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乐福与国美合作布局“店中店”,是抱团取暖还是另有图谋?

中国商报/中国商网(记者 张涛)4月10日,家乐福中国宣布与国美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国美将进驻家乐福遍布全国各地的200余家线下门店,推出 “店中店”,家乐福也由此成为首家与国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店中店”经营模式的外资零售巨头。


家乐福与国美合作布局“店中店”,是抱团取暖还是另有图谋?


家乐福-国美“店中店”家电专区面积大约为400平方米至600平方米,囊括了国美所有的热销单品,包括大家电、3C商品、智能单品等品类。依托这一模式,家乐福密集的线下网点以及庞大的客流将为国美提供坚实的渠道基础,供其挖掘增量客户;而国美强大的供应链资源和专业的服务人员,也有助于丰富家乐福的家电产品结构,并提升家乐福家电类产品销售的专业性和消费者的购物体验。这也意味着,通过消费场景的进一步打通,双方将实现共赢。

家乐福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商报记者,早在去年底,首批国美“店中店”已在北京、上海、无锡及杭州等地共计11家家乐福门店顺利完成改造并成功落地。这一模式一经推出便受到消费者欢迎,截至目前,家乐福及国美双方的整体销售情况均较过往有了大幅提升。

不可否认,近年来,超市行业普遍遭遇了增长天花板,企业的营收和净利润出现了增速放缓甚至下滑的情况,如何突破思维定势寻求新的增长空间成为行业共同面临的问题。而“店中店”模式被看作零售企业实现流量最大化、成本最小化的有效方式之一。在家乐福之前,另一家商超巨头高鑫零售旗下的大润发已于去年联手同为阿里系的苏宁推行了“店中店”模式。根据高鑫零售的财报,2018财年利润为41.96亿元,租金收益为38.08亿元。去年底,在卖场家电全部退出,转为分租模式租给苏宁后,高鑫零售的租金收益有望在今年突破40亿元大关。

家乐福集团副总裁、亚洲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唐嘉年表示,深耕中国市场20余年,家乐福不断探索、积极变革,致力于迎合消费升级背景下的市场新需求。此次与国美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结合了双方各自的专业优势。在家乐福集团“2022转型计划”的指导下,我们将以开放的心态,积极与更多的合作伙伴建立互惠共赢的合作关系。我们对“店中店”这一模式充满信心,相信和国美的合作能够更好的为中国消费者服务。

国美零售总裁王俊洲表示,与家乐福合作是国美“供应链输出商”转型的又一成果,双方优势协同将产生“1+1>2”的效果。未来,国美将深化“家·生活”战略转型,继续推进向整体方案提供商、服务解决商和供应链输出商的产业角色转变,以更高效、更精准的线上线下融合模式满足消费需求,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让消费者充分受益。他还表示,未来国美和家乐福还将在共同采购和用户共享方面进行合作。

实际上,在过去几年,面对市场的巨变,家乐福因步伐较慢备受质疑,但自去年以来,家乐福明显加快了在中国市场转型升级的速度。去年年初,家乐福首次在大卖场尝试“店中店”的模式,在武汉推出了“极鲜工坊”。截至目前,这一模式已在徐州、沈阳、天津、北京及深圳等地成功复制。去年5月,家乐福中国智慧零售旗舰店Le Marche正式开业,在主打生鲜、餐饮、进口与有机产品的同时,还融入了 “自助收银”“人脸识别付款”“小程序扫码购”“电子标价签”等全新技术。今年3月,Le Marche第二家门店在深圳开业。

除此之外,家乐福还在积极布局移动支付,继推出Carrefour Pay之后,去年年初上线的家乐福小程序目前已突破1400万用户。截至去年底,家乐福全国所有门店均已接通“扫码购”,数字化支付的渗透率稳步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家乐福电商业务近年来的表现也十分强劲。其中,“家乐福网上商城”现已覆盖全国50多个城市,并推出了网上商城小程序。除了自建App平台外,家乐福还联手三大主流外卖平台——美团、饿了么及京东到家,推出了一小时送货服务,以便消费者可随时随地享受家乐福的在线购物服务。去年12月,家乐福京东商城旗舰店上线测试。

去年,家乐福还加大了对大卖场的投资,加强了对现有门店的改造升级。家乐福与戴森、乐语Brookstone等一众国内外知名品牌合作开拓“店中店”模式,依托卖场的大客流及品牌的吸引力,打通消费场景,实现品牌双赢。去年11月,家乐福与国美尝试合作“店中店”模式。

一系列的变革获得了明显的效果,家乐福在中国市场的业绩明显好转。财报显示,去年家乐福中国区业务表现良好,带动了大中华区利润的大幅提升,较2017年同比增长11倍达3.5亿元。

“我们必须快,不能睡觉。”唐嘉年表示,尽管有压力,但家乐福会努力探索、积极变革,以迎合消费升级背景下的市场新需求。据介绍,未来,家乐福还将坚持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导向,通过全流程的智慧升级,打通线上、线下壁垒,重构人、货、场布局,力争从商品、物流、服务等多维度全面提升消费者的生活品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