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人工智能實驗室茹憶:超級智能硬件將是AI時代的生活必需品

阿里人工智能實驗室茹憶:超級智能硬件將是AI時代的生活必需品


4月12日,FUS獵雲網2019年度人工智能產業峰會在北京千禧大酒店隆重舉行,近百位知名資本大咖,獨角獸創始人、創業風雲人物及近千位投資人與創業者共聚一堂。本次峰會由獵雲網主辦,AI星球聯合主辦,銳視角、獵雲資本、獵雲財經、企業管家、創頭條協辦。

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實驗室智能硬件總經理茹憶受邀發表了《萬物互聯時代下的人工智能》的主題演講。茹憶表示,人類即將進入人工智能的萬物互聯時代,隨著人機交互的不斷升級,從“人去適應機器”到“機器來理解人”,從“以功能為中心的產品”到“以人為中心的服務”。

茹憶提出“雲端一體”的概念,在服務生態的AI時代,下一個獨角獸的機會將是超級智能硬件這一入口,它應該是普惠的、自由的和可服務所有人的,AI智能硬件打破應用的邊界,提供All-in-one服務。

人機交互升級,從“人去適應機器”到“機器來理解人”

人類從使用工具到使用火,用了幾十萬年;從鐵製工具到熱兵器時代,人類用了幾萬年;而從計算機誕生之後,人類每十年取得的成就,超過以往所有的成就。

互聯網時代,20%的人能夠上網,移動互聯網時代大概90%的人接觸了網絡,但是大部分人只用了20%的功能。茹憶表示,機器到了理解人的那天,他希望90%到100%的人都能夠接觸到網絡,人們能夠接觸到100%的功能。

茹憶認為,今天人類即將進入人工智能的萬物互聯時代。在這個時代下,機器不僅能計算,還有了理解力和決策力,對於與人的溝通來說,機器有了行動能力。這幾個時代的邁進決定了人們和機器的溝通,轉變為從“人去適應機器”,到“機器來理解人”,讓機器具備像人一樣具有看見、聽見、感知的功能,讓機器去感知感知環境,甚至感知人類感知不到的東西。

雲端一體,超級智能硬件將是AI萬物互聯時代的入口

茹憶提出了“雲端一體”這一概念,他認為,雲端大腦的算力和端上交互的入口,這兩件事其實是一件事情。

在PC互聯網時代,可以在任何網頁下載EXE,它是一個開放生態;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其生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硬件廠商對系統具有一定的控制權;而在服務生態的AI時代,茹憶表示,所有功能不用下載,雲端接入。

茹憶認為,在互聯網時代,Windows操作系統下,之所以出現了很多偉大的公司,是因為他們做出了偉大的產品,這些偉大的產品成為一個超級的入口;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這個超級入口變成了APP。在人工智能的萬物互聯時代,茹憶認為,這個超級入口將會是一個超級智能硬件,比如智能音箱、機器人等,這也是下一個獨角獸的機會所在。

茹憶表示,在人工智能的萬物互聯時代,普惠、自由和服務於人將是這個超級硬件入口的主要特徵,而且它應該是便捷的、有趣的、有用的和可依賴的。

在茹憶看來,AI智能硬件將打破應用的邊界,提供的是All-in-one的完整服務。在AI時代,智能家居、出行、購物、快遞、支付等,將會整合在同一個智能硬件入口,用戶無需下載大量的APP來滿足日常生活需求,人類將進入“以功能為中心的產品”變成“以人為中心的服務”這樣一個時代。

智聯網與超級硬件入口的中心化

馬雲曾表示:“物聯的本質是智聯網,人類將進入數據時代”,他所說的“智聯網”,實際上就是IoT的概念。

在IoT 1.0時代,所有設備可聯網,以手機為控制中心,雲端用以傳遞信息。茹憶認為,在IoT 2.0時代(即AIOT),所有設備連接到雲端大腦,強調萬物互聯為基礎的執行能力。

茹憶認為,目前人工智能只是在非常初級的階段,“一個巨大浪潮的開始”,在未來20年甚至未來30年,這個人工智能浪潮將改變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創造意想不到的奇蹟。

2019年,獵雲網以發現產業獨角獸為初衷,全面開啟“FUS(Future unicorn Summit)未來獨角獸峰會”品牌。本次大會將繼續致力於探究人工智能行業核心發展趨勢,通過優質AI應用實例分享、科技領域、金融投資等業界大佬互動,聚焦國內人工智能的產業力量,以行業從業者的視角,探討科技浪潮的機遇與挑戰。

以下為茹憶演講實錄,獵雲網整理刪改:

現在,我們迎來一個更有挑戰、更有意思的新時代——人工智能的時代。

時代的邁進決定了人們和機器的溝通方式。互聯網時代,我們用鍵盤和鼠標來控制電腦;移動互聯網時代,我們用手去觸摸來控制手機這個個人的計算中心;而在人工智能時代,我們如何和機器去溝通呢?

人工智能的時代下,機器不僅有計算力,還有了理解力、決策力和行動能力,比如聽說能力和視覺能力。語音和視覺的能力對我們的影響到底有多大呢?互聯網的時代,在中國接觸電腦的人大概有幾千萬,主要是白領,20%的人接觸到網絡;移動互聯網時代,幾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機,80%-90%的人接觸到了網絡,但是大部分人只用了手機20%的功能;到人工智能時代,100%的人都能接觸到網絡,而且能夠應用到100%的功能。

這是一個從人去適應機器到機器來理解人的過程。90年代的時候,有一個特別流行的培訓班叫電腦培訓班,我們要學習怎麼樣去使用電腦,因為操作比較複雜。到了今天,沒有培訓班教我們的父母怎麼樣使用手機。未來我們更不需要教孩子怎麼樣使用人工智能的設備。

在人工智能的時代,機器去學習、去理解人,需要具備感知、交談、展示、聽見和看見五種能力。實際上,我們今天看到大部分的人工智能設備,都具備聽見和交談能力。比如智能音箱可以聽見人講話,並且提供一個反饋。現在還有人工智能創業公司做視覺,讓機器具備像人一樣具有看見的功能,甚至提出了機器可以去感知環境,甚至感知到人類感知不到的情況。

我剛才講了兩點,一個是機器才從單純的計算能力到有了理解力、決策力,這是雲端大腦帶來的能力。還有一點是,在端上,如何去和人類進行溝通和交互,才能真正的服務好所有的人。我們認為,這兩件事情實際上是一件事情。因此,我們提出了一個概念叫“雲端一體”。

為什麼我們這麼理解?在PC時代,它是一個非常開放的生態,因為它的機器是一個可以完全模塊化的機器。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它的生態實發生了巨大變化,手機廠商,也就是硬件廠商對這個系統具有一定的控制權,比如你在iPhone下載App,這些應用是經過App Store審核的。AI時代,它的功能完全不是在端上來去實現和解決的,而是端上交互的方式和雲端的算法,再加上我們的服務,做一個整個的服務生態。

在互聯網的時代,Windows操作系統下,出現了諸如BAT、谷歌等很多偉大的公司,他們都有一些偉大的產品,這些產品都變成了一個超級入口。移動互聯網時代,這個超級入口變成APP;在人工智能時代,這個超級入口會是什麼?還是APP嗎?還是網頁嗎?我們覺得它可能是一個硬件終端,可能是個機器人,可能是和我們直接交互的一個設備。

我們用語音和一個設備進行交互,會直接跨過應用或者直接跨過我們之前提供一個平臺直接下載的方式,而是直接形成一個有效的溝通。這一個超級智能的硬件入口,它的特徵應該是普惠的、自由的和可服務所有人的。

怎麼理解這個事情?首先,它在交互上應該是非常便捷的,可以和3歲-80歲的所有人交互,沒有障礙,可以服務90%-100%的人。其次,它應該能提供比較豐富有趣的內容,具備陪伴功能,帶給人溫馨的感覺。最後它要真的有用,比如說可以哄孩子睡覺,幫你開燈、交水電費,提醒你明天早晨的日程。讓我們的生活對它形成依賴,這樣的產品可能是智能時代的生活必需品。

不管是雲端一體還是超級入口的概念,所有的AI智能硬件將打破應用的邊界,提供一個完整的服務。比如你肚子餓了時,機器人提供的服務就融合了3個問題:一是交互方式變了,二是它需要去理解你的想法,三是它需要具備後面服務的能力,而且這個設備需要提供的不僅是一項服務,而是多項服務,如點餐、聽歌、購物。

馬雲老師講:“物聯網的本質是智聯網,人類將進入數據時代”。

物聯網的概念從2012年開始有人去做,開始講物聯網的時候,大家會說,所有的設備連一下網就可以了,手機可以控制就可以了,雲端傳遞信息就可以了,但這只是IoT1.0。

馬雲老師提出的智聯網AIoT的概念,實際上是我們今天講的IoT2.0概念,。在2.0時代,每個連網設備背後都有一個強大的人工智能的大腦,來給它做支援;它也一定有新的交互方式。這樣它才能夠真正的幫到人。

比如之前流行的帶Wifi的智能燈泡,需要打開手機,打開APP才能控制,還不如直接用手方便。所以,這樣的智能燈泡沒人用。但是,天貓智能燈泡賣了將近好幾百萬個,是因為它通過天貓精靈連接了大腦,只需要對天貓精靈說話,就能實現控制。

現在的人工智能只是非常初級的階段,我們去拜訪哈佛大學的人工智能教授,他用兩個詞形容人工智能,一個是“非常非常早期的階段”,一個是“一個巨大浪潮的開始”,並且是非常早期的開始。我們可以想象未來20年-30年,人工智能的浪潮將改變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創造意想不到的奇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