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醫榜單出爐!2019年第一季度二十大臨床科技(一)

國際首例!我院成功運用創新性"極簡術式"實施巨大左心耳雙傘封堵術

在香港中文大學林逸賢教授、院士的指導下,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心血管內科一區主任吳鏗醫療團隊在介入室成功運用創新性"極簡術式"為一名72歲男性房顫患者(CHA2DS2-VAS評分:3分,HAS-BLED評分:3分)實施巨大左心耳封堵術。經林逸賢教授查證,LAAC以極簡術式完成的雙傘封堵術為國際首例。

乳腺癌世界性新突破,上海腫瘤醫院建立“中國標準”

上海腫瘤醫院科研團隊經過五年攻堅克難的研究,將三陰性乳腺癌進行了分類。經過類型細分後,目標更明確,藥物有望更精準地消滅癌細胞。作為我國乳腺外科領軍人物、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大外科主任兼乳腺外科主任、復旦大學腫瘤研究所所長邵志敏教授就帶領他的團隊,就針對不同療效的三陰性乳腺癌開展研究,繪製出全球最大的三陰性乳腺癌隊列多組學圖譜,並以提出“三陰性乳腺癌分子分型基礎上的精準治療策略”,這意味著既往缺乏有效療法的三陰性乳腺癌有望獲得分類而治的“上海策略”。

大咖醫榜單出爐!2019年第一季度二十大臨床科技(一)

樊嘉院士、周儉副院長領銜的精準醫學團隊參與的在肝癌蛋白質組學方面的研究取得突破進展,並發表在國際頂級學術刊物《自然》(Nature)上。該項研究成果由國家蛋白質科學中心賀福初院士領銜、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的樊嘉、周儉課題組以及北京大學腫瘤醫院等單位的科學家共同完成,肝外科孫惠川教授和楊欣榮副教授是本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該研究通過對我院手術切除的肝細胞癌及配對癌旁組織進行蛋白組學和磷酸組學分析,提出早期肝細胞癌的蛋白質組學分層方法,並發現一種稱作甾醇O-酰基轉移酶1(SOAT1)其表達水平與肝癌患者較差的預後密切相關。上述成果發現了肝癌精準治療新靶點,開啟了蛋白質組學驅動的精準醫學新篇章。

重獲新“聲”:我國首例先天性聽力障礙兒童聽覺腦幹植入術獲成功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一名先天性聽力障礙伴嚴重內耳畸形的兩歲小男孩,成功接受人工聽覺腦幹植入術後開機成功,這是九院院長吳皓教授團隊實施的我國首例先天性聽力障礙兒童人工聽覺腦幹植入術。“聽覺腦幹植入技術的開展,有效解決了這一世界性難題。”吳皓教授介紹,對於各種原因引起雙側聽神經功能喪失且助聽器和人工耳蝸干預無效的人群,人工聽覺腦幹植入裝置就能發揮效果。比如,神經纖維瘤病II型雙側聽神經均因腫瘤生長而損害的病人、先天性耳蝸及聽神經未發育的嬰幼兒等。

大咖醫榜單出爐!2019年第一季度二十大臨床科技(一)

上海醫生世界首創新技術 定位“神針” 精準找到肺部小結節

僅有幾毫米的肺部微小結節的術中定位是長期困擾胸外科醫生的難點,上海市胸科醫院胸外科名譽主任趙珩教授、胸外科副主任姚烽教授經過三年多反覆研究、實驗,設計出一款世界首創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肺部小結節定位針,解決了這一難題。對於肺部微小結節患者運用了該院首創的肺部小結節新型定位技術,實現肺部小結節的精準定位、無誤切除。術後病理證實為肺癌。

胰腺癌怎麼治?手術不用先開刀,中國醫療團隊引領國際標準

由我國著名胰腺外科專家倪泉興領銜、復旦腫瘤醫院胰腺外科主任虞先濬帶領的青年醫生團隊,經過數十年的病例研究、基於數十萬的病例分析和治療創新,復旦腫瘤醫院胰腺外科團隊已經可以對這種被稱作“癌王”的疾病,作出科學解釋並提供最科學、穩妥的治療方案。在《外科學年鑑》(Annals of Surgery)上發表了3篇相關學術論文、改寫胰腺癌治療的全球標準。

大咖醫榜單出爐!2019年第一季度二十大臨床科技(一)

巧用自體軟骨移植代替氣管,兒中心外科再次創新小兒氣管狹窄手術方案

兒童氣管狹窄為臨床上一項公認的世界性難題,特別對於嬰幼兒先天性長段型氣管狹窄的治療依然是一個巨大挑戰。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兒外科陳其民主任自創應用取患兒自體耳軟骨作為氣管“整形材料”,在保證氣管粘膜完整的基礎上修補狹窄段氣管軟骨,並利用耳廓軟骨整形擴大氣管直徑以達到糾治氣管狹窄的目的。經檢索該創新方法目前在國際國內期刊上暫無文獻報道。

腫瘤分子與功能成像及高強度聚焦超聲的技術,讓腫瘤診治邁向“無創時代”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放射科主任王悍團隊針對腫瘤分子與功能成像的關鍵技術和高強度聚焦超聲的技術瓶頸,開展了無創“綠色”的腫瘤精確診療技術研究,以及腫瘤功能影像無創療效定量評估研究,取得了多項具有國際先進水平和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成果,讓腫瘤診治從“微創時代”真正邁向“無創時代”。

大咖醫榜單出爐!2019年第一季度二十大臨床科技(一)

空軍軍醫大學:乳牙幹細胞成功再生牙髓

空軍軍醫大學(原第四軍醫大學)口腔醫院利用脫落乳牙幹細胞在去年底成功實現了全牙髓組織的功能性再生,使得口腔疾病治療邁入新的里程碑。從乳牙牙髓中分離出來的“乳牙幹細胞”是一類可以自我更新和具備多向分化潛能的幹細胞。乳牙幹細胞是一種理想的種子細胞。目前,世界範圍內乳牙幹細胞已經應用於牙髓再生、牙周再生、中樞神經系統損傷、神經退行性疾病、眼角膜再生、心肌梗死、肝纖維化、類風溼關節炎、骨和軟骨再生、杜氏肌營養不良、系統性免疫性疾病、內分泌疾病、急性呼吸窘迫症、自身免疫性腦脊髓炎和急性腎衰等疾病的治療研究。

一滴血讓癌症“無處遁形”

中科院國家納米中心研究員孫佳姝團隊構建了一套高“性價比”的癌症篩查方法:只需1微升血清(通常採血管採血量的1/5000),通過對其中細胞外囊泡的檢測,就可在20分鐘內對6種癌症進行早期篩查,同時也能較為準確地對癌症進行分類。研究發現血液及其他體液中含有癌症來源的物質,可以實現疾病的分子鑑定,有助於早期診斷、準確預測、個性化治療以及疾病監測,這些物質主要包括循環腫瘤細胞(CTCs)、腫瘤細胞外囊泡(EVs)、循環腫瘤DNA等。

大咖醫榜單出爐!2019年第一季度二十大臨床科技(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