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我們終於“看見”《三體》


這一天,我們終於“看見”《三體》

電影《流浪地球》票房突破了45億,更被視為開啟“中國科幻元年”之作。對於這部電影,相信很多朋友都兩遍三遍的刷,我是足足刷了三遍。

這一天,我們終於“看見”《三體》

第一次是在《流浪地球》點映現場,聽劉慈欣肯定地說:“這部電影就算只賣十塊錢,它也是一部成功的電影。”那個時候,所有人都說,科幻元年真的來了。

第二次是新年上映的時候,我把這部電影安利給朋友。從電影院裡出來,朋友說有點不太相信這部電影竟然是國產的。

這一天,我們終於“看見”《三體》

第三次是年後自己一個人又走進電影院,純粹地享受故事。每次看完以後,總能找到一些新的動人之處。在那個浩大的電影世界裡,有無數微小而真實的細節,沉浸其中。

這一天,我們終於“看見”《三體》

前段時間《阿麗塔:戰鬥天使》上映的時候,有一場卡梅隆和劉慈欣的對談。

這一天,我們終於“看見”《三體》

對談過程中,劉慈欣問卡梅隆,最想看中國哪個故事拍成電影?卡梅隆說:“三體。”

試問誰不想看三體呢?看《流浪地球》的時候,我的腦海裡想的就是,《三體》離我們還有多遠?

這一天,我們終於“看見”《三體》

當看到流浪地球的目的地半人馬座α星系,也就是三體星系的時候,我確實腦補了三體艦隊與流浪地球擦身而過的樣子。當劉培強奪得控制權,讓空間站運行“前進三”的時候,我也確實腦補了章北海對“自然選擇號”下達“前進四”指令的樣子。

這一天,我們終於“看見”《三體》

所以《流浪地球》的成功之所以讓無數人感到興奮,恰恰是因為流浪地球身上,有“三體”的血脈。

這一天,我們終於“看見”《三體》

它是一個火種,讓我們敢去想象《三體》的影像化。

相信讀完《三體》系列的人,十個裡面有八個會轉化成死忠粉。這些死忠粉在翻完最後一頁,會立馬陷入無盡的空虛中。

我們還能去看什麼?

這一天,我們終於“看見”《三體》

張家瑋在知乎講過這麼一段話,大意是說很羨慕連一本金庸的書都沒看過的人,因為這個世上還有那麼好看的14本小說在等著自己。

《三體》又何嘗不是呢。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非常期待《三體》的影像化。

這一天,我們終於“看見”《三體》

講“三體”的影視劇不是沒有。除了舞臺劇之外,B站上就有一部叫做《我的三體》的神劇,是以我的世界的遊戲像素風,來演繹三體劇情的動畫。做的相當不錯,是書迷看完書之後,填補空虛的神物。

這一天,我們終於“看見”《三體》

《我的三體》

但我們每個人都知道,還是會期待真正的真人版電影。

之前有傳聞說亞馬遜投資10億要拍攝三體美劇,也有一種說法是說高曉松把《三體》推薦給了HBO,兩者正在商談中。不管是哪一種,讀者都只能處在望梅止渴的狀態。

這一天,我們終於“看見”《三體》

當然,《三體》的電影也許還有很遠,但是《三體》從文字變成畫面的工作,早已經有人開始做了。

2019年,森雨文化聯合三體宇宙、未來事務管理局,共同推出了的這本《三體藝術插畫集》,可以說一定程度上完成了“看見三體”的願望。

這一天,我們終於“看見”《三體》

打開這本畫集,就能感受到畫師們對三體世界有著獨特的認識和見解。

這一天,我們終於“看見”《三體》

三體是一個完整的世界,你不可能通過一幅畫,就把整個世界講完,但是你可以通過一幅畫,把這個世界的精神講完。

這一天,我們終於“看見”《三體》

《三體藝術插畫集·末日之戰》 by 趙恩哲

“這張設計想充分表現水滴摧毀人類戰艦的瞬間。畫面最重要表現的就是摧毀瞬間的動感,眾多戰艦被“水滴”攻擊局部破壞所產生的瞬間炸裂煙塵。

’水滴’是具備更高文明的外星科技產物,所以’水滴’的表現不能是地球水滴的高速飛行,而是能夠在外太空中攪動空間的物質。一部故事總歸要留下希望,遠處’蟲洞’我希望脫離原作之外,給人類戰艦一個逃脫的機會,一個獲取新希望的機會!”

就像《流浪地球》的處理方法一樣,電影僅僅拿出原著中“經過木星”這個時間點,就講了一個如此打動人心的故事。而《三體》的想象之瑰麗、場面之宏大甚至遠超流浪地球,這樣一個世界裡,每一個點子拿出來,都會是一個令人震撼的畫面。

比如葉文潔在紅岸基地完成的那個對全人類的背叛;

這一天,我們終於“看見”《三體》

《三體藝術插畫集·紅岸》 by 芒朔

“葉文潔初到紅岸基地之時,這裡就像是長久黑夜後的黎明,是她在這個混亂的瘋狂年代裡唯一的安身之地。但,太陽會升起,也會落下,紅岸最終也見證了人類走向黑暗時代的最後一輪殘陽”。

比如羅輯在星空下對整個文明的要挾;

這一天,我們終於“看見”《三體》

《三體藝術插畫集·三體決鬥》 by OSSS

“被所有想拯救的對象拋棄,獨自一人從墓地起身賭上所有的悲壯。隨著所有底牌攤開,曙光從地平線緩緩露出頭角,人類的一線生路逐漸明晰”。

比如汪淼在三體遊戲裡對未知世界的探索。

這一天,我們終於“看見”《三體》

《三體藝術插畫集·三體遊戲》 by 山鬼

“我將整張圖分為兩邊,左邊畫成帶著惡鬼面具,暴怒的樣子,冒著火,是亂紀元;右邊是沉睡的佛像,是恆紀元。手中拿著的星球散發出光芒。而右上角,伏羲蒼白的面孔藏在暗處,拿鐘擺搖動,下方是人類拉動鐘擺。下面是連綿的金字塔,走著的小人便是周文王和汪淼”。

拿到這本畫集的時候,我彷彿又回到了初讀《三體》時的快感——這個世界就在你面前緩緩鋪開。你會暫別沉重的現實,去思考一些關於人類、關於宇宙、關於未來的東西。

這一天,我們終於“看見”《三體》

我很建議那些讀過《三體》的人,再來看看這本《三體藝術插畫集》。它是一條驚喜之旅,訪問的正是你過去的記憶。

看到畫集中的紅岸基地,會想起葉文潔站在紅岸遺址上說:這是人類的落日;看到畫集中的三體遊戲,會想起無盡的恆紀元與亂紀元交替中,那個無數次重啟的頑強文明,想起燃燒的大地上,令人震懾的三日凌空。

這一天,我們終於“看見”《三體》

《三體藝術插畫集·三日凌空》 by倪傳婧

“畫面呈現給讀者星球被巨日的萬有引力撕裂前的狀態,馬牛還未被火焰完全吞噬,劇烈地焚燒。靈感來源於三體遊戲中的‘三日凌空’。巨日下霧氣繚繞,傷痕與碎裂的石頭,我用鮮豔的紅色、巨大的太陽與馬群牛群的扭曲動態盡力營造出一種殘酷的美感”。

哪怕只是為了書裡無處不在的三體彩蛋,這本書也絕對值得你一看。

這一天,我們終於“看見”《三體》

這本畫集,比較有趣的一點是,它刻意在營造一種強烈的對比感。很多副作品都在同一個畫面中,把兩個視覺衝突極強的東西放在一起對比。

比如葉文潔面對紅岸基地巨大的雷達的那個時刻。

這一天,我們終於“看見”《三體》

《三體藝術插畫集·紅岸基地》 by 朱老ber

“《三體》是一部驚世之作,我最喜歡三體的一個方面是因為三體的不寫而寫、不畫而畫的留白。在三部曲中,沒有任何正面對三體人的描寫,但卻很好地表現出三體文明以及對地球文明的影響”。

雷達軀體的巨大,與葉文潔的微小形成了一個對比。而雷達金屬質感帶來的科技與未來感,與葉文潔身上樸素的綠色軍裝也形成了另一個對比。實際上葉文潔這個人物,本身就是曲折而複雜的,她的一生中充滿了許多前後對比強烈的時刻。

最初的紅岸基地對她來說,是生命的曙光,是太陽昇起的地方,而拆除後的紅岸又成了她見證人類落日的地方。再比如第一個把人類出賣給三體的,就是身為ETO精神領袖的葉文潔,但臨死之前,她想到了黑暗森林法則,把這個秘密留給邏輯。

這一天,我們終於“看見”《三體》

也許她的一生並沒有看起來那麼果斷,也許她在臨死之前對人類確實有過什麼期待。這些東西,全都無言地表達在了畫面的對比中。

另一個很有趣的時刻,是羅輯和程心進行交接的時刻。

那個時候的羅輯,已經成了一個讓兩個世界都感到害怕的執劍人。也就是在這個時候,程心以聖母的形象贏得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好感,被選做新的執劍人。

這一天,我們終於“看見”《三體》

左:《三體藝術插畫集·告別威懾紀元》 by郭建

“世界人民用民主方式選出了代表大眾意志的程心,代替了特立獨行獨裁執劍人羅輯,接過引力波發射按鈕的幾分鐘後,水滴攻破引力波發射基站,打破了脆弱的威懾平衡,看起來是個悲劇,其實反映著人類想要打破封閉走向宇宙的集體潛意識,三體人給了人類這個契機,羅輯守護幾十年給人類帶來的緩衝時間,藉著程心的遲疑開始走向新紀元”。

右:《三體藝術插畫集·執劍人的抉擇》 byNeo1900 千九

“執劍人的狀態與藝術創作者極為相似:面前伏著白紙,身後流過時間,手中的筆就是一把劍。在日復一日的孤獨中,當年冰湖上悟出黑暗森林的青年,蛻變成能夠超越文明對立的白髮長者。如果心中只有對異族的提防和仇恨,執劍生涯難免在波動擾亂中出差錯。到了後期,羅輯已不再是為了人類一方在執劍,他也想明白了自己一介肉身,對兩個文明的保護也是有極限的,而只要火種還在,舊世界的毀滅也沒有那麼難以接受。盡人事,聽天命”。

在其中插畫裡,羅輯與程心被具象化為了一個手持寶劍的騎士,和一個身後跟著惡鬼的聖母。而在另一幅畫裡,這個場面更加戲劇化,程心推門而入,只顯示了一個小小的剪影,前景則是盤腿打坐的羅輯,他白鬚飄然,看上去就像一個不可侵犯的仙人。

這一天,我們終於“看見”《三體》

這個場景,毫無疑問就是羅輯將要把信號遙控器交給程心的那一刻。背景中,身穿太陽系和服的少女智子,正背對著他們拔出她手中的武士刀。

它充滿了視覺衝擊力與故事張力,尤其是我們已經知道,把遙控器交給程心之後,這個世界發生了什麼——三體失去了一直威脅著他們的東西,明目張膽地入侵地球,摧毀了人類的反擊手段,把全球的人類驅趕到澳大利亞的這個彈丸之地。

這一天,我們終於“看見”《三體》

但諷刺的是,那個時候的人們,都覺得讓程心代替羅輯,是一件無比正確的事情。羅輯和他身邊的顏色是深沉的冷色調,而程心背後,則是明亮的光線。一明一暗,一靜一動之間,那個令人扼腕的故事便躍然紙上了。

三體世界真的是一個值得反覆去感受和揣摩的世界,通過一本《三體藝術插畫集》,111副插畫來闡釋這個世界,這是第一次。

這一天,我們終於“看見”《三體》

也可能是未來三體影視化,所邁出的第一步。

這一天,我們終於“看見”《三體》

劉慈欣在獲得2018年克拉克想象力服務社會獎時曾說了一句:“從長遠的時間尺度來看,在這無數可能的未來中,不管地球達到了怎樣的繁榮,那些沒有太空航行的未來都是暗淡的”。

這一天,我們終於“看見”《三體》

我很感謝三體的存在,假如沒有這本書,可能很多人根本就不會接觸到科幻,也就會缺少一個抬頭看星星的機會。我也感謝這本畫集的存在,它不僅描繪了我想象中的那個世界,也描繪了我所沒有想象到的角落,更重要的是,它讓我能拍著大腿說,原來這個世界,還可以看起來是這樣的。

這一天,我們終於“看見”《三體》

我們生於群星之中,理應看看群星的故事。

這一天,我們終於“看見”《三體》


這一天,我們終於“看見”《三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