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築:樂村石樓,一座活的古建築和博物館

東源藍口樂村石樓嘉慶七年動工,道光十三年建成,建了85年——一座活的古建築和傳統習俗博物館遠近聞名的樂村石樓,靜靜地守候在經濟發展的太平年代裡,威武的身軀透出些許寂寞。

古建築:樂村石樓,一座活的古建築和博物館

樂村石樓

曾經,它庇護過一個大家族。1950年代後期,農村實行人民公社化時,它還容納過500人在此居住。

如今,日常的樂村石樓已沒有孩童在此追逐歡笑,只有偶爾有幾個老人的咳嗽聲、說話聲迴盪在空曠的四壁間。經歷了200多年風霜雨雪的樂村石樓,終究顯現出一絲老態。但因為它的聲名遠播,常常會有河源市裡市外的驢友、遊客專程慕名而來,一探這座走過冷兵器時代的防禦性極強的石樓,又給它帶來了新的生機。

東江之畔的藍口鎮一座石樓建了85年

從河源市區出發,走河龍高速公路從藍口出口駛出,左轉進入X155線,行駛約8.5公里,就到了道路右側的樂村村委會,樂村石樓就在樂村村委會對面,行程只需1個小時左右。若在百年前,大概還是要坐火輪,才是最便捷的。

翻開同治版《河源縣誌》,可見當時還名叫“歸淳約”的藍口鎮,山環水繞,而尤以江河為多,水運發達,上可達柳城、老隆,下可達直達黃田、義合、河源、惠州市等。民國年間,每天都有客輪或貨輪行經河源。

因此,藍口鎮歷來是東江中上游工農業產品的集散地。明清時,商人們通過水運碼頭前來做買賣,藍口墟在嘉慶十三年(1808年)應運而生,圩期為三、六、九日。由於貿易額大,還曾得過“老虎墟”之稱。

新中國成立前後,藍口鎮已有大、小店鋪400多間,碼頭從一個增加到四個。因此,在樂村石樓建造的那個年代,是商業活躍的年代,但好景並不太長。石樓開工後不久,燈塔的陳金光策動農民起事,博羅陳爛屐四造反,四鄰八鄉,動盪不安。同時,還有一個大的時代背景,清康熙中葉至乾嘉之際,因客家人口繁衍,而居處又山多地少,遂自贛南、粵東、粵北轉向川、湘、桂、臺諸地以及粵中和粵西一帶遷徙。在這過程中,北來移民與當地人常常發生碰撞、械鬥,正常的房屋建設常常被一拖好久。

按記載,樂村石樓動工於該樓於清嘉慶七年(1802),道光十三年(1887)才告竣工,工期達到了驚人的85年。這比鄰縣紫金的桂山石樓的50年還要多出一代多人的時間。為了不讓土匪攻破大門,建造者動了許多的心思,毫不吝嗇金錢與時間,要將磚、石、木等用料儘量做到質量足夠好。據說,建樓時為將青磚的四面磨得光滑,保證工程質量,張煥騰還限定了每天磨磚的塊數,要求施工者不可多磨,寧願為此付出更多的工錢和時間。為此,當年張家還在新屋址旁,專門建造了一排簡易小屋,讓來自興寧、五華等地的工匠居住。工錢是多少呢?張仕梅自豪地說:“銀子堆了滿滿的一個屋子。號稱‘百萬工’。”

古建築:樂村石樓,一座活的古建築和博物館

樂村石樓建築外牆

樸實的奢華低調的宏偉經過數代人用心打造的樂村石樓完工時,是樸實的奢華、低調的宏偉。它沒有紫金桂山石樓的高度,但在用料上卻是十分考究;它沒有林寨四角樓的金碧輝煌,但在建築細節上毫不含糊。

因為石樓基本上用花崗岩建成,樂村石樓被當地人稱為“石角大樓”。200多年後,東源縣的文物普查工作人員拿著皮尺等測量工具,到樂村石樓去登記其大其深,用古建築術語描述它的建築特點。

石樓坐南朝北,為客家四角圍屋,由四堂四槓橫屋和前院、院前半月形池塘、屋後半圓形花胎等組成,正是兩個半圓合圍著一個正方形。總面闊71.5米,總進深110米,佔地面積7860平方米。另據有關介紹,石樓內有大小廳20個,天井36個,大小房間108間,門前半月形池塘面積1000多平方米,與樓後數百平方米的花胎遙相呼應而成一個滿月形。

進入樓內,只覺廳中有廳,門後有門,樓外有樓,廳廳相連,棟棟相通,環環相疊,若無熟悉樓況的人士帶路,陌生人初來,大約會迷路。石樓外護牆一人多高的大半個牆壁,都鋪著泛著黃、白、青等色的花崗岩,十分堅固。上中下廳及門廳的石柱石座,屏風門柱,也都是用上好的花崗岩石料製成。

石樓裡用量巨大的石料,樂村張氏代代相傳著一個說法:“樓內的9副共18根石柱,每條都是完整的,上廳有六根石柱,是六柱官廳。打石師傅是興寧的。”張仕梅說,“當年我那祖上買了五座山專門取石,就在本地,對門的山、旁邊的山。”

石樓內嵌的一塊立於2005年秋的石碑上說,這18根石柱,直徑有33釐米。

花胎外面的圍牆也是巨大的石塊,外面批著石灰,看起來跟普通磚牆一樣,若不是石灰破處露出堅硬的花崗石,誰也不會想到這居然全是巨石。

巨大的用瓦、用磚量,也讓當年的建造者“買了5條瓦窯燒了6年,專門燒石樓要用的磚瓦。”

而木材,則用電船從江西等地載來。

石樓裡的梁枋、月梁下、出頭、雀替、封簷板,有貼金花卉瑞獸浮雕及鏤雕。梁枋出頭有木雕獅子、鰲魚駝墩承託檁條。這些木雕並沒有太繁複的鏤飾,但木材用料,毫不吝嗇。外牆進門的門頁,一扇重達300斤。

石樓四角有碉樓,高三四屋,夯土牆身,牆身四周鑲嵌有花崗岩射擊孔,無窗,是很好的防禦碉堡。四個一樣高的碉樓之外,還有一個更高一層的主碉樓,高達10多米,視野更開闊,更遠的土匪來犯,也能被人早早瞭望到。

一旦有土匪攻來“圍城”,整個石樓關門閉戶,那裡面的人多時沒有糧食與水,豈不餓死渴死?這些因素,建造者早就想到了,圍屋裡一定是要有水井的。在石樓的內外橫屋青雲巷門的前端天井處,分別設有圓形水井,井唇也是由花崗岩砌成的。

土匪若是看見他們在外面餐風露宿圍攻,而屋裡躲難的人卻有飲有食,又有瓦遮頭,他們會不會氣急敗壞地用火攻?

這個也還請放心,建造者考慮非常周到,嵌在外牆的兩扇各300斤的沉重木門一關,門上的水槽保持暢通,隨時準備好幾大缸的水,一旦土匪火攻木門,把水槽的水一放,多大的火,也燒不穿這木門。

大門內邊,還有兩個門衛間,“好家勢的”(很厲害)。“地雷也炸不倒,因為地上沒縫隙讓他們放這東西。炮彈也打不開。”張仕梅笑道。

為了保護族人和後代,外可禦敵,內可安居,建造者真是絞盡了腦汁。

石樓竣工數十年後,歷史的風雲再度變幻。“當年紅軍游擊隊在這裡住過。保十三團曾天節在這裡辦過班,2個月後河源就解放了。”張仕梅說。

1950年代後期,人民公社化時,石樓曾住過500人,屋裡所有鐵窗鐵柵,全被拆下來鍊鋼了。

到了“動盪”時,這座巨石城堡各處的精美雕花被當作封建餘孽全被鏟了,現在還能看見一點當時沒鏟乾淨的一些雕飾。各處的牌匾也全被拆下來劈了。

那幾代石樓建造者

走近石樓,有四對八條桅杆夾甚是引人注目,那是為始建者張煥騰的孫子張朝幹、重孫子張德斌立的。

從石樓從東門入,可見“武魁”牌匾,是為張德斌制的;正廳門框橫額有“大夫第”木匾,門廳橫額為“副魁”,說的是張朝幹。三進中堂堂廳木屏門上,有“敦彝堂”牌匾,都是後來重修時仿製的。

據同治版《河源縣誌·卷之七·貢生》,張朝幹於甲辰(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恩科鄉試中試副榜,獲得貢生功名。

武舉張德斌,於同治六年(1867年)中舉,所以有“武魁”牌匾。

關於這個張德斌,張仕梅從小就聽過這樣一個故事:張德斌能一腳把200斤練武石踢得團團轉,在考場上,他也來了這麼一招,主考官問他這招叫什麼,他說:“獅子滾球。”

而關於“獅子滾球”的傳說,客家地區常有,都是發生在武舉考場之上,主要在殿試上,如紫金武舉劉鳳喈、福建呂姓武舉,都發生過這樣的故事:武舉應試時將石獅子(或練功石)舉過頭頂,不料失手下滑,幸好武舉反應敏捷,一腳踢出,石獅滾出。主考官必定問此為何種招式,答必曰:“獅子滾球”。

石樓裡,還有另外一塊複製於2005年的文告碑:“奉天承運皇帝制曰:資父事君,臣子篤匪躬之誼作忠孝國家宏錫類之恩,爾監生張步光,乃捐職州同張名標之父善積於身,祥開厥後,教子著義方之訓,傳家裕堂構之遺,茲以爾子遵例急公,封爾為儒林郎,錫之勅命。”落款是嘉慶二十三年(1820年)十二月十二日。

張步光是張名標的父親,張名標捐了個州同的從六品官銜,張步光也沾了兒子的光,被封為儒林郎了。

古建築:樂村石樓,一座活的古建築和博物館

客家風格·石樓建築

活的博物館

樂村石樓的後代,大多都在附近或更遠的市、鎮另建起了新居,搬出了大宅,每年大的節日,會有張氏後裔回祖屋參觀、祭祖。

這樣一座完好的清代建築,便是一座活的古建築和傳統習俗博物館。樂村石樓,是藍口鎮保存最完好、建築規模最大的一座古代民居,也是該鎮歷史的見證之一。

已經過了幾度維修的樂村石樓,和其他大多古宅一樣,裡面的陳設早已不存。當地政府及村民曾想過將其開發為旅遊景點,但至今仍未畢其功。

而依託藍口便利的交通,從各地慕名而來的驢友、遊客,不時前來石樓感受歷史,感受人類社會從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的大轉變之前的人文地理生態,使這座古老的石樓,不再孤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