一个层次了。



虽然211率相但是山东占了大便宜。

山东的211招生人数。都是部署。

而河南的211招生人数,一大半是郑州大学。

河北211中河北工业大学贡献了几千人。质量不如山东,但是比河南强。

其实山东几个985,几个211完全可以加大本地录取比例。可惜山东大学喜欢不停地盖新校区。但是总体招生人数并没有增加。。。

其实山东完全可以招生人数在两万以上,三地9个校区呢。

中国海洋大学呢。也是就喜欢小打小闹。养养鱼,弄弄虾,就是不扩招。白瞎了985名号,一年才招4000人,而电子科大都招5000人来

河北看着最惨的,其实不惨,

河北工业大学在天津。给天津了不少名额。天津作为交换,天大南开给河北投了不少名额。天大给河北投300多个名额。

而华北电力大学,


建议国家对于重点大学按照各省人口比例进行投放名额。。。

尤其清华北大等顶尖人才。。。


高校专业那些事


河南、河北、山东高考竞争为什么这么大?我们先来看看近几年各省高考人数排行榜。排在第一位的是河南,近四年的高考人数分别为98.38万、86.58万、82万和77.2万。

山东近四年的高考人数分别是:59.2万、68.32万、82万、77.2万。其中2018年只是夏季高考的人数,加上春季高考人数基本和2017年持平,高达68万。

河北省近四年的高考人数分别是:48.64万、43.62万、42.31万、40.48万。仅次于安徽排名第四。

考生人数多,是造成高考竞争力大的一个原因。

第二:名校少。作为高考大省的河南有公办本科院校38所 ,不过教育部直属院校没有一所,公安部直属1所。郑州大学是全省唯一的一所211大学。

山东省 公办本科院校44所 ,其中教育部直属2所。相比较而言,山东的名校还是不少的,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山东)都不错。

河北省公办本科院校37所 。其中公安部直属1所、司法部直属1所、中国地震局直属1所,国家安全监督总局直属1所,中国人行总行直属1所。河北有三所211大学,分别是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而真正属于河北省211大学,仅有河北工业大学。

通过百强高校各省高校数量排行,我们可以看出山东省相比于河南和河北还要好些。

学生之间竞争激烈也是导致高考压力大的一个原因。在河北700多分上不了清华、北大,为了上名校,学校与学校之间竞争,学生与学生竞争,导致压力越来越大。因为名校少,很多考生为了上名校,高分选择复读的多,也是导致压力大的一个原因。针对这种现象,2018河南省已经出台了高考复读政策,以求教育的公平公正。


静等花开2579


  目前我国分省招生的政策下,各省高考竞争程度是不同的,以985、211录取率相比较,最高与最低比例的省份相差达四、五倍。而重点院校及一本录取率低的远不止上述三地,如江苏、安徽、浙江、广东等地同样也是高考难度很大的省份。

  上述三省高考竞争压力大,简单来说主要是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考生人数多

  高考困难的省份,考生人数多是一个主因。河南省2018年考生人数98.38万人,而山东、河北考生人数位居全国第4、第6名(算上春季高考,山东考生人数超过四川)。考生人数多的情况下,竞争自然激烈。上表中广东、四川、安徽、湖南、贵州、广西等地2018年考生人数也超40万人,这些省份近年重点院校录取率、一本率也不高。

 二、本地优质教育资源少

  要说优质教育资源少,很多西部省份都存在这个问题,但有些省份的矛盾特别突出。

  河南拥有近百万的考生,相当于一个中等省份考生数的2、3倍,但仅有一所211郑州大学,显然只是杯水车薪。河南2017年一本录取率仅有7.8%,985录取率1.14%,这个比率相对于全国多数省份都是比较低的,考生可谓夹缝中求生存。

  河北虽然靠近京津,其省内优质大学数量也不多,除了燕山大学外,另外几年大学地位尴尬,河北工业大学身处天津,华北电力大学主校区迁至了北京,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其在河北的招生计划也并不多。

  山东是教育强省,其优质教育资源相对于在全国大部分省份来说并不算少,省内3所211高校(其中2所985),让很多省份都羡慕至极。但在庞大的考生基数下,山东的录取率也并不高,排在全国中下游的位置。另一方面,山东是学霸云集之地,很多考生、家长慨叹山东的录取线高,同样的分数在很多外省能上一所好学校,但在山东能选的学校要低一大截,这种直观的对比让山东考生更容易感到高考难度之大。

  在当前分省招生的大格局下,各省固有的高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且各省招生计划数、录取率也不均衡,因此各省之间高考难度差别必然是存在的。在大环境无法改变的情况下,身处高考困难地区的孩子,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在本省众多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来改变命运了。

  以上是关于河南、河北、山东三地高考竞争度的一些粗浅看法,欢迎讨论。


高考志愿梁老师


我有时候排队上公交,看到个很有趣的现象,一辆公交车来了,如果只有2-3个人在等,那么大家都竟然有序,彬彬有礼,特别有素质,如果有200人在排队,至少需要3辆车才能拉走,这个事后就是人挤人,乱插队,打骂甚至动手,期间可能还夹杂孩子的哭声,人们各种翻白眼,指责不守规矩的人。你会发现,后面一种情况里,有插队者,但大部分也还是在排队,但过程中少了一些什么,怎么形容呢?你可以叫和谐,也可以叫体面。很多时候,中国人多资源少,就会存在争抢,就不体面。

接下来说高考的问题,2018年全国高考,号称975万,其中第一名是河南,98.3万,第五名山东,59.2万,第6名河北,48.6万,加起来206.1万,占全国考生的21.1%。那么今年北京是多少人高考呢,6.3万,河南是北京的15.6倍,山东是9.4倍,河北是7.71倍。

我们再来看2016年清华北大在各地的招生人数,北京553人,河南426人,山东307人,河北281人,也就是说,数倍甚至十数倍考生的河南、山东、河北,被清华北大录取的人数,还不如北京。这里面的比例大家可以算算,只是数学问题。

一般高校,本地录取率高,清理之中,毕竟要支持地方发展嘛,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山东、河南、河北有几所响当当的学校,那也可以啊,事实上,山东有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属于211,河南有郑州大学,唯一一所211,河北更扎心,唯一一所211,河北工业大学,还签到了天津。所以河北被称为全国唯一一个既没有985也没有211大学的省,比河南还要“惨”!即使我们算河北工大属于河北,那三个省加起来5所211,占比2.4%。拥有全国21.1%考生的三省,同时拥有2.4%的211学校资源,也是没谁了。。。

其实这个问题很好回答,都是数学问题,你只要稍微查点资料,做下对比,一目了然,不需要多说,三个省的考生苦,也是出了名的。光看分数线就知道了


脸上褶子很迷人


其实这个问题回答起来很简单也不用去搬各种数据!咱们来看下首先河北,河南,山东都属于传统的高考大省考生人数基本上都位居全国前五之内。僧多粥少这是一个必然,所以怎么办呢?只能拼命学!据说衡水中学已经做到了行动坐卧走全部都在学习,不学没办法呀!

其次咱们看下教育资源,山东,河南,河北这里面可能山东还会好一点,但是架不住人多啊所以这点儿优势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再看河南河北两个省加起来(985+211)名校也没有五所吧,河北更悲催好不容易有一个河北工业大学却在天津,几乎等于没有!所以最终还得在学习上下功夫!



最后国家为了鼓励西部发展和直辖市的经济建设,在教育方面适当的优惠政策调整,所以有限的教育资源被进一步挤压,一个萝卜一个坑那边录取一个这边就的放弃一个。怎么办呢还得在学习上拼,说竞争压力不大也没人相信啊!总的来说就是国家教育资源整体紧张,好的教育机构太少,同时在教育资源分配上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当然随着人口增长的放缓和国家政策的进一步调整这些问题肯定会得到进一步的解决!仅为个人观点,欢迎点击关注,一起讨论时下热门话题!



陋室幽鸣


多种因素,第一,南北分界线,中国自古南文北武。南方多才子。北方多武将。另南方经济活跃,北方经济低迷。国家站在历史传统因素,综合考虑。用这几省的人口红利,支援南方经济建设。就是所谓的打工。其次,政治因素。河南,河北,山东。自古为兵家毕争之地。又人才辈出。但穷。可地理位置,军事位置非常重要。国家知道。但没办法,人口多。又加上党派之间的斗争。南方人,普遍看不起北方人,说北方人,没素质,学历低。,党派的倾斜。所以,早就,可悲的河南,河北,山东学子。为了平衡这种局面,加大对这几省分数线的提高,就是变相打击这几个省的学子。最后这些学子。因不能报考正好的学校。被淘汰,数年后,这些学子,继续为南方服务。结局可想而知。最后只能为了生活,慢慢讨生活啦


窚澐阁


首先,这几个省算是中原地区,物产丰富,从古代开始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汇聚了非常多的人才,这几个省的底蕴造就了生源的优良品质。

其次,这几个省都是人口大省,生源数量庞大。

最后,省内高校知名度不高,难以吸引生源。


网络e生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在教育上也展现的淋漓尽致 发达地区985 211多 教育资源丰厚 而河北河南两省 没有985 只有1个半211 想想 这两省630分以上的最优秀的孩子 基本上都要 “远嫁”他乡 没有比他们更可怜的了 ,(据说山西也是一样)


E0139


各省不是中国的吗?高考要按名额分配上大学,公平何在?天理何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