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听话,到底该不该打?你有什么非常好的育儿经验吗?

大鱼Flower


欢迎大家在此交流育儿心得,感兴趣可以关注一下

我认为孩子不听话,是需要棍棒教育的(以下称家法),但是要分时间段进行。

如果是幼儿时期(3-7岁),3岁之前孩子没有什么行动力,犯不下大错,3岁之后孩子渐渐的接受是非观念,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教育时期,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为孩子建立正确、积极、乐观向上的观念,为您以后的育儿工作带来意想不到的喜悦!这个时期的教育以思想教育为主,可以通过《三字经》、《弟子规》《朱子家训》等国学启蒙经典来教育孩子,如果大是大非观念不正确,并且屡教不改,可以用家法来纠正,注意这一时期一定要及时纠正,不要“以孩子小,长大就好了”为借口,作为家长从小就给他一个错误的信号,孩子认为原来我这样做是可以的,孩子就会在这条路上越走越偏,你想在在他青春期纠正时会发现,已经是就难以纠正了。

成长时期(8-12岁),这个时期的教育以家法为主,孩子的是非观念其实在这时期已经形成了,但是孩子还没有认识到是非观念的重要性,这个时期就是对孩子教育加固时期,小错思想教育,大错思想加家法,这时期其实他懂得已经很多了,如果孩子这是时还没有“仁义礼智信孝悌”等这些大的社会观念,那家长就要反省自身做的到不到位。

青春期(13-18岁)这个是孩子的叛逆期,家法教育不是第一位,要和他分析这件事为什么你这样做事错误的,这样做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让他从思想上承认到自己的错误,并且改正错误,而不是因为你的家法屈使他认错,让他认为自己是委屈、不被理解的,从而使孩子对你也有着误会的见解,不喜欢听从你的教育。如果大逆不道那就另论了,这时的孩子已经到了受法律约束的年龄了,是非价值观念是很成熟的。

18岁以后就是孩子自由飞翔成长的年龄了,基本上是他自己就解决了各个问题,需要你帮助就找你了,不需要你帮助,他也会想方设法的瞒着你!


歪谈古今


俗话说“棒棍底下出孝子”!很多时候,有一些“熊孩子”对父母的话是“左耳进,右耳出”。做家长的恨铁不成钢,难免会有想去打孩子的冲动!在家长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有不得不打的时候,有时候一时气不过打了不听话的孩子!

那么,孩子不听话到底该不该打呢?真的是“棒棍底下出孝子”吗?父母应该怎么做?

根据教育专家研究,被暴力对待过的孩子,长大以后也会存在一定的暴力倾向,而且暴力镇压只能让孩子在行动上屈服,心理上并没有很大的改观。甚至还会出现逆反心理,所以,我们不建议孩子出现不听话时父母使用暴力。

每个人都有想要解决这个疑问,我们应该从两个层面来分析一下:

第一;孩子不听话是怎么形成的?

第二;面对这样的孩子父母应该怎么办?

教养过程一直都是亲子关系互动的过程。“孩子不听话”看起来是孩子单方面的事情,但实际上是亲子关系的模式。这种模式也是在教养过程中逐步形成固定下来的。比如:平时父母以孩子为中心,只要孩子高兴的事什么都依着他。还有,很多家长当孩子把玩具搞乱,扔的满屋都是的时候,就开始教育孩子:“宝贝儿啊,你看看你玩具不玩了也不收起来呢,多乱啊。妈妈告诉你要养成东西用完就有收拾起来的好习惯,知道了吗?”然而,妈妈的做法是边说边动手帮着孩子收拾玩具!这个妈妈的行为已经让自己的语言教育失去了意义。当语言失去意义的时候,妈妈的话就是废话,对孩子来说可听可不听。

还有就是父母态度不坚决,孩子提出一个不当的要求说了“不”不行后,一旦孩子不听或哭闹,父母立刻就妥协了,让步了。一边让步一边又说,下次不能这样了!

等有一天你认为孩子该立规矩了,开始要求孩子了,然而,此时此刻的孩子,早已经不把父母的话当话了。于是便产生了家长说什么,这孩子就是不听话!吃软不吃硬,你求他,跟他好好说也没用。

所以,父母要让孩子听话,首先:话不要多,要求明确、态度坚决,不看孩子的脸色,不妥协,不让步,必须执行。坚定的态度,绝不让步,比打骂更管用,更能持续和反复使用!

父母要把孩子当成一个平等的的朋友。这样对孩子而言,你对他更是负有教养的父母。打骂是父母无能的表现,尤其是今天,随着社会的进步,“棒棍底下出孝子”的社会基础已经不复存在。这种打骂已经不简单的被孩子理解为是为自己好,而是一种伤害。

所以,在孩子做错事的时候,父母要做的不是指责孩子,而是去了解孩子,耐心的询问!修正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让孩子懂得服从你的正确要求!







好爸妈成长营


打!当然该打!打是我们中华民族传承美德!

但是不能盲目地打!

其实这个打是很有讲究的,不是什么都打,不是没有道理的一阵乱打。

例如,小明把一盆子水洒了卧室一地,被子上都湿了。打吗?该打!可是怎么打?

我来分析两种做法:1、家长当然很生气,操起棍子就打,“叫你还调皮,把水弄的到处都是!叫你玩水!错了没有!”

这一种是很直接的,打了,然后呢?也仅仅只是打了而已,孩子怕吗?怕!但还会犯吗?会的!而且打多了会不管用的,打皮了!

2、压住心中的千万股怒火,把孩子叫到跟前,问问为什么把水倒在家里和被子上。孩子说“妈妈对不起,我只是看见被子脏了,怕妈妈太辛苦了,也想学着妈妈一样,帮妈妈洗被子”

这第二种,你问清前因后果还舍得打吗?恨不得一把把孩子搂紧怀中。

没有无缘无故的坏孩子,也没有无缘无故调皮的孩子,黄金棍下出好人,但是也得分怎么打!

首先你的知道孩子为什么要这么做,作为大人的你应该知道现在不是以前死记硬背,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年代,在生活中、娱乐中学习是最好的方法,生活和玩耍也是我们最好最便捷的老师。

在得知孩子为什么这么做以后,如果是出于好意你要对孩子表示感谢,如果是不对的初衷,那么你要告诉孩子这件事产生的后果!能不打则不打,但真的错了就该打!你告诉孩子你做错了这件事要受到惩罚,每个人对自己的行为都要负责,那么你今天做错了这件事,是不是也该受到惩罚,那我就打你一下,下一次如果在做错同样的事我将会打你两下,如果再有下一次我将会乱打!然后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才是正确的,为什么错了,怎么做会更好!这样他一定会记得的,我孩子就是这样!非常听话懂事有主见!

所以打孩子是可以的!但一定要打得巧,不然都是白搭!



我是你的abc小达达


我建议还是多和孩子沟通,打骂起不了任何作用。不知道您家孩子多大了,在0-6岁这个成长阶段,是培养孩子习惯的时候,有条件的话,一定要让孩子在身边,自己多陪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告诉孩子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我想孩子一般都比较听话。

而现在的普遍情况是,父母都要上班,孩子一般都是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在带,老人比较娇惯孩子,会让孩子养成一些不好的习惯。所以,要和老人统一战线,坚持原则,孩子也都不会太难管。

回归到正题,打孩子只会让亲子关系变坏。孩子小没有反击能力,有时候挨了打会装作很听话,其实内心是反抗的,并且长此以往,习惯了打骂就更不好管了。

多关注孩子的内心需求,多和孩子沟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心愿艺术罗老师


孩子多大了呢?还是孩子喜欢说“不”就是不听话呢?还是孩子用小手探索世界,你不让才是不听话呢?其实小宝贝们的成长是有几个敏感期的,不要觉得那是孩子不听话。比如小点的孩子喜欢用小手扣电源,那是因为他觉得我的小手好厉害,可以伸到洞洞里哦。比如大点用手打人,如果你也打他,他会觉得我的小手好厉害哦,可以把你打得生气。或是孩子经常会把东西扔到地上,看到你捡起来他还会笑,那是他觉得,我的小手好厉害,可以把东西丢到地上。如果孩子大一些,你会发现,你让他穿个袜子他都说不,这个时候怎么解决呢?要问他你是先穿左边的袜子还是先穿右边的袜子。这个时候一般是他的自我意识敏感期。


丹丹人工智能教育


你好,我是幸福蒋哥!

首先,作为三个小孩的父亲。我非常不赞同打小孩的行为。虽然国内社会上一直流传着不打不成器的言论,但是作为育儿的一种手段而言。不到万不得已,不建议使用。因为非常容易让做为监护人的家长与小孩之间产生对立思想,同时也会向小孩传输一种非常不好观点。那就是能打人就别吵吵。解决问题靠动手。从而影响小孩的一生。

其次,无论什么阶段的小孩。他都是一个个体的存在。具备自己的思想。灵魂,情感以及言论。只是说各方面的了解都不够透彻。同时他也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想得到什么。当与作为监护人的家长观点不一致的时候。自然而然的也就不听话了。这个时候需要作家长的进行有效的沟通劝说解释以及引导。而不是单方面的认为小孩不听话就应该去打。首先得了解他的真实想法。以及不听话的理由与原因。从而进行针对性的诱导!

最后。作为于小孩最为亲近的监护人。要多培养与小孩之间的感情。加强心与心之间的联系。了解小孩的真实感受,才能更好地与之交流。关键的时候才能进行有效的说服。

以上言论仅为个人观点。如有更好的方法,欢迎交流指导。谢谢。





幸福8蒋哥


哈哈有意思,不听话该不该打是吗?你觉得你是妈妈孩子就得听你的话是吗,不听话就可以打是吗?我想问一问你是想养一个木偶吗?如果是可以打,如果不是那就看孩子在传递什么了,孩子有孩子的想法,有些时候是脱离常理的,天真是什么?天真可爱但绝不是常理,孩子和大人的冲突有些时候是理念不同,所以要以尽量的琢磨,以孩子之心去感受理解孩子,也许一个伟大的人就出在你家里,千万不要扼杀了天才生命。也就是一种提议而已了。


你的好心情会感染到我


这个问题很敏感,也很现实,俗话说严师出高徒、棍棒出孝子也是有一定道理的。虽说打孩子不好,但孩子不听话,有时候不打还真是改不了😁

其实孩子被打之后就听话了,原因有两种,一种是被打“服了”,另一种是被打“怕了”。

该不该打孩子,要看孩子的性格。如果孩子属于被打服了的那种,我个人认为还是可以打的,这种孩子可以理解为老人口中那种“不打不成器”的孩子,他们很有个性,很有主见,也很有能力,只要是他们“服”的人,说什么都是对的。在理解能力还不足的年龄段,他们不能明辨是非,一旦走上歧路,变会越走越远。这种孩子必须让他“服”。

对于被打“怕”的孩子,是坚决不能打的,这样会给孩子心理留下阴影,孩子从小就会胆小怕事。这种孩子恰恰属于缺少个性,缺少主见的,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的个性,让孩子有主见。这样的孩子尽量避免打骂,他们很容易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适合跟他讲浅显易懂的道理,让他慢慢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老不靠谱的奶妈


看情况吧,有些事情,比如孩子用手去触摸插座这些很危险的事,直接打,让他知道这么做是绝对的错误。

但有些事情还是需要家长多去考虑,去鼓励孩子。

我们老师说过一个案例,比如一个孩子他喜爱去网吧。那么你打他,他并不会从此不再去了,而是会偷偷去,减少你发现的概率罢了。


友人A118


我喜欢有自己主见的孩子。家长的打骂往往是把这种主见打没了。家长对孩子范错以说服教育为主,说之以情动之以理。家长还要用各种方式'震撼孩子的心灵。如该哭就哭,边哭边说。范大错就的打,让孩子长记性,平时不要攒起打,那样会皮蹋了。打完后一定让孩子知道自己爱打的主题是什么。平时一定要以家长加朋友身份孩子相处,让孩子愿意向你表达。男孩要穷养,他知道自己将来养家。女孩要富养,不然就要被有钱人拐跑了。这是我的育儿经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