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时代的云南:周倜分享云博青铜之三


青铜时代的云南:周倜分享云博青铜之三


青铜时代的云南

周倜分享云博青铜之三


周倜,男,汉族,网名细雨江湖,山东济南人,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毕业于山东科技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大学本科学历。现为中国文物学会青铜器专业委员会理事,山东省古玩商会副会长、铜器组负责人,齐鲁古玩商会常务理事、青铜部主任。周倜是一位实力派青铜器鉴宝专家,在青铜器收藏界摸爬滚打多年,有着极为丰富的实战经验。周倜多年游艺学习于各大博物馆,积累了不少博物馆藏品资料,乐艺会特设专刊系列发布,为广大爱好者提供一个多方位学习的机会。

云南省隶属边疆,历来被视为“蛮夷之地”,但旧石器考古中“元谋猿人”的惊人发现、青铜时代的滇王金印横空出世,证明了云南远古文化的超前发展与青铜时代的滞后状态。《云南青铜时代》以《史记》、《汉书》中对云南战国、西汉时期的重要文字记载为依据,汇集云南青铜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文物,全方位、多角度地向世人揭露云南青铜文化的真实面貌;以全省为视角,以滇国为重点,再现司马迁笔下神秘的“滇国”是如何从一个小小的边疆部落一步步发展成为具有前国家性质的“酋邦”社会,最终并入西汉帝国“大一统”版图的具体历程。

展览分为云南青铜器时代的开端、云南青铜时代概况、西南夷的翘楚——滇国、汉代的益州郡4个部分,通过生动的历史事件形象化的展现,以及精美文物的直观陈列,做到历史感与审美效果的统一,使观众“重返古滇国”,重新认识云南青铜文化的光辉灿烂,感受云南古代文化与内地的息息相关,中华文化多元一体进程的连续性,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为保持国家安定团结,民族和睦相处,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做出“以古例今”的典型示范效应。

云南省博物馆是一个综合性博物馆。藏品包括书画、青铜器、宗教、邮票、钱币、金银器、玉器、漆器、织绣、契约文书、元明清景德镇青花瓷器,历代陶器、石器,竹木牙角器、印章、碑刻拓片、名人遗物、少数民族文物、近现代革命文物、近现代工艺品、自然标本、云南青花瓷器、建水紫陶、友好国家赠送给省政府领导的礼品等,可谓类别繁多,收藏丰富。其中的战国青铜牛虎铜案、西汉鎏金骑士四牛铜贮贝器、西汉战争场面铜贮贝器、大理国时期的银背光金阿嵯耶观音立像、宋代郭熙《溪山行旅图轴》、元代黄公望《剡溪访戴图轴》、明代嵌宝金冠、清康熙青花人物凤尾尊等都是国宝级文物,是我馆的镇馆之宝。

这次笔者再次游历云博,与大家分享滇文化青铜器的奇特魅力,由于行程匆忙,所有的注解都是事后逐一对照附加,如果万一有错误,请大家留言指出,同时,也不排斥个别器具是博物馆复制品,万一未及拍摄注解,请大家指出。



战争场面贮贝器盖

时期:西汉

出土地:云南晋宁石寨山13号墓出土

器物为贮贝器上之盖,器身残。盖上的人物,铸造精美,布局紧凑,保存较好,表现了一场短兵相接的鏖战:十多个人物在滇人主将率领下,徒步进攻,敌人顽强抵御,战斗十分激烈,扣人心弦。

青铜时代的云南:周倜分享云博青铜之三



青铜时代的云南:周倜分享云博青铜之三



青铜时代的云南:周倜分享云博青铜之三


青铜时代的云南:周倜分享云博青铜之三


青铜时代的云南:周倜分享云博青铜之三


青铜时代的云南:周倜分享云博青铜之三


青铜时代的云南:周倜分享云博青铜之三


青铜时代的云南:周倜分享云博青铜之三


青铜时代的云南:周倜分享云博青铜之三


青铜时代的云南:周倜分享云博青铜之三



青铜时代的云南:周倜分享云博青铜之三



青铜时代的云南:周倜分享云博青铜之三


青铜时代的云南:周倜分享云博青铜之三




杀人祭柱铜贮贝器

时期:西汉

出土地:晋宁县石寨山1号墓出土

器盖上铸人物五十一个,盖中央立一圆柱,上盘绕蛇两条,柱顶立一虎。两侧边沿各有一鼓。柱右一人裸体,双臂反绑于一牌上。柱前一人左足锁枷,一人跪地,双臂反绑,均裸体。此三人当为祭祀的牺牲。柱右一人乘坐四人肩舆,为主持祭祀的女奴隶主。此场面是滇人举行的一场祭祀活动。

青铜时代的云南:周倜分享云博青铜之三


青铜时代的云南:周倜分享云博青铜之三



青铜时代的云南:周倜分享云博青铜之三



青铜时代的云南:周倜分享云博青铜之三



青铜时代的云南:周倜分享云博青铜之三



青铜时代的云南:周倜分享云博青铜之三



青铜时代的云南:周倜分享云博青铜之三




青铜时代的云南:周倜分享云博青铜之三



青铜时代的云南:周倜分享云博青铜之三


青铜时代的云南:周倜分享云博青铜之三



青铜时代的云南:周倜分享云博青铜之三



青铜时代的云南:周倜分享云博青铜之三



青铜时代的云南:周倜分享云博青铜之三




青铜时代的云南:周倜分享云博青铜之三




青铜时代的云南:周倜分享云博青铜之三





剽牛祭祀铜扣饰

时期:战国

出土地:江川县李家山出土

画面之右侧立一柱,柱上缚一牛,牛角倒悬一幼童,一人紧拉系牛颈及前腿之绳绕于柱,一人被牛踩倒在地作仰面呻吟状,一人拉住牛头之绳,另一人双手挽牛尾。其下有二蛇盘绕,一蛇咬住缚牛之绳,另一蛇头蹲一蛙。

青铜时代的云南:周倜分享云博青铜之三



青铜时代的云南:周倜分享云博青铜之三





鎏金骑士猎鹿铜扣饰

时期:西汉

出土地:晋宁县石寨山滇王6号墓出土


青铜时代的云南:周倜分享云博青铜之三



青铜时代的云南:周倜分享云博青铜之三





骑士猎鹿铜扣饰

时期:西汉

出土地:晋宁县石寨山

石寨山古墓群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是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至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滇王及其家族臣仆的墓地,是石寨山文化最早发掘的具有代表性的遗存。

青铜时代的云南:周倜分享云博青铜之三




四人一牛铜啄

时期:西汉

尺寸:长41.5厘米

出土地:晋宁石寨山6号墓

铜啄是滇国特有兵器,整体似长啄鸟头形,銎部横置于刃部之上,呈丁字形。啄锋既长且尖,也有铲形的,使用时如长啄鸟啄木,也可像铜戈一样钩杀。此件器物刺细而长,銎部近乎圆柱体;平面纹饰较多;銎上原铸有四人和一牛(第二人已失)三人皆穿短裙,着披毡,戴耳环。第一人背后背着一个包裹,第三人作赶牛状,第四人右肩扛一棍,中间则是一头犍牛。据考证这应是古滇人的一个纳贡场面。

青铜时代的云南:周倜分享云博青铜之三


青铜时代的云南:周倜分享云博青铜之三




吊人铜矛

长41.5厘米。

云南晋宁石寨山6号墓出土。

矛刃部长而窄,圆形銎,刃部后端两侧各吊一裸体男子,双手反缚,其发下垂,为受刑之奴隶。装饰凤格独特,成为滇青铜器中的代表性器物。奴隶制滇国的象征物,其残忍对待战俘,不亚于商代。

青铜时代的云南:周倜分享云博青铜之三


青铜时代的云南:周倜分享云博青铜之三




女俑铜杖头

战国,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221年

江川李家山18号墓出土。

器物分两部分:上部为一女子形象,人物披发于后背,耳佩大环,穿圆领短袖对襟上衣,右手下垂,左手抚于胸,跽跪于一铜鼓之上;下部分为圆形銎,用以装木柄。


青铜时代的云南:周倜分享云博青铜之三




持伞男铜俑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

石寨山13号墓出土。

俑为男性,跪态。头畜椎髻,肩上披帔,腰佩短剑,腹前悬挂圆形扣饰,双手合抱执伞。为墓主头部的随葬品,显示主人在生前也有打伞盖的礼仪。


青铜时代的云南:周倜分享云博青铜之三



青铜时代的云南:周倜分享云博青铜之三



青铜时代的云南:周倜分享云博青铜之三




青铜时代的云南:周倜分享云博青铜之三





持伞女铜俑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

石寨山20号墓出土。

为一女俑并膝跪坐,两小臂身前平举作持伞状。头梳银锭髻于颈后。戴成组耳环,戴手镯,上身着无领对襟袖长衫,下身着裙,跣足,为滇人妇妇常见的装束。


青铜时代的云南:周倜分享云博青铜之三




青铜时代的云南:周倜分享云博青铜之三






青铜时代的云南:周倜分享云博青铜之三




青铜时代的云南:周倜分享云博青铜之三




青铜时代的云南:周倜分享云博青铜之三




青铜时代的云南:周倜分享云博青铜之三




青铜时代的云南:周倜分享云博青铜之三




青铜时代的云南:周倜分享云博青铜之三




青铜时代的云南:周倜分享云博青铜之三




青铜时代的云南:周倜分享云博青铜之三




青铜时代的云南:周倜分享云博青铜之三




青铜时代的云南:周倜分享云博青铜之三




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图片由作者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