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甲醫院做小手術要求必須住院,全身各種檢查,合理嗎?

萌萌草莓茶


作為一名檢驗科醫生,我來說一下吧。

做手術,不管是小手術還是大手術,當然要求住院了。並不是說你做了手術就可以走的了,手術會不會有併發症呢?這是要留院觀察的。

那全身各種檢查是否合理,是否有必要呢?我們知道手術是創傷性的,在手術過程中會有傷口,會流血。那麼怎麼保證病人的安全呢?那當然要做相應的檢查啊。

比如,心電圖檢查,看心臟功能是否正常,是否具備手術的條件。

又如,查血常規,查凝血功能,這些項目是少不了的。關乎手術過程中血液的止血問題以及觀察失血情況等等。

再如,術前四項也是要檢查的。這是保護患者也是保護醫院的權益,會不會在手術時感染血源性傳染病呢?即使你不擔心,醫院也擔心發生醫療糾紛啊。

所以,不要再糾結合不合理了,都是為你的生命著想。


說醫話藥道健康


作為一名工作了十幾年的外科醫生,我想對這個問題是有些發言權的。門診手術在各級各家醫院都是越來越少做,這是現狀,這其中看上去有不合理的地方,但是總體來說是合乎目前的狀況的。

1,所謂的看上去“不合理”的地方,我也曾不止一次遇到這樣的病人。“不大的一個脂肪瘤,幹啥非要我住院做”“20年前我做過脂肪瘤的,都是門診做的,沒什麼事兒”,病人基本上都是這種抱怨,繼而進行各種猜測,“醫院肯定是為了多賺錢啊”等等

2,住院手術的條件,無論從硬件設施,還是從助手護士等人員的配備,以及到各項常規的查對,防止差錯方面,住院手術都比門診手術好了不止一點兒。先不說醫生自己對手術成功率的追求,對病人的所謂負責,雖然這是每個醫生內心的追求,但是堂而皇之說出來顯得有點矯情。我們就說最基本的,門診手術以後,如果出現傷口感染、囊腫復發、腫塊病理檢查惡性等等結果,作為病人,能不能像二十年前,三十年前那樣的理解。做醫院工作五年以上的見多了病人家屬手術前拍胸脯“沒事兒,大膽做,能理解”,術後有問題立馬會說“我又不是醫生咯,我哪裡懂了”。當然碰到這種人的概率是很低的,但是一名三甲醫院的醫生一年下來要接觸上萬名的病人和家屬,你敢說概率低於萬分之一?按照概率說兩年碰到這樣一出,基本上就沒心情上班了

3,從病人的角度說,住院手術多花了時間和費用,但是要追求儘可能低的併發症,要追求儘可能安全的操作,健康本來就是一種很貴的東西啊!

4,題主說到,曾經抽了五管血沒有給報告的事情,並以此懷疑是不是真的給做了化驗。我想只要去的是正規醫院,這點擔心是多餘的。住院化驗的結果不給病人報告單好像是目前的常規操作,如果你去要求給報告,醫生通常會從辦公系統調出來,讓您拍照或者專門打印的(只不過沒有化驗室那種專門的化驗報告紙)。



骨科醫生楊豐建


其實這個問題,很多人都說了很多很專業的回答了,我相信你比較清楚。我就不從學術方面來說這個問題了。從這個問題本身來說,你的想法是對的,醫院的做法也是對的。你是錯的,醫院也有錯的地方。為什麼這樣說呢?

第一你是對的,因為你是外行,所以就不可能知道一個手術可能牽涉到的方方面面。你不知道手術的程序;你不知道手術可能出現的風險和意外;你更不會知道自己萬一有其他什麼病如果不檢查有什麼危害性。

第二醫院是對的,因為醫院是內行。他們知道如果不查血,可能對你凝血功能不清楚;他們知道不照心電圖,可能發生心臟驟停的風險;他們知道查性病,如何知道更好的防護;他們更知道內在的關係。

第三你是錯的,就是你沒有搞清楚情況之下,沒有當時直接諮詢主治醫師,他肯定會給你一個合理的答覆。你錯在很多事情事前搞清楚比事後瞭解更重要。

第四醫院的錯,就是沒有主動做到告知義務。其實大多數病人都不知道為什麼要做那樣多的檢查,所以讓病人怨聲載道,更是加重了醫患矛盾。

健康的醫患關係,是醫院和患者共同的責任,也是全社會的責任。





滄瀾之水紅塵有你


從身上扣一塊5*5釐米大小的一塊肉下來,這手術說大不大,說小不小。

割肉簡單,讓你安全、滿意的把肉割下來,醫生會做很多準備工作,患者本人也需要經歷一些看不見的風險。

有些檢查是必須要做的:

1 血常規和凝血功能:這是手術的前提,下刀之前,需要明確,你是止血凝血正常的患者,否則就會流血不止了。

2 肝炎梅毒艾滋病檢測。這對患者和醫生都是一種保護。如果術前正常,術後你發現自己被感染,可以追溯這次手術可能是原因。如果你術前本就被感染,術中醫生會更小心的進行感染防護,安全的完成手術。術後對器械進行特殊處理。

3. 血糖檢驗:如果合併糖尿病,不做提前干預,傷口將很難癒合。

4. 心電圖、胸片。很多疾病,初期表現隱匿,好好的,說起就死了,心臟問題佔比最大。術前必要的檢查是需要的。


手術順利,彼此輕鬆。但回頭看每一步,都是因為準備充分。如果倉促不做準備的手術,一旦某個環節出問題,對彼此都可能是一生的傷害。

你應該慶幸,你經歷了一次規範標準的日間手術,安全省錢高效。此時,你不應該是較真,你應該是感激這家三甲醫院,給醫院點個贊。

答主:急診夜鷹,百萬粉絲急救科普自媒體作者。


急診夜鷹


我暫時不發表這個合理與否的觀點,只講兩個發生在我們醫院的事情。

第一個是神經外科醫生,一個主任醫師,擁有神經外科和口腔科雙執照的醫生。在一個應酬的飯局上,有個一起吃飯的朋友問他:“我頸部有個小腫塊,你幫我看看。”他簡單的檢查了下然後說:“目前你沒有什麼不適症狀,觀察一下,找時間去醫院複查。”後來病人半年後去醫院複查,診斷為鼻咽癌。這下病人就不肯了,天天到醫院來鬧,說他延誤了他的治療,一定要他賠償。這個事情鬧了幾年,甚至在醫生的家門上用紅漆寫字。各個部門去協調處理都沒有辦法,最後醫生被逼的辭職不幹了。

門裡門外

接著再講一個故事,一個患者來醫院看喉嚨。患者跟醫生關係挺好的,醫生在門診給患者檢查電子喉鏡。因為比較熟悉,所以沒有叫患者做很多相關檢查。在給患者噴表面麻醉後,患者立刻出現過敏性休克,呼吸心跳立刻停止。雖然經過積極搶救,患者最後成了植物人。最後患者獲得了鉅額賠償,醫生暫停一年執業,只發基本工資,同時還有相應經濟處罰。

這裡我不評論誰對誰錯,我也為患者的不幸感到難過。

回到這個問題本身,我覺得醫生在不違反醫療常規情況下,還是應該以方便病人為原則,不應該過度醫療。保護自己的同時也要適當維護患者的利益。


麻醉醫生小康


第一,出院7-10天(每個醫院不一樣)之後,可以憑出院小結和身份證到病案室複印住院病歷,包括:病歷首頁(包含所有診斷、手術等信息),住院病歷、所有的抽血檢查和影像學檢查的結果和報告。上面會展示你所有抽血項目的每項結果。以及手術記錄,即在什麼麻醉下怎樣做的手術步驟(當然我想你這個手術記錄應該不會太複雜,也就是麻醉成功,沿腫瘤做皮膚梭形切口,鈍銳性分離暴露腫瘤,大小約XXcm,離斷結紮腫瘤供血血管,完整切除腫瘤送病理,電凝止血,妥善檢查無活動性出血,檢查紗布器械無誤後逐層縫合切口,加壓包紮,術畢)——原諒我好幾個月沒寫手術記錄手癢了。以及醫囑信息,也就是做的檢查,檢驗,手術後用藥等。

所有這些資料都可以去病案室複印,住院的檢驗報告原件醫院留存而不由患者保管,這是全國統一的規定。

第二,背部脂肪瘤如果5x5cm,雖然不算大手術,不過也還真不算小手術,所以要住院也正常。為什麼要查1400塊的檢查,血常規,如果你白細胞高,處於感染狀態,做了手術豈不是會出事?肝腎功能萬一有問題,再加上手術和麻醉藥物,那麼可能會引起肝功能腎功能變得更差;至於傳染病那幾項,要是你有嚴重的什麼病,那麼醫生會加強防護,並且你用過的手術器械可能會直接丟掉。你也不希望用那啥啥啥病人用過的器械給你做手術不是?

總費用2000,三甲醫院,三甲醫院給你做這個手術也算夠意思了,就如去五星級酒店只點一碗炸花生米。唯一就是護士沒有多說一句,要拿所有檢查結果可以去複印。


泌尿腫瘤外科鮮醫生


手術前必須要做相關的檢查,原因有二

第一,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手術的,也不是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都能承受一次手術。比如,臨床最常見的心臟功能不全和凝血功能障礙。

心臟功能不全的患者,是不可能接受手術的,因為在手術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心跳驟停,心力衰竭等各種危險的情況。而凝血功能障礙的患者由於血液無法正常凝固,有可能在手術中出現大出血等不同的風險。

因此這種情況下必須完善檢查。

第二,有很多擇期手術的患者,在術前檢查時發現了更為嚴重的問題,本來是主要矛盾的疾病變成了次要矛盾,而本來沒有被發現的問題突然變成了主要矛盾。比如,很多骨科手術的患者,術前檢查發現了肝腎功能的嚴重異常,這個時候,首先要做的就是保護肝腎功能。

最後,術前準備千萬不可大意,無論患者還是醫生。


阿卡醬醫生


“只有別人的手術才是小手術,自己的手術永遠都是大手術”

這是我到神經外科第一天時,我的帶教老師給我講的第一條原則

這句話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只要是你自己負責的手術,無論它有多麼簡單,那麼都必須要十分重視,因為意外隨時可能發生

同理,也可以用到病人身上,不管手術多麼小,只要是自己的健康,那都是大問題,都應該重視。


割脂肪瘤,局部麻醉,操作簡單,切一刀,然後用力一擠,擠出脂肪瘤,然後縫合,有經驗的醫生,也就半小時內就結束了。但是為什麼要查那麼多項檢查呢?我來一一給你解釋。

1.血常規和凝血四項:這個主要看患者的血小板情況怎麼樣,大家知道,血小板是和我們的止血功能息息相關的,如果血小板低,那麼醫生在手術的時候就心理有數,在止血上就要更加細緻小心。凝血四項檢查就不用說了,主要是看看

2.肝腎功能:因為畢竟要打麻藥,雖然劑量不大,但是總歸要經過肝臟和腎臟代謝,如果肝腎功能有異常,那麼醫生也要提前心理有個數,看看麻醉藥的劑量用多少,需不需要調整

3.輸血前五項:主要是查患者有沒有乙肝、梅毒、艾滋。這個主要是為了保護醫生和護士等醫護人員,這些傳染病都是要經過血液傳播,因此如果有這一類傳染病。醫生在手術的時候會採取特殊的措施,

4.心電圖:可以排除一些嚴重的心臟疾病,畢竟手術也是一個巨大的外界刺激,醫生要提前知道有沒有嚴重的心臟問題,避免出意外啊


當然,在這裡面也有一些沒有辦法的因素,比如現在有個問題是藥佔比問題。這個大家可能不知道,現在醫保政策規定,一個病人來看病,藥品所佔的費用不能超過總費用的百分之二十(每個地方、每個科室不一樣)。比如一個病人,住院一共花費1000元,那麼藥費不能超過200元,如果超過了200元,那麼就要扣醫生的錢。因此,醫生只有增加檢查的費用來降低藥佔比。


最後,這些資料都是可以帶走的,不過住院病歷和期間所有的檢查要醫生整理後交給醫院病案科歸檔,一般5個工作日之後,你可以帶著自己的身份證去複印。或者你在出院之前,可以找醫生把這些檢查結果用手機拍下來。


還有一句老話是這樣說的“經常生病的人反倒活得久”

其實也就是這個道理,經常去醫院住院,進去就是一套檢查,等於是做了體檢,有什麼疾病早早就發現了。而那些基本不去醫院,也不常規體檢的人,往往發現疾病都是晚期了。

所以,祖輩們的話還是有道理的


人體探索者


說現在查得嚴,很多醫院取消門診輸液了,要輸液只有住院,住院又有一大堆檢查。到底問題出在哪裡嘛


口腔醫生肖武峻熊


住醫院,做小手術!做全面檢查很有必要!

首先得驗血,最簡單的可以瞭解一下,血糖!血小板,白血球等等。

特別是肝炎,這個有的是可以傳染的。

更別說嚇人的艾滋病了。

胸片可以鑑別有沒有肺結核,也是傳染的!

雖然本人對醫術不瞭解,但相應的檢查是必要的!

我見過一位,腿骨折了,就是因為心電圖不過關,有心衰危險。到出醫院,大夫也沒敢做手術,只有回家靜養!

所以,我提個醒,儘量配和大夫做檢查,對大家都好!

拙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