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站出租車亂象如何整治

火車站是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近日陸續有讀者反映,河北省部分火車站存在打車亂象,主要表現為出租車不規範營運、近途拒載、遠途不打表、拼車攬客;“黑車”肆意攬客,漫天要價。

對此,記者近日在石家莊站、石家莊東站、保定東站走訪調查,一探究竟。

●近途拒載,遠途不打表要高價

4月2日,記者來到石家莊東站地下出租車上客點,發現亮著空車頂燈的出租車隨意停著,但車上並無司機。司機去哪了?

原來每有一個車次到達,乘客出站時,就會有人湊上前詢問“去哪兒”“打車嗎”?這些人就是出租車從業人員。他們不在上客點等待,為何在出站口招攬乘客?

當日16時30分許,一個小夥子走出出站口,一位中年出租車司機湊過來詢問去向。當得知這個小夥子要去天山科技工業園後,司機轉頭詢問其他乘客。

“司機嫌近,不願意拉。”小夥子悄悄對記者說,從石家莊東站到天山科技工業園有三四公里,正常打車也就8元左右。十幾分鍾內,小夥子被多位出租車司機拒載,直至他同意拼車才打上出租車。

無獨有偶。4月3日,記者來到保定東站,剛走出出站口,就看到一名男子在攬客。“到河北大學多少錢?”“不打表,20塊。”“去九華家園小區呢?”“50元。”實際上,從保定東站到九華家園也就12公里左右,正常打車的費用30元左右。

在保定東站即停即走的落客區,一輛出租車長時間將車輛違規停靠,司機不知去向;在與出租車上客點一門之隔的社會車輛停車場內卻停著一輛出租車,司機同樣不知去向。

4月3日18時許,在石家莊站出站大廳,一批乘客剛走出閘機,攬客者立即湧上前去堵在乘客身前,挨個詢問:“到哪兒去?打車不?”

面對攬客者,不少乘客不堪其擾:“每次出站後都有好多人問到哪兒去,要不要坐車,有些還上前拉行李。”記者在採訪中發現,不僅出站大廳攬客現象突出,在西出站口至公交車通道以及石家莊站西廣場等處,都存在肆意攬客的現象。

“去哪兒,走不走?”攬客者問記者。

“到孫村長宏錦園多少錢?”

“不打表,60塊錢,現在是上下班高峰期。”

從西出站口至公交車通道,短短100多米距離,有六七人詢問記者是否打車,有4名攬客男子給出了15元到60元不等的價錢。實際上,從石家莊站到孫村長宏錦園有3公里,正常打車費用為10元左右。

一位正在西廣場執勤的特勤人員告訴記者,這些攬客者都是“黑車”司機,乘坐正規出租車得去負二層出租車候客區。

據瞭解,像石家莊站、保定東站等這樣出租車運營不規範、“黑車”攬客的情況,在其他火車站也不同程度地存在。

●從業者利益驅使,監管力量不足

一些火車站出現的打車亂象,原因何在?

石家莊市交通運輸綜合執法支隊客運執法大隊大隊長謝輝分析,主要原因是出租車司機缺乏自律,在利益驅動下,違規運營,服務質量不高。

一名在石家莊東站攬客的出租車司機告訴記者,等半天,拉個十塊八塊的活不划算,都想拉個大活。保定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出租車司機說,火車站客流量大,打車的人多,且大部分是不熟悉道路的外地人,能賺一筆是一筆。

石家莊鐵道大學交通運輸學院教授牛學勤表示,火車站出租車與乘客供需不平衡,拼車、議價利潤高,跑一趟掙的錢就能抵其他地方的好幾趟,所用的時間還不到一般出租車的一半,即使有被投訴、被處罰的風險,在高利潤的誘惑下,也讓很多出租車從業者心存僥倖、鋌而走險。

目前,出租車正在受到網約車的極大衝擊,這也是部分出租車司機不願意打表的原因。4月3日14時43分,記者在保定市交通運輸局出租汽車管理處指揮中心的監管大屏上看到,此時,該市市區在駛出租車共有1751輛,其中空車962輛,空載率達54.94%。出租車生意不好,可見一斑。

保定市規定,出租車在主城區行駛必須打表,而其他地方比如滿城區、清苑區、徐水區可以議價,這樣的政策,難免會讓一些出租車司機鑽空子,濫用議價的權利。

針對“黑車”肆意攬客、漫天要價現象,謝輝表示,“黑車”從業門檻低,大多車輛由即將報廢的汽車改裝而成,就算被扣車處罰,車主大多就棄車拒繳罰款。在違法成本較低、收入回報較高的情況下,很多人鋌而走險從事“黑車”運輸。

相關部門監管不到位也是一大原因。

由於客流量較小,石家莊東站並未專門派駐執法人員,客運執法大隊只是不定期突擊檢查,這讓一些出租車司機鑽了空子,違規運營,肆無忌憚。

按照規定,平均每60輛出租車要配備1名執法人員,石家莊市6701輛出租車應該配備111名執法人員。實際上,原石家莊市城市客運管理處執法大隊正式執法人員只有20多名,新成立的石家莊市交通運輸綜合執法支隊客運執法大隊也僅有50多人,執法力量明顯不足。

謝輝表示,出租車、“黑車”的分散性和流動性大,加上執法力量有限,只有違法事實成立才能對出租車司機進行行政處罰,但調查取證比較困難。

此外,火車站站內、站外由不同的單位管理,權屬分離難以協調,必須由火車站站前管理委員會牽頭,多部門聯合執法才能破解管理難題。而消費者維權意識不強,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很少投訴舉報,這也助長了一些司機無視規定,違規攬客、宰客。

●借力科技手段,建立長效監管機制

針對火車站打車亂象,相關部門也在不斷努力。

4月3日,記者在保定市出租車管理處監管服務中心監控室看到,工作人員將鼠標隨機點中一輛正在行駛的出租車,這輛車內的場景立刻出現在屏幕上,司機是否正在專注開車,乘客在後排做什麼都一目瞭然。

這是保定投資2300多萬元於今年3月建成的出租車智能監管平臺,通過車內音頻視頻裝置,實現對出租車經營行為的實時監控。

“計價由智能終端的後臺自動進行,司機無法私自篡改。”保定市交通運輸局出租汽車管理處副處長郄鵬介紹,對於市民詬病的出租車“私改計價器”“亂收費”“不打表”等問題,平臺可進行有效監督。一旦發生糾紛和突發事件,車內錄像還能起到“服務質量有監管、乘客投訴有證據、乘車安全有保證”的作用。

相關部門在加大出租車違規經營行為處罰力度的同時,也在加大對“黑車”、超範圍經營等違規經營行為的嚴厲打擊。今年1月21日至3月1日,保定市查處各類違規出租車111輛,罰款121.58萬元。

整治打車亂象,光憑主管部門加強稽查、監管還不夠。謝輝認為,要加強宣傳引導,提高乘客自我保護意識,如遇到拒載或強行拼客等問題,可撥打12328電話進行投訴。同時,加強從業者培訓教育,提高司機自律意識,實行一手處罰一手教育,提高他們的服務質量和服務意識。

牛學勤建議,應進一步完善法律法規,為監管部門提供新形勢下的執法依據;相關部門可以考慮將出租車、網約車等司機違規及信用評價情況納入個人徵信系統,將行政處罰與信用掛鉤,加大違法者的違規成本和懲戒力度;整合相關部門資源實行聯合執法,建立長效監管機制,堅持管理和服務相結合,讓執法工作常態化、無縫化。(見習記者劉洋 記者米彥澤 李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