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旅游+”融合发展新路径 成都市青羊区上榜首批天府旅游名县

今年2月,在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新闻通气会上,提出四川省计划在5年内建成50个旅游特色明显、产业实力雄厚、发展环境优良、服务设施完善、综合效应突出,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天府旅游名县。

4月10日,四川省文化和旅游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公告,综合评选出10个县(市、区)为“首批天府旅游名县命名县”,其中,成都市青羊区入选。

“二十里路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作为成都最有文化底蕴的地区,青羊区坐拥成都70%以上的文博资源,入选首批天府旅游名县也可以说优势明显。

握得一手“好牌”,如何高水平做好文博资源转化,在促使城市旅游发展实现提质增效的同时,增强旅游综合带动作用,青羊区正加快“多点联动、全景覆盖”的全域旅游建设,探索“旅游+”融合发展新路径。

探索“旅游+”融合发展新路径 成都市青羊区上榜首批天府旅游名县

高水平做好文博资源转化

当前,成都正加快建设独具人文魅力的世界文化名城,全面创建“三城三都”城市时代标识。

“青羊区是成都城市文化发源地和市民乡愁记忆之所。”无论是3000多年前辉煌的金沙遗址,还是现已成为“城市会客厅”的宽窄巷子,无不彰显“千年蜀都•文博青羊”的文化品格。

围绕“千年蜀都·文博青羊”的定位,青羊区打造的“少城国际文创硅谷”,依托区内丰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和文博旅游资源优势,将打造成文创要素集聚、资源配置优化、机制运转科学、产业生态优良的现代化、国际化文博创意产业发展集聚区。

为打造“国际文博创意创新谷、千年成都文脉彰显地、市井文化特色活力城”,青羊区以少城国际文创硅谷为核心,少城·视井文创产业园、成都国际非遗文化产业园、草堂文博创意产业园、峨影1958国际影视创意孵化园、西村文化创意产业园、明堂创意工作区6大市级文创产业园区不断集聚发展,着力构建以影视娱乐、文博艺术为主导,音乐演艺、文博旅游为衍生的产业生态圈,集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以少城·视井文创产业园为例,园区加大蜀文化、天府文化IP开发,争取引进具备行业IP全产业链运营能力的大型知名文创集团及项目。慈文传媒、太阳娱乐、荣宝斋、天府TV等众多知名企业相继落户投运。

探索“旅游+”融合发展新路径

金沙遗址、杜甫草堂、文殊院、宽窄巷子、青羊宫……不仅是旅游爱好者的“打卡地”,也是成都生活方式的承载地。

在业界专家看来,在消费升级的推动下,沉浸式、体验式旅游正成为新风口。在新的旅游需求下,需要创新思维、深挖传统文化的内涵,打造有时代感的旅游吸引物。

助力成都“三城三都”建设,青羊区加快“多点联动、全景覆盖”的全域旅游建设——打造以金沙遗址为代表的“文化寻根之旅”;打造以宽窄巷子为代表的“民俗休闲之旅”;打造以文殊院为代表的“禅林体验之旅”;打造以天府广场为代表的“艺术博览之旅”;打造以奎星楼街为代表的“蜀都美食之旅”。

品牌节会也是青羊区一大特色。明堂创意产业园围绕“原创文化”孵化,2013年开业以来,成功举办“NUART艺术节”等各类文创活动200余次,该产业园所在的奎星楼街已成为最具成都特色的文化街区。成都国际非遗创意产业园聚集了草莓音乐节、乐杜鹃音乐节、百威风暴电音节等大型音乐节会品牌,3年来接待游客超800万人次。

“四廊三横五纵”的绿道连接青羊街头巷尾,文旅产业在绿色长廊中融合发展,古老街区焕发新的青春。(每日经济新闻 苏娜)

每日经济新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