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父母的4种行为,会让孩子自卑懦弱,难成大器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承受着各方面带来的压力,从而使很多人在心理上会产生自卑感,过着像“狗”一样的生活,眼巴巴的看着别人,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自身却缺乏安全感,为了生活会卑微到放弃自尊,以求讨好别人。


家庭教育中,父母的4种行为,会让孩子自卑懦弱,难成大器


当遇到不公平待遇时,会选择忍气吞声,在与别人交往时不知所措,从而导致没有真心的朋友。自卑的人不懂得分享,不管是快乐还是悲伤,只会在角落暗自高兴或者疗伤。一般自卑的人是失败的人,因为他无法抓住眼前属于自己的机会。

身边就有一个鲜明的例子:邻居的孩子是女孩,在小时候,他女儿在各个方面都是出类拔萃的,外貌、成绩、谈吐等样样出色。但是现在却变成了另外的极端,有一次见到他女儿,感觉完全是换了一个人,年纪不小了还没有结婚,光打胎就不下两次了。


家庭教育中,父母的4种行为,会让孩子自卑懦弱,难成大器


她对待感情非常“专一”,男朋友始终没换过,年龄比她大了不少,还非常花心。随着她年龄的增长,她男朋友一直不提结婚的事情,而她也不着急,父母朋友劝了很多次,她一直坚持说自己很差,能找到这样的男朋友已经是烧高香了,坚持如果自己能做的更好,男朋友会回心转意的。父母最后实在没办法,强拉硬拽带着她去看了心理医生,医生诊断为完全的自卑症。

像邻居家这位大姐这种自卑的情况,其实和她家庭有非常大的关系,那在家庭中,父母的哪些行为会给孩子带来自卑的性格呢?

1、家庭不合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安全感主要来源于家庭的和睦氛围。一旦父母的感情破裂或不合,经常发生吵架,甚至动手打架的现象,就会造成孩子安全感缺失,孩子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容易对婚姻产生心理阴影。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自己心意的人不敢追求,缺乏自信,因此错过机会,最后不了了之。另一方面会认为天下的婚姻都是和父母一样的状况,从而对婚姻失去信心。


家庭教育中,父母的4种行为,会让孩子自卑懦弱,难成大器


2、抓住旧事不放

有的家长在批评孩子或者提醒孩子犯过的错误时,喜欢用翻旧帐的形式,这种对于旧事重提的反复强调,会让孩子认为自己一直做不好,久而久之,极其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孩子犯错是在所难免的,犯过的错误孩子不一定会重犯,如果经过提醒孩子已经改正了错误,家长应该对事情既往不咎,更应该承认孩子改正错误的态度。

孩子的性格是从小在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中慢慢形成的,孩子自身价值的理解和心理成长方面,其养成主要来源于家庭,什么样的家庭造就什么样的孩子。

3、总对孩子说自己家“穷”

当孩子对家长有物质要求时,有些父母会为了拒绝孩子的请求,而告诉孩子家里穷,这样是不对的,容易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对爱患得患失,从而慢慢缺少安全感。对孩子哭穷、把孩子与别人进行比较、经常制止孩子不能做某种事情,在日常生活中,这些看似很平常的小事,对孩子来说,容易造成对金钱物质等方面的依赖和重视,这种方面一旦养成,长大后是很难改正的。


家庭教育中,父母的4种行为,会让孩子自卑懦弱,难成大器


4、总是批评孩子

每一个人的人生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不但是孩子,家长也一样。当孩子做事情时已经尽力,当孩子没有达到你的期望,当孩子犯错时,父母不要总是用批评的方式来对待孩子,一味的批评,会加重孩子心里的负担,为性格造成自卑而埋下隐患。

为了避免孩子产生自卑的心理,我们家长应该怎么做呢?首先,我们家长应该做到,给孩子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避免在孩子面前发生争吵的场面,第二,抛开原则性问题以外,不要总是用孩子犯过的错误来教育孩子,当孩子已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下定决心改正时,家长要给予孩子足够的空间和时间。第三,让孩子对物质方面提出不过分的要求时,家长能做到的,就尽力去满足孩子,不要总是把穷字挂在嘴边,不然会对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伤害。第四,孩子应该严厉的管教,但孩子更需要的是家长的信任和认可,不要总是一味的批评。


家庭教育中,父母的4种行为,会让孩子自卑懦弱,难成大器


你家孩子有自卑的心理吗?你又是怎样培养孩子性格的呢?不妨说出来,把你好的教育方法,拿出来和大家一块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