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運營最尷尬的就是輸在簡歷文案和表達邏輯

最近一週通過電話溝通來找胖橘老師諮詢《模擬面試》的同學有7個人,其中兩個做過社群,兩個做過活動策劃,一個做個數據分析,一個做過產品運營,一個做過線下渠道,每個人在求職的道路上都遭遇了很多心理門檻:自我懷疑or機遇懷疑。

基本心態

面試運營最尷尬的就是輸在簡歷文案和表達邏輯


簡單的描述一下自我懷疑,就是收到了面試挫折後過度反思自己導致不信任自己的心理狀態,一般情況都是出現了屢面不利或者被面試官的問題難住受到的心理挫傷。這種時候就不僅僅是工作能力的問題,因為你可能已經失去了自我認知。

與此同時,一定會存在機遇懷疑,就是對互聯網行業運營機會或者是對大小公司機會亦或者對市場機會等諸多外界環境因素產生了負面心理,通過放大別人對自己的影響安慰內心的挫傷。

來諮詢的同學幾乎都存在了兩種心理門檻,亦或者說不論哪一種職業面試受挫都會同時存在至少兩種心態問題。

簡歷的素養

面試運營最尷尬的就是輸在簡歷文案和表達邏輯


回到運營崗位的問題中,我會先分析一個應聘者的簡歷。同樣的內容在HR和運營Leader的視角解讀是不一樣的,所以基本的原則是能夠適配不同視角的人,樸實的寫工作重點。

基於這樣的原則我們在搭建一份簡歷時就應該如同準備一篇爆款新媒體文章一般,有主題的策劃文案和排版,甚至要考慮作品的展示,整體視覺的體驗,內容的表達邏輯。如果是一篇微信公眾號文章屬於大眾化閱讀,那麼簡歷更注重精準用戶閱讀體驗。寫簡歷本身就是考慮一個運營人的文字功底和策劃技能,如果是你具備這方面工作經驗或者優勢的運營人,先學會把簡歷當作品一樣運營一下。請不斷優化自己的模板、排版和內容表達邏輯

目標與結果

面試運營最尷尬的就是輸在簡歷文案和表達邏輯


第一視覺是簡歷的第一部打造,那麼真正考驗功底的就是內容,運營這個崗位的重點就是基於目標,通過不同的運營技能帶來與目標匹配的結果。所以再看不到清晰的工作目標與結果,過程中的手段描述都顯得很蒼白。比如使用了xx工具、xx玩法做了xx活動,提升了xx率。這裡就要問自己這個率提升的目標是為了什麼?

數據之間存在轉化,越是想要強調成績,越要重視轉化的路徑。有時候重點不是你提升了多少率,而是你是否清楚的知道你在為了什麼做這些運營工作,為公司帶來了什麼價值。在一個地方寫過10w+文章,並不代表換個地方就能馬上寫的出來,你的成績如果有外因,那麼很難證明這件事的方法你清楚,你也做不到每一種玩法複製有效。

不同的目標採取不同的運營手段帶來合理的結果,才是正確的表達思路。簡歷中要清晰的讓他人看得出來你的思路。

表達的藝術

面試運營最尷尬的就是輸在簡歷文案和表達邏輯


獲得了面試的機會意味著你通過了自己的簡歷內容吸引了目標,接下來就是關鍵的運營技能:談判。很多人會把自己陷入到緊張的面試場景中迷失自己,會被各種意外問題問的倉惶無助。回答錯誤或者答不上來並不代表你失敗了或是你很一般,談判是雙方共同的交流行為,很多遺憾的結果往往不是一個人就能造成的,因此很多讓你尷尬難辦的問題可能是對方有毛病。

胖橘老師會推薦一種主動式談判策略,從一開始介紹自己的工作經歷時就主動的有條理的說清楚自己在每一家公司工作成果,使用了哪些運營技能和手段,並主動告訴對方這麼做的想法。最基礎的表達邏輯,基於結果拆解的How和Why,當你告訴別人你是怎麼做的時候,主動告訴別人自己這麼做的原因以及一些新的想法,證明了你是個有想法的運營人,而想法能為新公司創造更多的價值。比起一問一答式面試,這種表達會讓自己處於優勢狀態中,增加自己的談判籌碼。

必須記住,每一次表達就是內容一樣,按照基礎邏輯傳遞信息,以目標為主幹表達自己想怎麼做和為什麼這麼做。我們工作的本質就是為公司提供服務創造價值,同時獲得等比的報酬。你值不值錢就看你怎麼表達自己的優勢。

細節決定成敗

面試運營最尷尬的就是輸在簡歷文案和表達邏輯


你的簡歷裡越想突出的運營能力,在你的簡歷和你面試的溝通中越能體現,當你把自己當做目標用戶運營自己的時候,你對自己做的運營策劃和推廣就能看出你的真實水平。有時候別人不花很多耐心聽你講述工作經歷,就是已經從你的狀態中看清楚了,你的著裝,你的眼神,你的語速,你的語言流暢度,你的邏輯以及你先唱表現的情緒,都在面試官眼中看的透徹。

有時候,不是輸在了職業經歷,而是輸在了自我運營上,如果你連自己都不信任,憑什麼讓別人信任你可以呢?

談判小秘密

通過電話也跟部分同學分享過一些小技巧,如何包裝自己的優勢,如何把前公司不利因素變成面試的優勢,如何應對面試官的無腦問題,如何談薪水......胖橘老師確實又不少這方面狡猾的策略,相信溝通過的同學都感覺到了那無敵的氣場和張口就來的滔滔不絕,哈哈哈。我會在知識星球裡告訴你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