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26所學校將參與公共建築節能改造

2017年11月,住建部確定了南京在內的28個城市作為公共建築能效提升重點城市,作為省內唯一的重點城市,我市要在2020年底前完成240萬平方米的公共建築節能改造任務,平均節能比例不低於15%。

一年來,我市已完成秦淮區檢察院、山水大酒店、綠地洲際酒店等公共建築節能改造,取得了良好的示範效果。為加快改造步伐,日前,市公建能效提升推進小組辦公室會同市教育局、機關事務管理局在南京大學附屬中學召開了教育系統建築節能改造專場推進會。各區教育局、涉改學校相關負責人共計50餘人參加了此次會議。

南大附中是全市中小學第一家採用太陽能光伏發電並實現併網的學校。在該校屋頂,有一片2000多平方米的太陽能光伏發電板。該校相關負責人介紹,2015年9月,學校就開始考慮節能改造事宜。當時鼓樓區雖已有兩個小學加裝太陽能光伏發電板,但未併網發電。考慮到南京地區光照相對充足,學校本身地理情況也較好,四周沒有什麼高樓遮擋,採用光伏發電的節能效果會比較顯著;且加裝光伏板後,建築內部夏天溫度可降低四五攝氏度。結合成本、地理位置等因素,學校最終採用的是多晶太陽能光伏發電板,2017年3月投入使用,並在發改委立項和供電部門併網發電。當年底就實現發電15萬度。

該校4幢樓的樓頂全部安裝了光伏發電板,共計848塊、2000多平方米。根據學校統計的發電量,一天發電四五百度沒問題,春天光照好的時候一天可發電1200多度。光伏發電板的壽命為25年,加裝時預計25年可發電447萬度,平均每年17.8萬度。2018全年已實現發電21.5萬度,超過預期效果。學校用不完的電可“賣”給供電部門,供電部門按9毛錢一度返還給學校。據統計,學校進行節能改造總投資約200萬元,10年可收回成本。

據瞭解,此次共有南師附中、南外等26所學校有改造意向。市建築節能管理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推動學校進行節能改造,不僅可起到良好的示範效果,也可以對青少年進行“綠色”教育。南大附中在不破壞原有建築風格、不影響原有建築功能的情況下,通過屋頂光伏發電不僅可以實現電能的自給自足,多餘的能源還能夠供給電力大網,實現能源的有效利用,為全市中小學校新能源與新技術的創新使用做出了很好的引領和示範。

除了教育系統,我市酒店、辦公樓、醫院等大型公建均有很大的節能改造空間,市公建能效提升推進小組辦公室將根據改造經驗,針對不同類別建築形成專門的技術改造導則,使我市公共建築能效提升工作再上新臺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