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為什麼要暴晒漢武帝的屍體?

用戶58543722033


漢武帝的雄才偉略自是不用多說,他的晚年卻並不光彩,一味的追求長生。不過長生自然是得不到,所以漢武帝很早就開始修葺自己的陵墓。從建元二年開始,前後長達53年,漢武帝都在修自己的茂陵,每年花費也是不計其數。茂陵規模浩大,是中國眾多帝王陵寢中不可多見的,金銀財物不計其數,被稱做“中國的金字塔”。可惜的是漢武帝雖然大修特修自己的陵墓,然而最後還是沒能得安生。



為什麼漢武帝的屍體還會遭到董卓的暴曬?就是因為漢武帝的陵墓太富有,招賊。中國自古以來最大的盜墓賊就是軍隊,打仗耗錢,挖死人的寶貝來錢最快。所以漢武帝的陵墓經常招人惦記,西漢,東漢末年,兵戈四起,各路軍馬為了搞點軍餉,屢次盜漢武帝的陵寢,董卓就是一例。

據說當時董卓本意是為了給自己失語的小孫女找秘方才去挖漢武帝的墓,找秘方的時候順便豐富一下個人資產。當時董卓的人馬進入茂陵以後,搬運了大量的寶貝,但是秘方只找到了一卷絹紙,那捲絹紙上明明白白的寫著“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董卓是個粗人,不明白這句話的意思,於是就讓人翻譯翻譯,這下鬧出事了。


原來呀,經過“飽學之士”的解釋,董卓才知道千里草指的是董字,十日卜乃是卓字,何青青,不得生的意思大家都很清楚,全都是詛咒的話。董卓這個大老粗,聽完以後,立馬怒火中燒,氣的真想活剮了劉徹,但是劉徹已經死了,董卓盛怒之下,讓人把漢武帝的屍體拿出來在太陽底下好好的曬一曬。

不過這個故事我個人覺得並不太靠譜,且不說漢武帝離董卓中間隔了幾百年,屍體大概只剩下幾塊骨頭了。董卓再傻,他會讓人去曬漢朝皇帝的屍體嗎,這無疑會成為眾矢之的,畢竟他還是標榜自己是漢朝的臣子呢?


我是頭條作者歷史十二郎,每天帶你瞭解不一樣的歷史,希望大家給我點個贊,關注一下,路轉粉,不迷路,謝謝各位啦!


圍知歷史


東漢末年權臣董卓暴曬漢武帝遺體的故事,還要從漢武帝說起。

眾所周知,漢武帝晚年非常迷信巫蠱、厭勝之術,由此還引發了牽連甚廣的“巫蠱之禍”,使無數人蒙冤而死。武帝為了長生不老,還廣招四方術士,收集各類奇特藥方,為其煉製仙丹。

據野史傳說,漢武帝在其死後,不但在埋葬他的茂陵之中,陪葬了大量的珍奇寶物,他還將這些收集來的奇術秘法,以及各類藥方也都隨葬墓中。

到了東漢末年,靈帝駕崩,東漢朝廷各派爭權奪位,何進和宦官之間爭奪的激烈異常。原本數名甲士即可解決的事情,何進卻頭腦發熱,召董卓等邊鎮將領入京,幫助剪除閹患。

結果大家都知道了,何進被宦官所殺,而董卓趁機殺入洛陽,挾持了漢少帝劉辯,自封國相。董卓大權獨攬,廢了少帝劉辨,換上了年齡更小的劉協登上帝位,即漢獻帝。

漢獻帝在董卓手中,只是一個傀儡把了,此時的董卓已經成了實際上的皇帝。董卓掌權後,開始大肆封賞董氏族人。他有一個年僅十歲的小孫女,名曰董白。董白生的是明眸皓齒,聰慧秀麗,深得董卓喜愛。原本,由於董白年紀太小,不能得到封號,可是董卓卻打破慣例,將董白封為了渭陽君,並給她舉行了隆中的冊封儀式。

唯一讓董卓遺憾的就是,這個漂亮乖巧的孫女是個啞巴。在董白的冊封儀式之後,有人就跟董卓說,在漢武帝的陪葬品中,有無數的秘傳藥方,據說還有治療啞巴病的偏方。董卓聞聽,大喜過望。於是,挾漢獻帝遷都長安,並派手下大將呂布去漢武帝的陵寢中尋找藥方。

呂布領命,掘開了埋葬漢武帝的茂陵,進入了地宮。但是,呂布翻遍了整個陵墓,除了獲得了大量寶物之外,並沒有找到需要的藥方。最後,只剩下漢武帝的棺槨還未打開。於是,呂布讓士兵撬開了棺槨,在棺槨中一通翻找之後,找到了一卷黃帛,上書:“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

呂布看了半天,不得其意,就派人將黃帛交給了董卓。董卓一看,也不明白,於是交給大臣們看。大臣們看畢,一個個沉默不語。董卓忍不住了,百般逼問下,終於有大臣說:“千里草,即董;而十日卜,即卓;草不青、不得生都是死的意思。”

董卓聞言,大怒,偏方沒找到,這漢武帝的棺中竟然還有預言他董卓要死的占卜之文,於是下令拖出漢武帝的屍體,“暴屍”。

大文豪蔡邕感覺先帝陵墓和遺體不可辱,於是斗膽勸諫董卓。蔡邕說,如果動了漢武帝的陵寢,只怕會壞了龍脈,影響到董卓的霸業。

一心想取代漢室稱帝的董卓,聽了此話,漸漸冷靜了下來,收回了命令,讓呂布整理好陵墓中的財寶,全部放回,漢武帝的遺體也放回了棺中。茂陵被重新封了起來,並加以修葺。

但是董卓並未因此逃過一劫,數年後,王允唆使呂布殺了惡貫滿盈的董卓,“董卓死”的卜文成真。

上面的故事很精彩,但那只是現代人根據《後漢書》和野史傳說編寫的一段精彩的盜墓故事罷了。只不過這個故事,還是有歷史依據的。

按照《後漢書》的記載,董卓廢少帝,立獻帝之後,民間就傳遍了一首歌謠:“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古代喜歡藉助天命造勢,這一個歌謠也只不過是討伐董卓的各方諸侯,提前造勢罷了。通過歌謠,暗示“卓自下摩上,以臣陵君也。青青者,暴盛之貌也。不得生者,亦旋破亡”,增強諸侯信心,號召天下諸侯合力討伐董卓。董卓也在諸侯討伐下,被迫遷都長安固守,後被王允、呂布所殺。

漢武帝的茂陵,因為過於奢華,有確切史料記載的被盜,就有至少四次。董卓命令呂布盜挖茂陵,沒有確切的史料,但並不能排除,畢竟三國前後盜墓成風,這也是曹操、諸葛亮、司馬懿等人堅持薄葬,他們的陵墓到現在都沒法最終確定的原因吧。


奕天讀歷史


漢武帝是歷史上一位很有名的皇帝,他生前十分風光,死後墓陵也建的十分雄偉華麗。但是漢武帝的屍體卻沒有像他想象中的那樣安穩的躺在他華麗的墳墓之中,而是被人翻出來暴曬,做出來這麼殘忍而且毫無道理的事情的人就是董卓,那麼董卓為什麼要暴曬漢武帝的屍體呢?

首先我先來介紹一下董卓吧,董卓從小就是一個喜歡練武、力氣很大的人,而後趁著黃巾起義開始了他稱王的征途,後來宮裡邊發生了政變,整個皇宮群龍無首,這個時候董卓就想著要奪取政權了。

其實這個時候董卓手裡只有三千兵,而他為了營造出聲勢浩大的氣場,就白天帶著他的三千兵氣勢洶洶的進城,晚上再悄悄的撤出來,第二天再進城,就這樣來來回回了好幾天,董卓成功的用軍事實力嚇住的朝廷中的一眾官員。

當時朝廷本來就沒有主心骨,董卓漸漸的就掌握了大權,而後順理成章的權傾朝野。不過董卓這個人,生性狠辣,燒殺搶掠啥壞事都做過,這也為後來他把漢武帝屍體翻出來暴曬埋下了伏筆。

再說漢武帝的墓。因為漢武帝自認為創建了不世之功,想要自己的墓也永存青史,所以在墓地建築上下的功夫非常大。他命令工匠前前後後修自己的墓修了五十年,還放進去了大量的金銀珠寶和各種寶物,就這樣……漢武帝的墓成了盜墓賊們的首選。

就在他剛剛下葬第四年,就可以在市面上買到從他的墓裡邊挖出來的經書了,而後又有農民起義,到了都城附近,盛名遠揚的漢武帝墓自然又被光臨了,幾萬人整整搬了一個月還沒有搬完。

不過,漢代的後人們還是很尊敬漢武帝的,又對他的墓進行了修整,不過事情到這來還遠遠沒有結束。

強盜頭子一樣的董卓終於出場了,他自然是不會放過漢武帝墓,讓手下呂布去挖,不過他挖墓卻不是因為金銀財寶,而是一種神藥。

董卓有個孫女叫董白,長得花容月貌很是漂亮,深得董卓喜愛,但是這個董白有個缺點,她是一個啞巴。所以董卓一直想要治好他孫女的病,而傳聞中,漢武帝讓很多人給他練過丹藥,所以董卓就想著在漢武帝的墓裡邊能不能找到可以治療啞巴的藥。

不過可惜的是,搬空了金銀珠寶也沒有找到藥,呂布正在沮喪,此時一個士兵拿著絹紙過來了,說自己找到了好東西,可能是董卓要的,只見絹紙上邊寫著十二個大字:“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

呂布當時並不怎麼知道這有何深意,就覺得可能是董卓讓他找的東西,於是就把這個東西帶了回去。

之後,東西被士兵帶回宮,董卓剛開始也不知道啥意思,就去問手下的大臣,大臣們自然是戰戰兢兢不敢亂說話,董卓見狀頓時拍案而起,這才有一個大臣顫顫巍巍的請求無罪以後說“這千里草,合起來是一個‘董’字,十日卜合起來,是一個‘卓’字,這句話是詛咒您不得生啊。”

董卓的暴躁性格哪容得別人這樣說他,想要把那絹紙撕碎,卻發現那絹紙十分堅韌不好撕碎,就更加生氣了,罵了呂布一通以後還不解氣,又令人把漢武帝的屍體翻出來暴曬,後來好多人勸其消氣,董卓才把屍體草草放回去了事。

其實,關於董卓暴曬漢武帝屍體的事,應該是因為董卓的名聲太壞,後世編排他而杜撰出來的故事而已,一個人再喪盡天良不至於做出如此違逆之事。


小小嬴政


誠邀,如題。董卓有沒有對漢武帝的屍體不敬,小編不得而知,但是董卓盜取茂陵的事情確實是被記錄於史書上的。


話說中國人一直事死如事生,於是古人的墓葬中最為豪華,普通人的墓葬多多少少都會有幾枚大錢什麼的作為陪葬,更別說古代權勢最大的皇帝老兒了。

具體到漢武帝的陵寢,根據史料記載,茂陵動用了數萬民工,一共修建了50多年才得以完工。雖然茂陵的規模雖然比不上秦始皇陵,但是也是遠高於一般的帝王的。史料記載基內有“金錢財物、鳥獸魚鱉、牛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盡瘞(yì)藏之”

漢武帝本想死的榮光,結果卻被別人惦記了。夫惦記?董卓也!

董卓本是西涼軍閥,奉何進之命進京護駕,沒想到董卓是隻白眼狼,先殺少帝劉辯,以劉徹為獻帝,後自立為丞相,司空,掌握東漢中央政府。董卓生活腐化,國庫不足,於是想到盜取茂陵以充軍餉,可憐的漢武帝就此被開棺挫屍,好不悲慘。



以上就是小編的回答,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電視劇裡看歷史


文史頻道第78期之茂陵


漢武帝是我國曆史上著名的皇帝,他墊定了中華民族的地域版圖,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與秦始皇並稱為“秦皇漢武”。



作為千古一帝,他的陵墓自然不能太寒酸。

據史書記載,漢武帝的茂陵修了53年,每年大漢王朝都會撥出一半的錢,為他修建陵墓。

漢武帝時期是中國的鼎盛王朝,陪葬品的奢侈程度讓人瞠目結舌。

他下葬時的茂陵規模宏大,建築宏偉,墓內殉葬品極為豪華豐厚,史稱“金錢財物、鳥獸魚鱉、牛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盡瘞藏之”。

即使現在來看,茂陵殘存的封土就有40多米高,可見當時修建時的規模之大。


公元前87年漢武帝駕崩,葬入茂陵,隨葬品有金縷玉衣和玉杖,還有大量的宮女和太監殉葬。

只是讓漢武帝想不到的是,他的茂陵不止一次被盜。

早在王莽新朝時,赤眉軍就曾經打開過漢武帝的茂陵。

到了東漢末年,皇權旁落在外戚和太監手中,為了平息宮廷內亂,董卓奉旨入京平叛。

沒想到的是,董卓是一頭猛虎控制了大漢王朝,成為了東漢的實際統治者。

他聽說漢武帝墓中有神丹妙藥,於是派他的中郎將呂布打開茂陵。

除了奇珍異寶以外,並沒有傳說中的靈丹妙藥。

呂布為了回去交差,還是冒天下之大不韙,打開了漢武帝的棺槨。

裡面有一段黃色絲綢,上面繡著幾個字。

“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


呂布勉強讀了下來,卻不知是什麼意思,只好先呈現給董卓。

董卓的文化水平估計也不高,於是向大臣們問什麼意思。

有一個大臣說,這千里草,合起來是一個‘董’字,十日卜合起來,是一個‘卓’字,這句話是詛咒您不得生啊。

董卓聽了大怒,讓呂布把漢武帝的屍骸拖出來暴曬,來緩解憤怒的情緒。

在眾多大臣們勸告下,董卓才意識到自己有點上頭了,又把漢武帝的屍體給放回了原地。


後來董卓被王允和呂布聯手殺死,正是應了當初那句話。

董卓之後,漢武帝墓數次被盜,現今的茂陵中究竟還剩下多少陪葬品,不得而知。

—End—



文史頻道


漢武帝劉徹(公元前156年7月14日-公元前87年3月29日),我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開創了西漢王朝最鼎盛繁榮的時期,那一時期亦是中國封建王朝第一個發展高峰。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漢朝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他也因此成為中國歷史上偉大的皇帝之一。 那為何如此偉大的一代帝王會被後代的“漢朝臣子”暴曬屍體?(野史傳言,不足為信,就題論題,不為史實)

千古帝王

《漢書》首次用“雄才大略”來評述漢武帝劉徹。《諡法》說“威強睿德曰武”,就是說威嚴,堅強,明智,仁德叫武。可見漢武帝劉徹在古時人們心中的地位之高。漢武帝即位後收河套地區,奪取河西走廊,打通西域,封狼居胥,將當時漢朝的北部疆域從長城沿線推至陰山甚至更遠,為後來把西域併入中國版圖奠定基礎。一雪大漢王朝見過初期的恥辱。




漢武帝在建元二年就開始大肆興建自己的陵寢。由於經歷了戰國時期的兵荒馬亂,後又經歷了秦朝的暴政,可以說是民不聊生。漢朝初年就開始遵循道家的治國理念——“無為而治”,經過漢高祖、漢文帝、漢景帝這三代明主的治理,人民得以休養生息,國庫富足。

飽漢子哪知餓漢子飢,從小錦衣玉食的劉徹去哪能體會到國家困難時期的情況。繼位之後窮兵黷武,到晚年也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成為第一個下“罪己詔”的皇帝。於公在軍事上毫不吝嗇,看在自己這麼辛苦的情況下,於私也要好好安排自己的後事啊,於是乎可以說是一繼位就開始修建自己死後的歸宿。

恢宏陵墓

“金錢財物、鳥獸魚鱉、牛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盡瘞藏之”——《漢書》

漢武帝感覺自己的功績越來越大,自己也就越來越自大,希望自己的陵寢一樣能彪炳青史。起初他拿三分之一的國庫收入來修建,到後來竟然增加到二分之一。這個時間是不好確定的,皇帝活著的時候是不能完工的,試想皇帝還沒有駕崩,陵寢就修好了,怎麼說:已經修好了,您可以入住了!所以漢武帝的陵寢前前後後修了五十多年,到他下葬時的茂陵規模宏大,建築宏偉,墓內殉葬品極為豪華豐厚,金銀珠寶不計其數。


相傳漢武帝下葬的第四年,長安市面上就有人販賣從他墓中導倒出來的陪葬品,到新朝末年的農民起義軍殺進長安時,規模和寶藏均位居漢代諸皇陵之冠的漢武帝陵更是被赤眉軍挖開個大口子,幾萬人整整搬了一個月,也沒搬走其中寶藏的一半。後來赤眉軍被趕到絕境時,為了獲得軍餉,他們再次挖掘了漢武帝的陵墓。

漢武帝的後代懷著對先祖的敬重之情又重新修繕了茂陵。 此前雖然茂陵無數次被盜掘,但是漢武帝始終安安穩穩地躺在自己的棺材裡面,可以說是盜亦有道的吧,誰也沒想到他的後世臣子中出了一個完全藐視禮法的大惡霸——董卓,他就毫無顧忌的讓漢武帝“重見天日”了。

董卓暴屍

董卓進京後,哪知道什麼叫光輝燦爛的文化、什麼叫得民心者得天下。知道是金銀珠寶,和逆我者亡的原始觀念,大肆搜刮城裡的財物,濫殺無辜。唯利是圖的他,對於相傳珍藏無數珍寶的茂陵自然是不會放過。


搜挖財物可以理解,那為什麼會讓漢武帝暴屍呢? 相傳是董卓是在墓中找一個藥方,誰知找到了一卷絹紙,上書:“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後經大臣解釋:千里草,合起來是一個‘董’字,十日卜合起來,是一個‘卓’字,這句話是詛咒您不得生啊。”於私董卓大怒,將漢武帝暴屍。後經蔡邕前去勸解,董卓這才消了怒氣,派人將屍體放回,並草草處之。

心態分析

漢武帝到董卓生活的年代已有兩三百年的歷史了,期間茂陵無數次被盜,估計輪到董卓的時候,墓中的珍寶估計已經沒有什麼了,但是先前的盜墓者可能嚴格遵守行規,沒有動漢武帝的棺槨,董卓這個完全沒有禮法、沒有倫理綱常的人在沒有得到珍寶的心態下,自是很生氣,看到完好的棺槨肯定是動了心思的,於是就開棺尋寶了。


董卓進京後,一手遮天,自認為已經結束了漢朝,統治了天下。對於這個在漢朝皇帝中的一代風流人物自是要嘲笑一番的。心想:無論你有多麼偉大,如今你的江山,你的後代,甚至你的遺體都由我來肆意擺佈,以此來滿足他的虛榮心。

古往今來的皇帝基本都是榮華一生,貪婪的他們自然是想把這些珍寶帶回地下。不知道他們是忘了還是要和命運賭一把,貪婪無止境,盜墓亦無止境!和他們同樣貪婪的盜墓者是不會讓他們把那麼多的寶藏據為己有的,到最後不僅財富沒保住,連屍骨都不能完整,世上沒有比此更蠢的事了。


棍哥觀史


董卓為什麼要暴曬漢武帝的屍體?董卓表示:寡人只是想從茂陵裡找一些金銀珠寶用作軍餉,暴曬帝屍體非寡人本意;寡人已將侮辱帝屍的士兵甲斬首示眾了,又將帝屍放入棺材之中,隆重安葬了。漢武帝一生雄才大略,開疆拓土,文治武功雙赫赫;但是他也十分的奢侈,駕崩後陪葬品十分的豐富,比慈禧太后的陪葬品多出好幾倍。厚葬的結果就是漢武帝死後不得安寧,他的帝陵多次被人光顧;董卓的兵士還把他從棺材中搬出來,將棺材裡的珠寶搜刮走了。

漢武帝晚年一方面不吝重金尋仙訪道,意圖長生不老;另一方面濫用民力建設茂陵,意圖死後依然能過上富麗堂湟的生活。根據史書記載,茂陵的陪葬品十分的多:金錢財物、鳥獸魚鱉、牛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盡瘞藏之!陪葬品之多,導致浩大的茂陵都裝不下,很多物品直接放在陵區內,由守陵人看守。西漢末年,綠林、赤眉兩軍起義,數十萬軍民進入茂陵搬取財物,搬了十多天連一半都沒有搬完。之後不斷有盜墓者光顧茂陵,不斷的盜取陵內財物。

董卓挾天子以令諸侯,強行將首都從洛陽遷至長安,長安一下多了數十萬軍民,財糧皆不足。丞相董卓打起了茂陵的主意,計劃向漢武帝借錢花,於是發動數萬軍卒大規模發掘茂陵!董卓發掘茂陵時距漢武帝去世已經有兩百多年了,長期的盜墓導致陵內財物不多;於是董卓命令士卒仔細搜索茂陵,任何一個地方都不能放過。所以漢武帝的屍體被搬出了棺材,扔在陵外暴曬了幾天,直到有大臣提出武帝的屍體不能暴曬了,才重新裝入棺材安葬。

《三國演義》裡提出董卓暴曬漢武帝的屍體是因為發現了一則預言,該預言寫在錦帛之上,留在漢武帝屍體旁。預言內容為: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呂布將這則天書交給董卓處理,董卓又找飽學之士解讀這則天書。千里草,合起來是一個‘董’字,十日卜合起來,是一個‘卓’字,這句話就是漢武帝在詛咒董卓不得好死!氣憤的董卓下令將漢武帝的屍體扔到太陽之下暴曬洩恨,後來左中郎將蔡邕力勸董卓,才重新將漢武帝入棺安葬!


大秦鐵鷹劍士


董卓開啟了東漢末年動亂的帷幕,自他開始,戮戰不止,天下大亂。為了對抗關東聯軍,董卓挾持漢獻帝西遷至長安,然後進行各種作戰準備。為了籌集軍餉,他盯上了西漢最富的皇帝,漢武帝。那麼董卓為什麼要盜墓並且暴曬漢武帝的屍體呢?

漢武帝之陵墓為茂陵,是西漢時期建設時間最長,陪葬品最豐富,規模最大的帝陵。它開建於漢武帝稱帝后的第二年,換句話說,漢武帝16歲時就開始考慮著手修建自己的陵墓。整個陵墓歷經53年,終於在漢武帝駕崩那一年匆匆竣工。如果漢武帝不死,估計還會繼續往下建。那麼漢武帝為什麼會將陵墓選在茂鄉這個地方呢?

漢武帝一次野外圍獵,在興平市東北十二里的茂鄉看到了異像。什麼異像呢?他發現了一隻麒麟和一顆長生果樹。於是漢武帝認為此地是龍脈,於是趕緊讓人圈禁,從此以後,便將自己的陵地選在這裡。陵墓也因此被稱為茂陵,那麼茂陵內陪葬品有多豐富呢?

漢武帝時期,國力強盛,再加上茂陵動工時間較早,所以裡面的陪葬品幾十年如一日的不斷增添。而漢武帝對自己的陵墓極其重視,當時天下賦稅三分之一被用來修建陵墓和擴充陪葬品。

“漢天子即位一年而為陵,天下貢賦三分之一,一供宗廟,一供賓客,一充山陵。”

茂陵中陪葬品多達190餘種,除了最基本的金銀珠寶外,連牛、馬、虎、豹、魚鱉、飛禽這些活物都被放置進了茂陵。等到漢武帝下葬的那一天,墓地裡幾乎沒有什麼空閒的地方可以放置東西。由此可見,裡面陪葬品數量之多。史料記載,漢武帝下葬時口含蟬玉,身穿金縷玉匣。棺槨四周雕刻著蛟龍鸞鳳等吉祥之物。

時康渠國國王進獻給漢武帝的玉箱、玉杖也一併葬入陵中,漢武帝生前經常唸誦的30卷經書被放入玉箱中,長埋地下。

正是因為茂陵陪葬品豐富,這才引起了歷朝歷代篡權奪位者以及盜墓賊的注意,自茂陵修建完畢起,經常遭到盜竊,而董卓盜墓那一次堪稱最嚴重。

漢武帝駕崩後的第三年,茂陵即遭到盜竊,丟失康渠國國王進獻的玉箱、玉杖二物。二十年之後,茂陵又被盜墓賊所盜竊,金箱中漢武帝御覽的經卷被盜墓賊丟失在山崖之上,為當地百姓李友所發現。

後來,赤眉軍退經長安,也盜取了茂陵。直到董卓亂政時期,茂陵被盜達到最嚴重。那麼董卓為什麼要盜茂陵呢?

董卓懼怕洛陽難守,於是將漢獻帝西遷,效仿舊秦,據守關中險要之地。董卓到達關中後,在長安附近修建了一座自己的府邸,名曰郿塢。郿塢的城牆高度和厚度跟長安城一樣,只是大小不如長安罷了。

董卓在郿塢裡儲存了足夠吃三十年的糧食,黃金二三萬斤,白銀八九萬斤,其他綾羅綢緞,珍玩古器更是數不勝數,那麼這些都是從哪裡來的呢?來自於盜墓。

當時董卓派呂布打著籌集軍餉的名義,強行讓洛陽的富戶交出家中的金銀,後來更是肆意的搶掠百姓,瘋狂斂財。後期瘋狂到直接盜取王公貴族和帝王的陵墓,而茂陵是董卓重點盜取的對象。

不過,董卓在盜墓時除了擄走不計其數的金銀珠寶,還撿到一張巾帛,上面寫著: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董卓不解其意,派人來解。於是有人告訴他,這其實是個字謎,千里草是一個董字,十日卜是個卓字,意思是董卓不得好死。

董卓聽後大怒,於是令呂布將漢武帝的屍體拎出來暴曬,以解心頭怒氣。而巾帛上的字也不脛而走,成為長安城兒童及軍民傳頌的歌謠。

董卓亂政亂民,不得民心,後被王允策反呂布刺殺,死之後被做了天燈,挫骨揚灰,遺臭萬年。

最後正面回答問題,董卓西遷長安,為了籌集軍餉,他不但派呂布掠奪百姓,還將罪惡的雙手伸向歷代帝王和大臣陵墓。漢武帝的茂陵慘遭盜竊,而巾帛上的字似乎也提示他,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最後董卓死於行刺,也是上天開眼。他其實和曹操一樣,曹操曾經也組建摸金校尉,專門用以盜取前朝陵墓,最後曹操死於頭痛,也算是上天的懲罰吧!


每日趣評


董卓生性兇殘,做了不少壞事,因此在歷史上留下了惡名,但他卻也有溫柔的一面,那就是對他的小孫女董白。

董白生得漂亮,人又極聰慧。唯獨一樣不好,是個啞巴。

董卓特別疼愛董白,為了能治好董白的啞巴病,遍尋名醫,不知道求了多少靈丹妙藥,但卻沒有絲毫效果。

(董卓劇照)

公元189年,一直覬覦中央政權的董卓終於等來了機會。

漢少帝劉辨繼位後,由於年幼,便由何太后臨朝稱制。

此時的東漢王朝,被外戚和宦官輪流當政,王權已經非常衰微了。

為了爭奪朝廷的控制權,外戚何進和宦官張讓更是爭得你死我活,不可開交。身為大將軍的何進便下密令,詔董卓入洛陽“逐軍側之惡”。

董卓很有頭腦,他帶著軍隊走走停停,不緊不慢向洛陽開進。果然,還未等他到洛陽邊界,就得知張讓已經先下手為強,把何進給殺了。

董卓精神大振,打聽到劉辯的下落後,便迅速趕到並將劉辯迎回洛陽,自封為國相,從此開啟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模式。

為了能夠大權獨握,董卓又先後廢掉劉辯,擁立比劉辯小5歲的劉協為帝,接著又把阻礙他的何太后和大臣處死,把東漢朝廷的領導核心圈全換上了自己的心腹。

這樣一來,皇帝的廢立,朝臣的任免,政事的決斷全部由他一個人說了算,就連劉協也不過是個擺設。

(挾天子以令諸侯)

當權後的董卓,不光大肆加封董氏族人,還把自己母親封為池陽君,給她配備了皇家長公主才具備的儀仗隊。

孫女董白年僅10歲,還不到能得封號的年紀。但董卓疼愛她,打破陳規,把她封為渭陽君,併為她舉行了隆重的冊封儀式。讓她乘坐青蓋車,並讓軍中大將跟隨在她的車後面。待她行到壇前舉行大典,接受印綏。

董卓聽說在漢武帝的陪葬品中,有治啞巴病的偏方,大喜過望,便命手下大將呂布去漢武帝的陵寢中查找。

當年,漢武帝即位不久,便開始了修建茂陵的工程。他每年都會把國家稅收的三分之一撥為修陵工程款。後來又加增到二分之一,費時50多年才完工。

茂陵不光規模宏大,墓內更是“金錢財物、鳥獸魚鱉、牛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盡瘞藏之”,因此被盜墓者多惦記。在呂布進去之前,已經被赤眉軍洗劫過一次,據說陵內珠寶搬了幾十天,“陵中物仍不能減半”。

董卓之所以要打茂陵的主意,一方面是想找到治啞巴病的方子;另一方面,他收編了何進等人的軍隊,人數擴充了好幾倍,需要一大筆經費養這些人。

呂布也不含糊,帶著將士便進了茂陵,財物倒是不少,但董卓要的偏方,卻怎麼也找不見。

(呂布劇照)

最後,據說呂布撬開漢武帝的棺槨,好一頓亂翻,才翻到了一卷黃帛,上面寫著:“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

呂布看了半天,沒琢磨過來,想想大概這個就是偏方了吧,於是拿回去交給董卓。

董卓也研究了半天,還是不解其意。於是就拿到朝堂上去問朝臣們。結果朝臣們只是沉默不語。董卓一見大臣們這熊樣,便氣不打一處來,當即就發起了脾氣。

這時才有個大臣戰戰兢兢地說:“這個屬下不敢說。”

董卓見了蹊蹺,便一揮手說:“儘管說,不治你罪。”

這個大臣才說:“千里草,分明是個董字。十日卜分明是個卓字,這句話是說‘董卓不得好死’啊……”

董卓想著自己不但沒找到偏方,還遭到羞辱咒罵,不免惱羞成怒,他又是個極為暴戾之人,馬上下令把漢武帝的屍體拖出棺槨“暴屍”。

朝臣們見他要汙辱先帝,不免大驚失色,集體推選蔡邕苦勸。說,動了漢武帝的陵寢,只怕會壞了龍脈,到時候會影響到霸業。

一心想取代漢室的董卓,這才收回命令,並讓人把漢武帝的屍身放回棺槨中,另外又把盜取出來的財寶放回墓室裡,並加以修葺。

不過,正史上雖然有說董卓盜墓。但並沒有記載他暴曬漢武帝屍體這件事。至於從漢武帝墓中得出“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這樣的話,因為太“巧合”,因而也不排除由於董卓名聲太壞,後世杜撰的可能。

(參考史料:《盜墓史記》《三國志》)


張生全精彩歷史


很多人都回答了,但那都是後人為了博眼球編出來的,實際上哪有董卓曝曬漢武帝的屍體啊!


漢茂陵,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興平市,漢代規模最大的帝王陵,裡面的陪葬品可謂是前所未有的豐富。歷史上也記載招到過挖掘

第一次是時隔四年,裡面的陪葬品就出現在市面上;

第二次赤眉軍從裡面搬運了大批財物;

第三次還是赤眉軍;

第四次就是董卓了,說董卓為了治好孫女懂白的病,才下令挖掘茂陵的,其實只是個藉口;

第五次就是唐朝末年黃巢起義為了籌集軍費終於把茂陵的財物洗劫一空;

可最後我大天朝的專家說沒有被盜的痕跡,說完好無損,應該是掩人耳目了,畢竟有那麼多歷史記載。


為什麼說這些被盜經歷就是為了證明一點,董卓沒有暴曬漢武帝的屍體

1.他們盜墓的共同點就是增加軍費,買馬買裝備,增強軍隊實力,鞏固自己的政權。

2.至於懂白是啞巴,董卓為了治孫女的病才盜墓,太假了,只是個藉口,董卓自己都不敢稱帝的人,還敢曬漢武帝的屍體?

3.如果真的曬了,後世那麼多,怎麼可能不會有書本流傳下來,這也算是重大事件了。

最後歡迎留言指正,喜歡就關注下贊一個。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