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集團 400億轉手控制權,為混改讓道?還是大股東出逃?

在近日,格力電器公告稱大股東格力集團擬轉讓手中持有的格力電器總股本的15%的股票。該交易完成之後,格力集團將會失去實際控制人位置,格力電器也會搖身一變,成為一家混改公司。

此消息一出,在4月9日的股市上,格力電器復牌後報收一字漲停,股價收盤51.93元,市值突破3100億元,漲停封單超過130萬手,封單金額近70億元。這一下子,連400多隻重倉格力電器的公募基金都賺嗨了。

格力集團 400億轉手控制權,為混改讓道?還是大股東出逃?



一、混改是否被高估了?


很多人在看到這個公告的時候,都認為格力電器改為混改,對於格力電器來說,是一個利好消息。

但事實格力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國資企業。

從格力電器的股權變更經歷來看,珠海國資委一直通過格力集團實現對格力電器的控制,尤其是在2005年,持股比例更是超過了50%,遠遠超過了外界熟知的格力電器掌門人董明珠。

但是,實際上作為格力電器的第一股東,格力集團對於格力電器並沒有太多實際控制權,話語權更是有限。

尤其是在女強人董明珠的經營下,格力電器猶如一個水潑不透針扎不進的小王國。

格力集團 400億轉手控制權,為混改讓道?還是大股東出逃?


在2011年,格力電器的董事換屆選舉中,國資委空降周少強,預備進入格力電器的董事局。按照常規來說,格力集團是格力電器的第一大股東,又是珠海國資委的全資子公司,對於董事局的人選,應該有極大話語權。而投票結果,僅僅只有36.6%的人投了同意票。也從側面印證了格力集團對格力電器控制力偏弱的問題。

尤其是在經過多次股權變更,格力集團雖然還是格力電器的第一大股東,但是已經不再是一家獨大的局面。

並且是董明珠及其背後的經銷商網絡正式進入格力電器十大股東之一,格力集團對於格力電器的話語權就更為微弱了。

而董小姐對於格力電器的影響力,相信很多人都清楚。所以,這次股份變更,大量媒體吹噓的混改利好,可能很難發揮出應有激勵效應。

二、股東高位退場

對於本次的股權轉讓,筆者認為,混改的成分有,但是更像一場大股東高位退場。

眾所周知,格力電器是一個優質的白馬股,從1996年上市,格力電器就一直是營收利潤雙向增長。

根據格力電器官網,其自1985年3月創立以來,已成為珠海市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國有龍頭企業,戰略性產業佈局涵蓋製造業、金融投資、建設投資、建築安裝、海島旅遊多個領域。2017年格力集團實現營收1517.89億元、淨利潤 223.69億元,同比大幅增長36.10%、44.41%。

但是2015年到2017年財報可以看出,格力電器前三個季度的營收從824億、1108億一路攀升至1487億。淨利潤也從113億增長到了212億。但是與之相對應的是,格力的營業成本也從543億增加到了1039億。

雖然營收和利潤增長較大,但是遠遠跟不上成本的增長,毛利率連連下滑。

格力集團 400億轉手控制權,為混改讓道?還是大股東出逃?


從投資角度來看,隨著2018年,格力電器營收突破2000億大關,格力電器也面臨著業績觸頂的問題。

2018年,當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表示“暫停一年分紅”的意願時,一度引發眾多投資者和輿論界的不滿,大股東格力集團相信對於格力電器的增長,心中也有所預估了。

尤其是在4月9日股價漲停,開盤報價是51.93元/股,漲幅接近10%。意味著這次股份轉讓最低價也在410億以上。

而根據外界推測,格力集團在過去的多次股份減持套現中,獲得的總金額在42億,現金分紅在88億。在加上本次的股權轉讓的最低410億。以及剩下的3.22%股份,意味著格力集團在格力電器最少收穫的資金最少在600億以上,成為最大的贏家。

三、行業競爭對手

在近年,“物聯網+”以及“智慧家電”概念的提出,家電行業迎來了眾多的對手。從老對手美的,海爾。再到現在異軍突起的小米、華為等。家電行業的水越來越深,玩家也越來越多。

除此之外,格力電器近年來圍繞家電擴張、智能裝備、半導體、汽車、手機等領域不停的展開,且不說格力在這些行業鬧出來的新聞笑話,單純從格力電器的投資方向來看,更像一場格力電器的突圍。

格力集團 400億轉手控制權,為混改讓道?還是大股東出逃?


儘管董明珠在2018年,憑藉格力電器2000億的營收,超過了小米,獲得了與雷軍10億賭約的勝利。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格力電器已經快要觸摸到家電行業的天花板了。

所以,本次的股權轉讓,以及媒體瘋傳的格力電器迎來混改利好,可能遠不如想象的那麼美好,尤其是格力電器近年來的投資方向和營收來看,更像是一場大股東的高位退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