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普遍對電動汽車又愛又恨,最終的市場可能是一地雞毛

目前,世界各國一致認為,化石燃料遲早有一天要用完,同時,溫室效應加劇,需要控制汽車排放廢氣和廢物的數量。基於以上兩點,各國都制定政策,鼓勵發展新能源汽車,目的有兩個,一個是逐步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最終用新能源替代化石燃料,另一個目的是減少有害排放,直至達到有害物質0排放。

用戶普遍對電動汽車又愛又恨,最終的市場可能是一地雞毛

為此,各國還制定了禁售燃油車的時間表,如荷蘭、挪威計劃在2025年禁售燃油車,德國計劃在2030年後禁售傳統內燃機汽車,印度計劃在2030年全面禁售燃油車,法國計劃在2040年全面禁售燃油車,英國計劃在2040年開始全面禁售傳統柴油、汽油車。看起來各國政府都很樂觀,也很激進,時間非常緊迫。

用戶普遍對電動汽車又愛又恨,最終的市場可能是一地雞毛

然而,實現任何目標都要付出代價,對於實現新能源汽車的兩個目標也不例外。

用戶普遍對電動汽車又愛又恨,最終的市場可能是一地雞毛

一方面政府為了鼓勵使用新能源汽車,在造車、購車和用車環節制定了一系列鼓勵政策,另一方面,更多汽車製造企業為了補貼,不管有沒有技術能力和積累,盲目上馬新能源汽車項目,造成大量的資本投入和重複建設,使得國內純電動汽車的競爭從一開始就處於低端競爭,一直沒有走向高端競爭。

業界一致認為,混動汽車是純電動汽車的過渡產品,而觀察目前的混動汽車市場,在國內也處於低端競爭狀態。

事實上,無論是混動還是純電動汽車,都是為了達到新能源汽車擺脫化石燃料,實現0排放,減少汙染的目的,然而從目前的產品和市場狀態來看,能否達到最終目的還是個疑問。經過幾年的發展,我們離目標越來越近還是越來越遠,值得我們關注。

用戶普遍對電動汽車又愛又恨,最終的市場可能是一地雞毛

以純電動汽車為例,在使用過程中看起來充電費用很低,保養也很便宜,似乎使用成本降低了,也實現了0排放,然而純電動汽車使用的是電廠發的電,只不過是將排放集中到電廠而已,並沒有實現0排放,除非使用的全部是太陽能發電等清潔能源;再者,電池的壽命一般是10年,以目前的磷酸鐵鋰電池為例,如果報廢也將產生極大的汙染,看起來純電動汽車在使用過程中0排放,卻集中到最後汙染了土地和水源。更不要說純電動汽車補貼後依然高昂的價格,和充電時間過長,充電樁稀缺,續航里程少等等遠不如燃油車的體驗。

用戶普遍對電動汽車又愛又恨,最終的市場可能是一地雞毛

混動汽車,包括氫燃料汽車情況也差不多,降低了油耗,減少了排放,卻在另一個地方出現了相應的汙染增量。

而那些乙醇汽車、甲醇汽車更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特別是甲醇汽車,甲醇本身的毒性是一個無法迴避的風險點。

上述情況不容樂觀,汽車的升級需要一步一步來,對於相對封閉的汽車產業,改變汽車的糧食(能源),是一項根本性的變化,我們的產業政策是不是應該一開始就鼓勵高端競爭,然後再通過技術轉移機制實現普及,也許是一條思路。

地球上的能源都來自於太陽。化石燃料是生物經過億萬年產生,能源來自於太陽;太陽照射引起空氣溫度差,形成對流,才有了風,所以風力發電所產生的能源最終也來自太陽;太陽照射使得水形成水蒸氣,再與風一起形成雨,落在地面,形成水流,所以水力發電產生的能源也來自於太陽。這些能源都是對太陽能的間接使用,如果汽車能直接利用太陽能,起碼從能源的使用方面就可以實現0排放。

對於新能源汽車一定要有耐心,產業方向一定要充分考慮遠期目標,大力發展太陽能汽車,也許是個潛在的選項,起碼目前就可以用於混動汽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