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去年中國不到20%的企業用信用保險等方式減緩逾期付款風險

全球貿易信用保險巨頭科法斯近日調查了1500家中國企業的付款情況後發現,2018年這些企業平均信用期限從2017年的76天增至2018年的86天,其中62%的企業表示曾在2018年遭遇過逾期付款。

科法斯亞太地區經濟學家卡洛斯·卡薩諾瓦在近日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表示,超長期逾期付款收回概率較低,而與此同時,被調查企業中僅不到20%企業用信用保險等方式減緩風險,但對相關保險產品的需求正不斷上升。

62%受訪企業去年遇逾期付款

科法斯調查結果顯示,1500家受訪中國企業的平均信用期限從2017年的76天增至2018年的86天,延續了自2015年以來的上升趨勢。其中,汽車和運輸行業的信用期限最長,其次是建築和能源行業。與此相對應的,逾期付款狀況在2018年也有所增加。62%的受訪中國企業表示曾在2018年遭遇過逾期付款,40%的受訪企業稱其逾期付款金額增加,而2017年這一數據僅為29%。大部分企業指出逾期付款的主要原因是客戶財務狀況惡化,而導致客戶財務狀況惡化的原因則包括激烈的競爭蠶食企業的利潤空間、企業缺乏融資來源等。

卡洛斯ž·卡薩諾瓦表示,為評估客戶財務狀況惡化是否對企業產生現金流風險,科法斯會檢驗超長期逾期付款(超過180天)金額在企業年總營業額中所佔的百分比。根據科法斯的經驗,80%的超長期逾期付款無法收回,而當此類超長期逾期付款在企業的年總營業額中佔比超過2%,便會對企業現金流構成風險,佔比越高風險越大。2018年,超長期逾期付款佔年營業額2%以上的受訪企業比例從47%升至55%。

不到20%的企業使用信用保險等減緩風險

科法斯在《2019中國企業付款調查》報告中提到,儘管付款情況和信用逾期均出現不樂觀的狀況,但僅有不到20%的受訪企業稱其正在使用信用保險或信用報告來減緩風險。

貿易信用保險是一種有效的財務風險管理工具,能保障企業免遭因不可預見的客戶方破產或貨款拖欠而造成的財務損失。而且銀行亦重視企業的應收賬管理以審批企業貸款,貿易信用保險能協助企業取得融資,應對業務需求。

卡洛斯ž·卡薩諾瓦稱,風險管理者對外圍環境放鬆警惕有以下兩方面原因:一是與國外較發達的信用保險市場相比,國內首宗企業債券違約事件是從2014年開始的,違約歷史不長。但問題是一些情況已對發生著變化。2018年中國企業債券違約的數量和金額均創下新高。儘管與中國龐大的債券市場規模相比,違約比例仍較小,但這也是一個重要的轉折信號。另一方面,根據科法斯調查,近60%的受訪企業接受使用銀行承兌匯票或商業承兌匯票來代替現金支付。雖然此舉有助於改善資產負債表,使得風險管理者誤以為其風險降低,但同時也會造成逾期付款,隱藏著企業現金流風險。

不過,他同時表示,雖然國內的信用保險市場沒有像國外那麼發達,但是企業對於相關信用保險產品的需求逐漸擴大。科法斯的調查顯示,中國企業使用最普遍的信用管理工具是信用保險和信用報告,其次為商賬追收和保理。(實習記者楊璦竹對此文亦有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