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毛筆字,這三點中,需要掌握好這一點

有書友問我,書寫大字是結構重要,還是技法重要?

這個問題需要詳細加以分析。

首先,“結構”和“技法”這兩個概念並不是平行的概念。中國書法中的“技法”是包括對於漢字“結構”的處理的,也就是說,它們是部分和整體的關係,要是說這兩個因素哪個重要,那也只能說兩者都重要。

寫毛筆字,這三點中,需要掌握好這一點

與之類似的問題,就好像問一個人“水果”和“蘋果”哪一個好吃一樣。

當我們的問題中涉及到兩個包含關係的概念時候,是沒有辦法比較它們之間的重要程度的。

而我們說,中國書法中的技法,主要包括的概念有“筆法”“結構”“章法”這三個部分。這三個部分因為是相似的平行關係,所以,要說比較重要性大小,這三個概念是可以讓我們進行評析、比較一番的。

這三點中,尤其需要注意的一點是筆法。為什麼這樣說呢?這是由中國古代書法家的書法理論決定的。

寫毛筆字,這三點中,需要掌握好這一點

中國書法中的“筆法”,即用筆之法、運筆之法,這一個部分在中國古代書法家和書法理論中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古代書法家對此討論非常多,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顯示出這個問題的重要性。比如,趙孟頫曾經就這個問題做出如下判斷:

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

而現當代書法家與趙孟頫相反,他們更為重視“結構”和“章法”問題。結構和章法決定著一個字整體的效果會怎麼樣。心理學上有一個名詞非常有意思,叫“首因效應”,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第一印象。

寫毛筆字,這三點中,需要掌握好這一點

我們在接觸書法作品的時候,其實跟我們看到一個人一樣,我們第一眼對這幅書法作品的印象是什麼,那麼往後我們的評價也就是在那一刻決定的,不會輕易改變,除非有更具說服力的證據出現才會改變。

而書法中的“結構”和“章法”是決定一幅書法作品整體觀感、效果最為重要的因素,相比之下,筆法的好壞則需要更多時間,從細節上進行考慮、推敲。

寫毛筆字,這三點中,需要掌握好這一點

這是從書法技法的整個角度來說的。下面我們從各個書體來進行分析。

楷書中,分大楷、中楷、小楷,小楷因為體型較小,所以筆法和結構的重要性並不是很大,而大楷則與小楷相反,大楷因為書寫起來體型較大,字數較少,所以章法問題並不是很突出,結構問題、筆法細節比較重要。中楷則在結構上、章法上、筆法上均佔有很大的比重。

寫毛筆字,這三點中,需要掌握好這一點

行草書中,分為大行草,包括狂草,小行草,也包括今草,整體上來說,行草書章法較為隨意,只要豎成列、行與行之間有呼應、氣韻貫通,就不會有太大問題。

但是小行草字與字之間粘連很少,而大行草粘連很多,所以小行草的字與字之間較為獨立,章法要求相對較高,大行草則要求較低,但是對於筆法的要求上,大行草是非常注重筆法的,因為筆法是唯一可以約束“大行草”的東西了,丟失了筆法,大行草就和胡塗亂抹一樣。

寫毛筆字,這三點中,需要掌握好這一點

大行草因為有粘連,所以在結構上會做相對應的變形,這對於創作者的創作能力、搭配能力要求很高。

篆書隸書因為比較固定,所以,這三者並無重要性可言,需要注意的是,篆書的筆法要求中鋒較多,控筆能力要很高才行。

寫毛筆字,這三點中,需要掌握好這一點

這就是我對書法技法各個部分重要性的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