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加持,政策助力,全行業湧入智能變革通道

“賣電腦的”,這是過去35年無數消費者心中的聯想。

在第七屆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CITE2019)上,聯想集團首次集中展示了一系列智能轉型成果,為公眾描畫出一個更加立體的新面孔,也傳達出全行業緊迫的轉型需求。

如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王志軍在該屆博覽會的“中國電子信息行業企業家峰會”上所說:“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電子信息企業提升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數字化轉型速度快,效果好的企業,能夠更快更好地適應數字經濟時代的發展需求。”

不僅是電子信息企業,在以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新技術驅動下,各行業普遍進入轉型升級通道。

王志軍強調:“企業應探索數字化創新發展的新模式,加快實施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改造,打造新的產業生態和數據生態,推動企業上雲,快速獲取數字化能力,提高數字化應用效率,搶佔經濟轉型發展的先機。”

中國有望成為智能變革領導者 但仍需補足計算力短板

像水、電、煤等一樣,AI、5G等新技術基礎設施引發的數據紅利大潮,讓中國市場變得至關重要,通過產業智能化升級重塑企業競爭力已成為業界共識,成敗直接關係到中國經濟發展的大局。

戴爾科技集團全球執行副總裁大中華區總裁黃陳宏介紹,戴爾一直跟蹤研究約4000家企業數字化轉型,並每年發佈數字化轉型指數(DTI),從中可以看出,中國數字化轉型的後進者大大減少,已從33%降到9%。

“中國作為移動互聯網和工業互聯網的核心推動者,將在數據時代扮演重要角色。”英特爾公司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楊旭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說,“晶體管是數據時代的核心支撐,但晶體管將不再只是英特爾的一個核心業務,更將演變成核心能力,支撐英特爾向以數據為中心的戰略全面轉型。”

這不僅預示著,英特爾將迎來巨大的商機,也意味著中國市場將在其全球佈局中佔據更加重要的位置。英特爾最新發布的財報顯示,全年營收首次突破700億美元大關,以數據為中心的業務佔比高達48%。

楊旭說:“在這個新時代,英特爾紮根中國市場、共同成長的承諾也將升級,就像我們新CEO鮑勃·斯旺所強調的,不能像之前那樣只是複製和擴展全球戰略,而是要深挖中國市場的需求,提供更具針對性的高價值服務。”

儘管中國市場始終有英特爾這樣的領先夥伴不離不棄,但畢竟數據的產生速度已遠遠超過了當下的處理和計算能力,未來還有更多樣化的數據形態和計算場景等待挖據、分析,在釋放數據的力量的科技能力上,中國產業界尚需努力。

如曙光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國傑院士所說:“大數據的存儲、分析和機器學習能力已成為新的基礎設施需求,計算能力的高低將決定人工智能產業和智能服務的水平。”

曙光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歷軍表示,雖然經過幾十年的奮鬥,我們在一些領域擁有了一批在全球有競爭力有影響力的企業,中國的超級計算機已經能夠用來模擬全球的氣侯變化,已經可以完成一個城市的整個視頻監控系統的智能化分析、檢索,但我們的半導體技術、芯片技術仍相對落後,面向先進計算機的軟件幾乎還沒有國產化,‘重硬輕軟’的不平衡局面還待繼續打破,我們需要花時間補足應用軟件和生態環境的短板。

據歷軍透露,曙光正籌劃在深圳建立先進計算應用軟件研究院,力爭用十年的時間突破一批高端模擬仿真軟件,推動深圳超級計算中心邁入國際一流的行列。

賣PC的開了智能定製店 自我兌變最有說服力

如果說傳統企業在如何利用新技術、新模式改造傳統業務,完成這一階段的轉型升級中,還缺少成熟的借鑑或模式,經歷數年轉型陣迎來新上升週期的聯想,不失為一個好的夥伴。

因為,過去幾年,聯想針對研究開發、供應鏈管理、生產製造、市場營銷、售後服務等全價值鏈進行智能化的成功再造,讓它自己首先成為了一個極有說服力的樣本,繼而蛻變為智能化的服務者。

聯想自己就是智能化的受益者,聯想合肥智能製造基地聯寶科技的22條主板生產線自動化水平最高已達到75%,平均每秒鐘下線一臺電腦。

此前,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說:“聯想將從一家以PC為核心的計算設備製造商,轉變為圍繞智能物聯網、智能基礎架構、行業智能三個方向全力推動智能化變革的公司,成為智能化變革的引領者和賦能者。”

這樣的信心來自何處?

聯想集團副總裁、中國區商用業務總經理劉徵介紹,聯想不但有全球最廣泛的終端產品組合,有全球領先的數據中心,成熟的行業大數據和算法技術,在商用物聯設備、通信網絡資源、大數據平臺等領域也有強大的技術儲備優勢,形成了聯想在產品、技術、數據、算力、算法等各方面的巨大優勢。

飛機制造是一個極其複雜的過程,聯想為中國商飛提供了“大飛機”製造的AR輔助裝配解決方案。

據劉徵介紹,C919的製造中,涉及的裝配就超過了500線束、15000根線纜。以前,這些線纜裝配至少需要3人同時工作,使用聯想的AR輔助裝配方案後,只需要1個工人和更短的時間,並將出錯可能性降到極低。目前,這個解決方案正在商飛第四架C919上“服役”。

而聯想的智能物聯網設備也已廣泛應用於各種生活場景、應用場景和生產環境中。比如,聯想已將人臉識別嵌入到地鐵的道口閘機、三甲醫院的門禁。聯想在國內某大型鋼鐵公司的生產線上部署了高速攝像頭,用於鋼材焊接摺痕等質量檢測。更多可以應用於室外、工廠、井下、礦山等各種環境的新型邊緣智能產品還在不斷投入應用,它們不僅能承受-20℃、80℃的特殊溫度,還有IP67防水,防腐等能力。

目前,聯想的行業智能解決方案已覆蓋製造、交通等20多個行業。

聯想集團執行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劉軍在“中國電子信息行業企業家峰會”透露:“智慧服務已快速成長為聯想新的業務支柱,預計兩年內服務銷售額在中國將超過10億美金。”

中科網(208.com.cn)是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服務平臺,助力企業創新能力提升和區域科技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