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如何防火,这些建筑专业知识,你得知道

4月10日位于泰国曼谷市中心的Centara Grand酒店傍晚发生火灾。起火点位于酒店8楼一间资料室,本次火灾造成3人死亡,7人受伤。

近几年高层火灾发生的新闻是层出不穷。那么在地产修建的时候,有什么办法可以有效避免火灾发生,造成人员财产伤害呢?今天老王就来和大家细聊一下,建筑防火的知识。

建筑防火

建筑防火主要分为2个方面,包括火灾前的预防和火灾时控制措施。前者主要为确定耐火等级和耐火构造,控制可燃物数量及分隔易起火部位等;后者主要为进行防火分区,设置疏散设施及排烟、灭火设备等。

高层建筑如何防火,这些建筑专业知识,你得知道


防火间距

为防止火势通过辐射热等方式蔓延,建筑物之间应保持一定间距。

一、二级耐火等级民用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得小于6米,

二、四级耐火等级民用建筑物的防火距离分别为7米和9米。

高层建筑因火灾时疏散困难,救援云梯车需要较大工作半径,所以高层主体同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物的防火距离不得小于13米,同三、四级耐火等级建筑物的防火距离不得小于15和18米。

高层建筑如何防火,这些建筑专业知识,你得知道


防火分区

建筑中为阻止烟火蔓延必须进行防火分区,即采用防火墙等把建筑划为若干区域。

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长度超过150米要设防火墙,分区的最大允许面积为2500平方米

三、四级耐火等级建筑的上述指标分别为100米、1200平方米和60米、600平方米。

高层建筑防火分区面积限制在1000平方米或1500平方米内,地下室则控制在500平方米内。防火墙应为耐火极限3小时的非燃烧体,上面如有洞口应装设甲级防火门窗,各种管道均不宜穿过防火墙。不能设防火墙的可设防火卷帘,用水幕保护。

高层建筑如何防火,这些建筑专业知识,你得知道


安全疏散和通风排烟

为减少火灾伤亡,建筑设计要考虑安全疏散。开敞的楼梯间易导致烟火蔓延,妨碍疏散,封闭的楼梯间能阻挡烟气,利于疏散。防烟楼梯间因设有前室,更有利于疏散。高层建筑须设封闭的或防烟的楼梯间,楼梯间应布置成有两个疏散方向。超高层建筑应增设暂时安全区或避难层,还可设屋顶直升飞机场,从空中疏散。

建筑物火灾时产生大量浓烟,不仅妨碍疏散还会使人中毒甚至死亡。楼梯井、电梯井和管道井具有“烟囱效应”,起排烟作用,地下建筑的烟则很难排出。因此,高层或地下建筑的走道、楼梯间及消防电梯前室等,应按情况安排自然排烟或机械排烟设施。

高层建筑如何防火,这些建筑专业知识,你得知道


报警系统和灭火装置

一般建筑起火后约10~15分钟开始蔓延,可通过电话等人工报警和使用消火栓灭火。在大型公共建筑、高层建筑还应设置自动报警装置和自动灭火装置。前者的探测器有感温、感烟和感光等多种类型;后者主要为自动喷水设备,不宜用水灭火的部位可采用二氧化碳、干粉或卤化烷等自动灭火设备。设有自动报警装置和自动灭火装置的建筑应设消防控制中心,对报警、疏散、灭火、排烟及防火门窗、消防电梯、紧急照明等进行控制和指挥。

高层建筑如何防火,这些建筑专业知识,你得知道


防火墙

防火墙能在火灾初期和扑救火灾过程中,将火灾有效地限制在一定空间内,阻断在防火墙一侧而不蔓延到另一侧。国外相关建筑规范对于建筑内部及建筑物之间的防火墙设置十分重视,均有较严格的规定。如美国消防协会标准《防火墙与防火隔墙标准》NFPA 221对此还有专门规定,并被美国有关建筑规范引用为强制性要求。

高层建筑如何防火,这些建筑专业知识,你得知道


防火门

为便于针对不同情况规定不同的防火要求,规定了防火门、防火窗的耐火极限和开启方式等要求。规定要求建筑中设置的防火门,应保证其防火和防烟性能符合相应构件的耐火要求以及人员的疏散需要。

设置防火门的部位,一般为疏散门或安全出口。防火门既是保持建筑防火分隔完整的主要物体之一,又常是人员疏散经过疏散出口或安全出口时需要开启的门。因此,防火门的开启方式、方向等均应满足紧急情况下人员迅速开启、快捷疏散的需要。

高层建筑如何防火,这些建筑专业知识,你得知道


排烟道的防火要求

管道的材料要选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小时的不燃性材料。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排烟成品管道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普遍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检测,且少数排烟管道材料的燃烧性能、管壁厚度不符合要求。 管道的开口应预留上下两个口,目前脱排油烟机有两种排放方式,一是上排式,一是下排式,目前多数厨房排烟道只在上部预留排烟口是不够的。

高层建筑如何防火,这些建筑专业知识,你得知道


管道开口上应安装烟气止回阀和防火隔离门,防止串味和串火。

交户使用后,物业公司在进行住宅装修验收时,应注意住户是否在排烟道上重新开口,开口后有否破坏已有的排烟管道,排烟口是否安装烟气止回阀和防火隔离门,原有排烟管上开口是否进行封闭。

关注地产王者,带你了解更多地产知识,另有更多的房地产相关资料等你来拿!(私信 “ 资料”,立即开启获取途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