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走上美国在越南的老路:苏军狼狈撤出阿富汗始末

自从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后,一方面在国际上陷入孤立,受到制裁和各国抵制。另一方面国内经济也遇到困难,举步维艰。勃涅日列夫死后,苏联在阿富汗在政治目标也逐渐模糊起来。苏军在阿富汗的目标从全面的军事胜利,变成了仅仅是勉强维持亲苏阿富汗政权的统治。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就开始考虑如何从阿富汗体面的撤军。

苏联走上美国在越南的老路:苏军狼狈撤出阿富汗始末

在阿富汗的苏军

戈尔巴乔夫一边要让国内军方和情报机构的强硬派满意,同时也要在国际盟友面前保持尊严。经过深思熟虑,他提出撤军的三个前提条件:阿富汗的国内社会稳定、有限度的外交调解、以及国际上对亲苏阿富汗政权的承认。

苏联走上美国在越南的老路:苏军狼狈撤出阿富汗始末

苏联从阿富汗撤军

在国际上,随着与美国的关系逐渐回暖,苏联寄希望于美国和巴基斯坦的外交调解。苏联希望一旦谈妥撤军的条件,美国就立刻停止向游击队提供武器。但苏联自己却表示撤军后将继续援助阿富汗政府,因此里根总统坚持美国也将继续向游击队供应武器。美国利用苏联急于撤军的心态,始终没有在这个问题上作出让步。只有巴基斯坦好歹是同意了停止通过边境向阿富汗境内输入人员和武器。

苏联走上美国在越南的老路:苏军狼狈撤出阿富汗始末

苏联从阿富汗撤军

1988年4月14日,苏联、美国、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四方签订了《日内瓦协议》,规定苏联从阿富汗全面撤军,同时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也停止互相干涉对方。

1988年5月15日,苏联开始从阿富汗撤军。当年8月,就有一半的苏军撤回国内。但苏联的撤军很快陷入尴尬,美国并没有停止向阿富汗游击队提供武器,巴基斯坦也继续向阿富汗境内运输武器和人员,阿富汗游击队仍然在寻找机会攻击正在撤退的苏军。

苏联走上美国在越南的老路:苏军狼狈撤出阿富汗始末

苏联从阿富汗撤军

苏联不得不多次向联合国观察员抱怨阿富汗人根本不遵守撤军协议,并希望美国对游击队施加影响。但是,由于苏联急于撤军的心态,以及美国对阿富汗游击队的无动于衷,使苏联的怨气注定没有结果。

苏联走上美国在越南的老路:苏军狼狈撤出阿富汗始末

苏联从阿富汗撤军

1989年2月15日,当苏联占领军司令格罗莫夫将军跨过了苏阿边境的“友谊之桥”回到苏联境内,标志着苏联对阿富汗10年占领的结束,阿富汗的土地上再也没有苏联士兵的军靴。在整个撤军过程中,苏军多次和游击队发生交火,有523名苏联士兵死亡,游击队方面则有1700多人丧生。

苏联走上美国在越南的老路:苏军狼狈撤出阿富汗始末

苏联从阿富汗撤军

苏联占领阿富汗10年后,最终换来苏联死亡1万多人,5万多人受伤,200多人失踪。损失400多架飞机(包括直升机),100多辆坦克,1000多辆装甲车,1万多辆卡车。

苏联撤军后,仍然向亲苏的阿富汗政府提供了数十亿美元的援助,包括米格-27战斗机和飞毛腿导弹。直到1991年,苏联才停止向阿富汗的援助,阿富汗政府不久就被游击队推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