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秦和张仪一个主张联横一个主张合纵,在战略思想上,谁更略胜一筹?

五色土聊历史


鬼谷子门下英才甚多,但苏秦和张仪绝对是人中翘楚。他们一个效忠于秦王主张连横瓦解众国,一个则致力于合纵来联合六国抗秦。最后秦国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如此看来似乎两种策略胜负已分。其实不然,秦国的统一还有其他因素的影响。仅就战略思想而言,苏秦张仪谁能更胜一筹呢?

不仅带兵打仗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外交场合同样也要注重这些。如果忽视其中一个,便有可能满盘皆输,而苏秦就对这些估计不足,所以下了很多无用功。

所谓“人和”便是各国君主的外交政策,他们所看重的只是利益而已。到了战国中期,时局已经是千变万化,诸侯国在结盟方面相当随意。“朝秦暮楚”更是家常便饭,这种情况到战国末期更是比比皆是。而苏秦的失误就在于错误地估计了诸侯国联合的持续时间。苏秦要想合纵,所针对的乃是其余五国,因为当时的秦国已是极为强大,单拎出一国完全不是其对手。苏秦想要合纵取得效果,必须要联合五国一同抗秦。

当时齐与秦同时称帝,苏秦劝说齐王放弃帝王之称,齐王照做了。此时还固执己见的秦王却被视为众矢之的,遭到天下的口诛笔伐。当时五国便联合抗秦,迫使秦王不得不废帝,同时也归还了所占领的赵魏两国的土地。此次行动可以说是极为成功的,但是前提条件必须是联合多国,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就极有可能失败。因此有记载的五国攻秦,仅仅只有五次而已。

苏秦的合纵实施起来相对困难,而张仪的连横却要简单一些,他只要针对其中的某一国家瓦解合纵就可以,比起苏秦工作量要大大缩减。看重利益本就是人性弱点,张仪抓住这一特点多次成功瓦解合纵。比如齐与楚的合纵,张仪用花言巧语成功让楚怀王上钩,又以六百里的土地让楚怀王背信弃义,同齐国恩断义绝。张仪轻而易举地就让合纵化为乌有,可以说张仪所仰仗的就是对人性弱点的了解。

在地理位置方面,诸侯国各居一方,在交通条件尚不发达时,诸侯国的交流相对困难。要想诸侯国能够统一起来,需要使者在四五个国家间奔波。仅是传递消息就已经构成障碍,而各路大军的统筹作战更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协调好的。因此地理位置也是让合纵难以实现的一大原因。

所谓的天时就是看历史发展的状况。当时秦国已经凭借商鞅变法实现了富国强兵,比起其他诸侯国可以说是占据明显优势。当时天下四分五裂已经数百年,所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天下确实需要统一,而秦国恰好可以担此大任。因而秦国统一是顺天行事,连横成功也是必然的。

当然苏秦的合纵并非一无是处,他曾让秦国十余年不敢轻举妄动,已经是极为厉害了。只是在当时的局势下,合纵注定难以取得优势。不论合纵连横哪方更高明,苏秦和张仪以天下为棋盘下了史上最豪迈的棋局,足以让他们流芳百世了。


邓海春


苏秦和张仪一个主张联横一个主张合纵,在战略思想上,谁更略胜一筹?

啧,这问题,还算问题,实在是有问题。所以,干脆些说吧,苏秦张仪算个毛,是这问题更胜一筹。

显然道理嘛,

这问题,就一如说高的和矮的哪个更胜一筹。这小学教科书上都有现例答案,“骆驼和羊”小学生不都知道它们一比各有优劣的,关键是要看场合看具体时空环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历史上具体的苏秦和张仪合纵连横那都是事实的历史了,去拿那些史实来说话,不都在那摆着的吗,最后是合纵胜了还是联横胜了?这算不算是一个评判的标准,或说,他们两人比较的标准是什么,战略思想判断胜负的标准是啥?这个得说清楚,否则,我可以说苏秦更胜一筹,也可以说张仪更胜一筹,因为,你完全可以脱离历史事实的说,秦国一统天下并不是张仪连横的功劳,甚至没有半点功劳,是商鞅变法起了作用。或说,苏秦是先去的秦国,他本想在秦国实行“连横“被拒了,才来到燕国采用“合纵”,而后来,是苏秦指导张仪去的秦国,采用“联横”。那这就不用多作争论,因为,再扯会儿还可以扯到,人家二人本来就是师兄弟,何必争呢?是人家相互谦让了。尊师之命根本不争高低。完了,咋说咋有理了。

其实,要是按历史的角度说苏秦与张仪谁胜一筹,那就要尊重历史,毕竟那个时期,天下一统是天下大势所趋,从这个角度看,顺应这个而去发挥才能的就是战略上占据优势了,显然,是秦国一统天下,张仪“联横”顺势而为了。

再个,你说,不,把苏秦与张仪的思想与才能从历史上摘出来,看谁的更具有宏观性更具有才能性。这就是纸上谈兵了。非得结合到具体的实际事情上不可,合纵连横的思想不同的历史战乱或朝代更迭时期多有出现,不仅只是战国时苏秦和张仪运用过。而再一个统一的帝国瓦解时,合纵的思想多是占优势的。所以,二者各有优劣,看具体运用时空。客观历史上的苏秦的合纵终究是失败了,张仪的是得逞了。你说谁更胜一筹?


实践洞察


一、纵横不定

战国后期,群雄逐鹿,纵横家活跃在政治舞台。

“纵横”就是国与国之间分化、拉拢的手段。六国在合纵和连横之间摇摆不定,他们事无定主,反复无常,离心离德。最终被秦国一一吞并。

苏秦大搞合纵,张仪坚持连横。二人谁厉害?我认为张仪倡导的连横更胜一筹。

先来说说何谓合纵?何谓连横?

二、合纵:

南北为纵,六国从北向南纵向分布。所以,苏秦的联合六国抗秦策略被称为“合纵”。

苏秦先后拜见了燕、赵、韩、魏、齐、楚六国国君。为他们分析天下大势,指出六国战略相依的关系。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服他们联合起来,共抗强秦。苏秦担任合纵长,同时兼任六国丞相,配六国相印。

团结就是力量,合纵使秦国15年不敢窥视函谷关,让六国的黎民百姓过了15年太平日子。

三、合纵很快瓦解:

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六国合纵,没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和利益的诱惑。时间一长,各怀异心,相互背叛。苏秦死后,合纵联盟徒有虚名。

“张仪欺楚”撕开了合纵的大缺口,自此之后,合纵联盟轰然瓦解。在张仪口舌如簧的阴谋诡计之下,战国历史上开始了连横时代。

四、连横:

秦国在西方,六国在东方。东西为横,所以称为“连横”。

所谓“连横”就是抱强秦大腿,攻打其他弱国来获得土地。这是一种饮鸩止渴的下策。

张仪满嘴谎言,他凭着一条三寸不烂之舌,将六国玩弄于股掌之间。张仪用计搞定楚怀王之后,又去以小恩小惠游说韩宣惠王、齐湣王、赵武灵王、燕昭王。使各国纷纷由“合纵抗秦”转变为“连横亲秦”。

五、连横使秦国所向披靡:

“连横亲秦”无异于抱薪救火。虎狼之国——秦国,在秦始皇的率领下,各个击破六国,完成统一。

其实,苏秦的“合纵抗秦”更有难度,将六个国家联合起来并非易事。但“连横亲秦”更胜一筹,因为,连横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统一的时代。


与狼共舞的历史和旅行


苏秦下第回家转,他爹把他赶出门,到后来,六国拜相得了位,不是亲来强似亲。头悬梁。锥刺股。可见苏秦下第归来后,发奋图强,自强不息的精神被世人俸为楷模,但苏|秦在学问上可能有很高的造旨。但他在兵法上有极大的欠缺。首先从战略上来讲,并不能说苏秦的连横和张仪的连横有什么对与不对与强弱之分,而是在干实施的力度,也就是说,战略形成之后,成败在于战朮的实施。历史上并不缺乏连棋与合纵皆能取胜的历史史实。关键是有没有出谋画策的智者和能征善战的战将。而恰恰在商周之后进入春秋战国至汉。恰是英雄辈出的时代,在这一时代,文王八卦,鬼谷子在世,奇门遁己经形成。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己经存世,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已站在了战略的制高点,可惜的是苏秦的合纵虽己成形,而六国既没有能谋的谋者,也没有能征善战的战将,而陷入了胜者为王败者赇子境地。这正是汉朝有个诸葛亮,明朝有个刘伯温。也正是东风吹就曹兵败,伯温保就蚁封坟。


经常用了


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并立。战国中期齐、秦两国最为強大,东西对峙,互相争取盟国,以图击败对方,其他五国与齐、秦时而对抗,时而联合,大国间冲突加剧,出现了合纵和连横的斗争。

公元前322年,魏惠王起用张仪为相。张仪推行“欲令魏先事秦而诸侯效之”的连横策略,不被魏惠王所采纳,为此,引来了秦国的进攻,魏失曲沃(山西闻喜县东)、平周(山西介休县西)两地。这使其它各国都感到威胁很大,公元前319年魏国改用公孙衍为相,把张仪逐回了秦国。公元前318年,公孙衍发起合纵,以对抗秦国,因而便有“五国伐秦”之举。

齐、秦争雄,破坏齐、楚联盟是最关键的一着。于是,秦派张仪入楚游说。使楚与齐断交,楚怀王不听屈原劝阻,轻信秦献地六百里的许诺,遂与齐绝交,并大骂齐王。当楚国派人向秦讨取土地时,秦国拒绝不给,楚怀王大怒,于公元前312年发兵攻秦。在此役中,受到秦、齐夹击,楚大败,失汉中、和宛(河南南阳)、叶(河南叶县)等地。

公元前288年10月,秦昭王派穰侯魏冉到齐国,约齐缗王与秦昭王同时称帝,秦为西帝,齐为东帝,并联合五国攻赵。但秦国这一连横策略被苏秦的合纵策略所破坏。苏秦劝齐湣王主动放弃帝号,以孤立秦国,拉拢各国反秦,齐湣王采纳了苏秦的主张,废除了帝号,由苏秦发动合纵,联合燕、韩、魏、赵共五国军队向西攻秦,迫使秦昭王不得不“废帝请服”,把秦前所占魏地温(河南温县西)、軹(河南济源)、高平(河南济源西南向城)等邑还给魏国,把所占赵地王公、符逾还给赵国。

由于秦国展开了对魏、赵、韩的蚕食,攻城略地,使秦的国土与已经投靠秦的齐国连接起来,对东方各国威胁很大。公元前241年,合纵的形势又形成了。赵、楚、魏、韩、燕五国合纵攻秦,推楚王为纵长。但等秦出兵反攻,楚军首先败退,各国军队也都纷纷撤退,战国时代最后一次合纵宣告失败。

张仪的连横政策,离间了敌国联盟,破坏了六国间的合纵,孤立了各国,以便各个击破,扩张了秦国势力,对秦统一六国起到了推动作用,所以比之苏秦的合纵略胜一筹。


田明茂


个人观点,四个主要方面:第一,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连横是强强联合蚕食弱者,合纵是一帮弱鸡,一边想着自保一边喊着抗秦;第二,一边打一边拉,打打合合,外交政策拿捏到位;第三,君臣、将相和睦;第四,秦国变法开始,目标就是统一六国,其他六国争都是霸权。


小桂子321


天时,地利,人和,

合纵与连横不是凭空提出的,是与诸侯国家的地理地缘位置相关的,



AUTUYT


我个人觉的还是张仪刚胜一筹 联横 联合他国而强秦国 不存在利益的不均 。而合纵合六国抗秦国 这里有利益的冲突 所说苏秦挂六国相印但他不得不考虑六国之间的包括利益之间的问题 也就是天时地利人和

同时鬼谷子的学生苏秦与张仪以天下为棋盘而博弈 流芳百世 也是历史的必然

这是他们的舞台 。这两人在不同阵营但其实 没有苏秦就没有张仪的入秦


我只是個烂人27182387


合纵也罢连横也好,都是捞名利手段而矣,纵横家朝秦暮楚毫无节操,张仪本欲合纵六国,但游说不成又反而说秦连横,苏秦本欲说秦连横,但也游说不成,结果妻不下纫,嫂不为炊。于是改为合纵六国。正如孟子所言纵横家只过是妾妇之道,合纵连横只不过求名利手段,只好取得名利不管合纵连横都行,不存在高低的。


醉卧樗树下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两千多年前的思想之灿烂,至今仍是褶褶生辉。

讲伐交,近攻远交,或近交远攻,其实可相得益彰。前者重在扩张,后者重在固守,存乎用心之妙。

又无论是合纵,还是连横,都要审时度势。当今天下,莫过东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