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武俠小說其中有好多武俠故事,至今仍經久不衰,影響著新派武俠小說作家和讀者,今日就把舊武俠小說名家和名作,一一呈現給廣大讀者。
點擊觀看新武俠小說《破虜英雄傳》
所謂“舊武俠小說”,指的是民國時期的武俠小說,又稱“技擊小說”、“武俠技擊小說”、“歷史武俠小說”、“俠義小說”、“俠情小說”、“奇俠小說”、“劍俠小說”、“武俠鬥劍奇情小說”,甚至“黨會小說”等,相對於1950年以後在港、臺興起的武俠小說,民國時期被稱為舊派,統稱民國舊武俠小說。
“武俠”一詞,最初見於日本小說,1903年海外華人報刊開始出現“武俠”字樣。但直到1915年12月出版的《小說大觀》第3期,才開始刊登現代第一篇“武俠小說”,當時發表的是一個短篇,為林紓的《傅眉史》,雖然名為“武俠小說”,但情節構架仍與文言軼事筆記小說相似。
此後“武俠小說”驟然興盛,但早期作品多為短篇集,如1916年的錢基博,惲鐵樵等《武俠叢談》,1918年姜俠魂編《武俠大觀》,1918年唐熊《武俠異聞錄》,1919年許羲義《古今武俠奇觀》等,雖然這些作品顯得零雜瑣碎,但為後來武俠小說的大量出現做了充分的題材準備。
20年代出現真正現代意義上的武俠小說,這有兩個標誌,一是武俠雜誌的出現,1921年平襟亞主編《武俠世界》月刊,1922年包天笑主編《星期》週刊之“武俠號”等。二是“南向北趙”的出現,1923年,平江不肖生向愷然的《江湖奇俠傳》,使武俠小說面目一變。
30年代“北派五大家”——還珠樓主、白羽、鄭證因,王度廬、朱貞木,使武俠小說再變,形成民國時期武俠小說的最高潮。
40年代,國難聲中全民抗戰,人們已失去閒暇消遣的心情,武俠小說逐漸衰落,抗戰勝利後的社會混亂,武俠也沒有再度稱雄的基礎。國民黨退出大陸,舊派武俠小說被禁止創作出版。武俠小說的舊派時期宣告結束。
關於舊武俠小說的評價。在藝術上,他們創造了豐富的題材內容和想象技巧;在思想情趣上,就武俠小說被作為“鴛鴦蝴蝶派”的組成部分,充滿著小市民的趣味。大多為閒適餘暇而作,缺乏寬闊的胸襟和高遠的眼界,也缺乏哲學層次和文化品位,因此被沈雁冰(矛盾)稱為“封建的小市民文藝”,被鄭振鐸稱為“純粹中國舊式的”,被稱為“文娼”,應酬休閒和商業味很濃。因此,舊派小說始終未能與嚴肅文學比肩,沒有出現真正的名家鉅著,更多的是為新派武俠小說的出現,做了些必要的鋪墊。
歡迎收看新武俠小說《破虜英雄傳》,點擊觀看
後面慢慢把舊武俠名家和其名作簡介一一寫出,往廣大喜愛的讀者喜歡。更希望讀者喜歡本人的武俠小說,一起討論探討。促進武俠小說開創新天地。
閱讀更多 暴雨梨花孤燈下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