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恒口古镇

《恒口古镇》解说词

如画家园傍两河,

似梭船影玉帛过。

水通楚域黄金道,

粮越秦峰商贾歌。

沃土繁华遗恨少,

人文淳朴雅音多。

河山新塑春风永,

豪笑声惊汉水波。

走进恒口古镇


恒口古镇位于陕西省安康市,坐落于汉水北岸恒河出口与越河交汇的沙洲之畔。恒河古称“横河”,清末改为恒河,镇在河口,故得名恒口镇。是陕西十大古镇之一,《明史》中曾记载着:“陕北有榆林堡,安康有横口堡”。


走进恒口古镇



恒口古镇历史悠久


恒口开邑悠远,人文辐辏,始建建于北宋,兴于明、清。历代留下许多名胜古迹,文化积淀丰富,商贾云集。早在西汉以前,就有先民在恒口一带耕织繁衍生息。


走进恒口古镇


从考古出土的秦汉石质“半两”钱范、铜镜、印玺、西晋青瓷洗、天鸡壶等文物得出佐证,恒口在两千多年前,古人的经济、文化就有了很大发展。


走进恒口古镇


这里的古寺、古祠、古宅、古井、古树、古街等文物古迹和人文景观与安康曲子、恒口黄酒等以及前店后宅的民俗风情风物形成浓郁的汉水秦地文化特点。


走进恒口古镇


古街长五华里,徽派建筑风格,一条主街道东西走向延伸,街道两头依临河水。在街景的东门、西门建有城堡碉楼,中街的拱桥段街心矗立一座市楼,雄伟壮观,钟鸣声远。古镇的东街和西街地平渐高,中街略为低凹,形似一艘回港靠岸的巨船。登高俯望,恒河、越河犹如两条灵动巨蟒交织环抱。


走进恒口古镇


清康熙二十二年恒口由兴安州管辖。清嘉庆三年(1798)臬司温承惠率安康知县赵廷麟捐千金,士民助役构筑恒口城堡,墙高一丈五尺,建有东西南北四门,周长六百四十丈。


走进恒口古镇


恒口古镇老街上的宅院均以对称的单体、双体天井院为构架风格,前庭后院通畅透气。


走进恒口古镇


现存的明清古街,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主体骨架完好。另有宝寺名刹、教堂和商务会馆等建筑颇具特色。


走进恒口古镇


历史上恒口的寺、庙建筑,其特色,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外来的移民能工巧匠带来了新的建筑技能,其建筑具有南北风格,雕梁画栋,多采用木构架砖木结构,将木柱、木梁构成殿宇式框架,门窗设置灵活,其大殿、中殿、下殿多为悬山顶、歇山顶、庑殿顶,檐下有斗拱和昂。屋面坡度平缓、檐柱明显侧脚超生,脊有火珠及鱼龙状物。四周殿檐甩附连勾头花卉和兽面瓦当。

走进恒口古镇

恒口保存较好,其建造形式吸纳了北京四合院和南方园林建筑的优势,多为串珠式品字型和倒天井型。其建筑结构多为穿斗构架,挑檐形式多单层、双层硬挑,间以吊爪,各式撑拱应有尽有,富有韵律感的双坡屋顶,瓦饰简洁,青瓦粉墙。建筑细部处理古朴大方,颇多装饰,色彩淡雅,门窗花格繁多。现存民居多系明清时期的建筑物,其特点为古、雅、幽、深。


恒口古镇商贸繁荣


恒口古镇东接荆楚、西至沔汉、南达巴蜀、北通甘宁,自古以来就是区域商品集散中心,古镇老街上的门面店铺多达百家以上。


走进恒口古镇


作坊密布,商号相连。油坊、酒坊、粉坊所生产的白酒、粉条、桐油等产品行销西安、武汉等地。在兴旺的商业贸易大潮中,恒口古镇上的江西、黄州两个商务会馆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


走进恒口古镇


大户商业字号以诚信为本,广纳四方客户,积极促进古镇的工商贸易繁荣发展。家家都能把生意做的有声有色,繁荣的贸易景象远超一般县城。


走进恒口古镇


恒口古镇文化丰富恒口古镇地上地下有丰富的文化遗存。仅宗教寺庙的建筑规格和宏大规模,远超过一个小镇级别。泗王庙、三圣庙、关帝庙,各有乐楼及数十间和尚道士禅房庙产。三王庙、眼光殿、梅干庙、土地庙、菩萨台等佛道寺庙,每逢庙会热闹非凡。神秘的宗教色彩,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在古镇设立清真寺、福音堂、天主堂。


走进恒口古镇


恒口古镇,崇文重教。清康熙年间恒口的教育事业多以私塾学堂为主,镇上有一个公馆、一所岭南书院。


走进恒口古镇


集聚在古镇上的先民,大多是由湖广、闵、赣、豫、川等省迁徙而来的移民。长期的南北移民文化在古镇交织荟萃,逐渐形成了特有的地方文化,民间民俗文艺更是多姿多彩。


走进恒口古镇


百姓喜闻乐见的山歌、小调、八岔、道情、花鼓、曲子、皮影、小场子、汉调二黄演艺活动随处可见。逢年逢节必舞狮子、耍火龙、跑竹马、赶旱船、玩小场子、耍皮影、唱大戏。


走进恒口古镇



恒口古镇,是个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好地方。古镇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资源,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十分壮丽,发展前景十分美好。不久的将来,一个集人文历史、旅游观光于一体的恒口古镇,成为镶嵌在秦巴腹地一颗璀璨明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