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置信》:成长的标志就是想通了那些想不通的事

这几年内地电影圈新出道的好多导演属于影迷型导演。他们凭借至少四位数的阅片量,以及对市场风向的把握,借用好莱坞类型片的套路,拍出了很多娱乐性很强的作品。然而在囤儿看来,在电影最基础的创作环节上,这些新导演大都很不瓷实。比如,这些华语类型片大都只是营造了氛围、拍摄了场面,人物从头至尾都只是个功能性角色。主角和配角都缺乏成长。想看角色成长,我们还得回到一些老导演的新作中来。比如我国第四代导演代表人物,已70多岁高龄的陆小雅,近日带来了她的复出之作《难以置信》。该片在人物成长的描写上,很值得观众们去品味、导演们去学习。

《难以置信》:成长的标志就是想通了那些想不通的事

成长是一种内心状态,但电影需要将这种内心的成长,融入到典型事件之中。用事件的推动来带领观众,让观众慢慢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难以置信》的核心人物便是正值青春期的高中生小东(吴超 饰)。而这个典型事件,是小东的镇长父亲(刘之冰 饰)因为车祸去世。小东母亲(剧雪 饰)对待生活的态度发生剧变,再婚竟然找了一个修自行车的男人老耿(宋佳伦 饰)。亲父是镇长继父竟然只是个修自行车的,这让小东觉得“难以置信”,觉得这世界从幸福到不幸的一切跌落都与自己有关。他变得苦恼、迷茫,甚至暴躁。

《难以置信》:成长的标志就是想通了那些想不通的事

《难以置信》没有强情节,或者说没有强力推动情节。由于陆导省略了小东妈妈的内心,观众会感到小东是被卷进事件之中的。观众和小东站在同一战线,无辜地、无力地看着家庭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导演有意隐去信息后,观众和小东一样地迷茫,一样地想不通。在小东的情绪像弹簧一样被压到临界点时,陆导才开始娓娓道来一些大人世界的不容易。陆导不是为了大人开脱,而是青春期的成长本就如此。

《难以置信》:成长的标志就是想通了那些想不通的事

影片对小东成长的描写,几乎都是基于内心层面。于是这种成长可以跨越事件、跨越地域、跨越时间。我们会勾起回忆,想到自己人生中的成长。那些引发我们成长的事件可能没有小东家里发生的这么严重,但本质都是让我们想通了那些曾经一度想不通的事。囤儿小学的时候超迷日漫《圣斗士星矢》,然后就特别想不通家长为什么不给自己买身圣衣,激发个小宇宙啥的。家长肯定知道漫画里的圣衣,怎么可能买得到嘛。这件如今看来哭笑不得的事,囤儿可花了好几年才想通呢。

《难以置信》:成长的标志就是想通了那些想不通的事

小学会经历成长、中学会经历成长,其实人生所有阶段都在经历成长。电影是第三视角,观众很容易帮小东想通,而人生则是彻头彻尾的第一视角,我们怎么让自己尽早想通呢?正如电影手法的运用,他人思想的缺失与否,是成长中的关键。能更多地去理解别人的行为动机,就能越早地想通事情。如果你不能理解别人,那就注定要在“难以置信”的漩涡中越陷越深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