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总理莫迪属于低种姓,却能做总理是否说明种姓制度在如今的印度已经没那么森严了?

用户马66


印度种姓制度共分为4级,第一等级为婆罗门,主要从事宗教行业;第二等级为刹帝利,主要从事军事和行政行业;第三等级为吠舍,主要从事商业;第四等级为首陀罗,主要从事佣人、工匠等职业。除了四大种姓以外,印度还有一类人叫“不可接触的人”,这类人被称为贱民,只能从事尸体清洁和粪便清理等肮脏的工作。

印度在宪法上已经明确废除了种姓制度,印度宪法第15条规定:“任何人不得因种姓、宗教、出生地而受歧视”;第17条规定废除“不可接触制”。

因此,现在的印度已经没有名义上的种姓制度了。但事实上,种姓制度在印度依然大行其是,在很多方面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首先表现在教育方面。印度虽然已经在学生登记里面废除了种姓一栏,但是低种姓的人依然得不到良好的教育。据统计印度现在有30-40%的人是文盲,而这些人绝大多数都是低种姓群体。在印度,虽然法律规定贱民可以享受免费教育,但高种姓的人都会把孩子送到国际学校和公共学校,而低种姓的人只能去印度免费的学校就读,即使低种姓的孩子想去那些好的学校就读,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入学审查非常严格,不仅要审查父母这一代,连祖宗八辈都要审。因此,占人口70%的低种姓人得不到良好的教育,他们当中几乎有一半人是不识字的。

在印度虽然有免费的教育,但是却没有义务教育,孩子受教育不是义务,政府也不会强制你去上学,因此,很多低种姓的孩子从小就去打工,卖东西或者去乞讨,而政府也不会惩罚这些孩子的家长。我之前多次在问答上表明过,印度之所以不能崛起并代替中国,根本原因就在于70%的人口得不到良好的教育,因为要想像中国那样成为世界工厂,必须有大量的受过中等教育的高素质工人,然而印度显然不具备这个基础条件的。

不过,印度现在也逐渐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现在已经规定高校必须预留25%的名额给低种姓群体,剩下的75%属于自由竞争。

其次,在婚姻方面种姓制度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印度,一般女子只能嫁给同种姓或者高种姓的男子,嫁给高种姓的男子还可以使自己的种姓得到晋升。虽然这看起来很美好,但这要是付出代价的,即要给男方丰厚的嫁妆,如果嫁妆给不到位,轻者伤害夫妻关系,重者会引起家庭暴力,甚至有的地方还发生了男方因为嫌弃嫁妆少,而砍死女方的事件,而这种事件在印度并非个例,每年都有发生。

在印度女子可以上嫁,但决不允许下嫁给低种姓的男子,这属于“逆婚”,如果发生这种情况,这名女子就会被家族抛弃,他们的孩子会被降成贱民等级。

这种婚姻制度,已经影响了印度上千年,现在法律上虽然已经废除,但是种姓制度依然在婚姻中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人们都必须像法律一样遵守这种制度,而负责监督的一方并不是国家,而是整个社会。

再次,种姓制度还体现在职业方面。虽然现在种姓制度已经不是划分职业的依据了,高种姓的人也有服务员、厨师、空姐等服务类人员,低种姓的人也有从事军人、政府官员等高级职业,甚至像莫迪这种低种姓的人已经当上了国家总理。但莫迪这种人属于凤毛麟角,印度规定政府和国企要把27%的名额留给低种姓的人,但这也意味着只占人口30%的高种姓群体霸占了70%多的政府要职。

综上所述,印度的种姓制度虽然已经废除,但是依然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印度社会的运转。而之所以种姓制度还依然这么流行,很大原因就在于印度缺少一次彻底的革命,导致大量封建残余依然存在。而这种意识在印度已经根深蒂固,是刻在每个人的骨子里的。到现在,印度高种姓的人依然不会吃低种姓人做的饭和喝他递过来的水,这就是潜意识的巨大作用。


大国纵横


其实现在印度国家元首,即总统拉姆·纳特·考文德,是贱民。

2017年当选印度总统的拉姆·纳特·考文德,出身于印度北方邦的一个贫困山村,属于达利特人(Dalits),是印度种姓制度中最低等的,被上等种姓称之为不可接触者。这些人走路时不可将自己影子落入他人身上,不可和他人共用水井等。



印度能选出贱民总统,并不意味着种姓制度已经消失,而是在法国大革命以后,深入人心的人权思想下,普及的人人平等的政治特点,加上贱民的人数庞大,在选举政治下成为印度政治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可以选出低种姓总统。

印度宪法规定,下议院543个席位中有专门名额给与低种姓的群体,其中3742个低种姓族群享有27%的保留名额。作为低种姓在政坛上的代表大众社会党,多次在北方邦选举中获胜。使纳拉亚南、巴拉克里希南、拉·库马尔成为印度首位贱民出身的总统、首席大法官和下院议长。



虽然目前印度已经出现两位贱民总统,但是并不意味着种姓制度的终结。印度总统是一个虚位元首,总理是印度国家权力的核心。历代印度总理至少是平民以上,多为婆罗门,现任总理是吠舍种姓,是第三种姓,印度贱民种姓至今不曾执掌国家权力。

即使印度选出一位贱民总统,也不意味着种姓失去土壤。在千百年的潜移默化下,印度教的影响根深蒂固,对于种姓的执拗是其他国家不可想象的。虽然印度独立后废除了种姓制度,也只是在法律层面上,印度人心中的辫子是脑子根除的。



与种姓制度类似的是歧视黑人问题,美国从上世纪开始就进行了黑人平权运动,马丁路德金用生命推动了这一过程,美国甚至选出了黑人总统奥巴马,但是对黑人的歧视并没有得到改观,白人警察枪杀黑人的案例屡见不鲜,多次引发黑人的抗议。虽然在政治正确下,公开歧视黑人基本绝迹,但是依靠法律强迫白人尊重黑人,更显示出歧视黑人仍然有广泛的民意基础。



印度目前也位于法律规定种姓不合法,民间仍然有强大的思维惯性阶段,对于低种姓民众的压迫仍然无处不在。高种姓人甚至对政府对于低种姓群体的补助不满,引发了印度哈里亚纳邦的暴乱,造成多人死亡。

所以,莫迪的种姓并不能证明印度种姓制度已经没有那么森严,只是在印度现代化进程中,国家体制的思想基础与印度教碰撞下,在世俗的法律制度层面,不得不承认人人平等的思想。但是在印度人的思想里,种姓制度依然牢牢的占据高地。



值得一提的是,在世界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传统思想与现代化不匹配的现象,以色列的不服兵役不工作哈瑞迪人,美国坚持近亲结婚的阿米士人,伊斯兰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包括近代以来儒家文化与现代文明的隔阂,都显示出这一特点。



印度的种姓制度也不过是这其中的一个,现代文明让这些枷锁稍有松动,但是离解决还很远。什么时候印度贱民不需要特殊优待,即可幸福的生活,种姓制度才真正消失。


L夕惕若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现在印度种姓问题大体上解决,不算什么问题。

以莫迪为例,他父亲是卖卖茶的小商人,属于四大种姓中的第三层吠舍。

在莫迪出生的古吉拉特邦,吠舍就属于最底层的种姓。

然而,莫迪却能够最终成为印度总理,也就说明了这点。

我们再说英迪拉甘地,这是印度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理之一。

其实,英迪拉甘地是尼赫鲁家族成员,后者是高贵的婆罗门。

有意思的是,英迪拉甘地的丈夫费罗兹·甘地不但是波斯血统,还是拜火教徒。

按照以往种姓的规定,英迪拉甘地当然不能嫁给他,不然孩子就变成了贱民。

但两人仍然结婚,而他们的儿子拉吉夫·甘地也做了印度的总理。

其实,今天的印度是民主制度,也就决定了不管什么种姓、什么宗教、什么民族,都是一人一票。政客不可能故意轻视低种姓的老百姓,不然就会失去大量选票,导致垮台。

事实上,在印度,低种姓的公民反而有有些特惠待遇。

低种姓不但可以得到一些补助,而且还有一定的社会优势,比如高等教育中为他们预留了很大比例的名额,从事传统的行业,以极低的利率获得贷款和小额融资等等。

可以说,从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到,种姓在印度已经不成什么问题。

不过萨沙去印度的时候,当地小伙说种姓多少还是有点影响。

比如大家吵架时,有时会说骂对方是贱民之类。

另外,种姓的本质其实是肤色,所以印度社会对于种姓的意识还是有的。

一个肤色很白的婆罗门,即便他是一个穷人,他也可以很骄傲。

相反,原本的贱民之类,受印度教影响往往有些自卑感。

根据印度教的教义,这辈子身为低种姓是因为上辈子没有积德。所以这辈子必须努力做好事,下辈子才能成为高种姓。说白了,这就类似于基督教的原罪,因为上辈子没做好事这辈子才会这样,不由你不心虚。


萨沙


莫迪当选印度总理,意味着印度的种姓制度已经没有以前那么严格,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

其实,莫迪的出身并不好,莫迪的父亲是开小卖店的,不算是什么背景人士。并且,印度总统考文德也是出身农民家庭,也好不到哪去。

可见,现在印度两位当权人,都不是所谓德高贵出身。

但题目中那种说法又不完全正确,因为印度在1947年独立后,就废除了种姓制度,现在的印度,从法律角度来说,是没有种姓制度的,也就是说,没有贱民这一称呼,哪怕莫迪和考文德出身普通,也不能称为贱民。

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讲,种姓制度在印度毕竟存在了三千多年,在印度的社会已经根基很深,单纯通过法律来废除种姓制度,其实对印度根深蒂固的种姓制度,用处并不是很不大。

印度种姓制度的前世

印度是一个文明古国,历史比中国还要悠久,但印度又是一个极为悲催的存在,数千年的文明历史,基本上就是被殖民被侵略的历史。

印度文明要早在公元前2500年,这时候的印度出现了城邦,并且在一千多年发展里,出现了灿烂的哈拉帕文明和吠陀文明,这是印度的本土文明。

当印度文明异常灿烂的时候,外来侵略者打破了这样的文明,从此,印度本土文明彻底中断。

而外来侵略者是号称古文明杀手的雅利安人。雅利安人,一般认为起源于俄罗斯中部乌拉尔山一带。雅利安人一开始,就极具扩张性,先后南下征服了伊朗高原,并且开始向四面八方迁徙,顺便侵略。雅利安人向东,毁灭了印度的本土文明。

雅利安人控制了印度大部分的地区。这时候,种姓制度出现。为了让雅利安人在印度有足够高的地位,雅利安人充分吸取了吠陀时代出现的一些说法。相传,印度的神,用头创造了婆罗门,用双手创造了刹帝利,腿是吠舍,脚是首陀罗。

雅利安人充分吸收了吠陀时代这些传说的内容,并加以创造,将雅利安人变成了尊贵的种姓,将当地人,变成了低贱的种姓从此,种姓制度在雅利安人的大力推行下,成了印度的主流制度。

这种种姓制度,被后来统治印度的很多国家沿用,形成了僧侣,贵族,普通人,以及贱民为主要成分的严森的等级制度。这样的等级制度,也被英国殖民者沿用,他们也乐于用这样的制度,来麻痹原住居民。

由此可见,种姓制度成了印度文明的一部分,如果说印度还有原始文明流传下来的,那种姓制度,绝对是其中之一。

现代印度种姓思想的痼疾

现代的印度,虽然号称世界第三,中国人更喜欢戏称他们为印度阿三。在中国人眼中,印度都是一个神奇的地方,他们受到英国的殖民文化影响深远,但也保留了大量本土的文化。

在独立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印度在国际社会扮演者比较重要的角色,他们的软件行业,半导体行业,还有文化产业(宝莱坞),一度让中国艳羡。也让印度在国际上大出风头。

但高速发展的印度,并没有改变很多糟粕的东西,比如种姓思想(这里不能说制度,因为制度已经废除,但思想仍然存在),在很多偏远的印度邦(省)种姓制度依旧存在,贱民和贵族依然有很深矛盾,印度政府努力想要改变这样的现状,但贫富差距却没有因此而改变,反而越演越烈。

种姓思想在印度社会的持续存在,也体现在了印度国内的混乱,印度长时间在西方社会都是非常好的印象,但近两年强奸事件的持续出现,让整个印度蒙羞。

更让人发指的是,很多强奸事件还存在在家族内部。甚至是村子内部,这种强奸事件,由来已久,我套用海因里希法则,就会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一次强奸案的发生,一定会有二十九次强奸未遂事件,一定会有三百起性骚扰事件。也就是曝光的强奸案,很可能是冰山的一角。

如果把这些事件,除了印度男女比例失调以外,一个最深层次的原因,我想也和种姓思想很有关系,这种思想,表现为一种歧视,和原来的种姓制度不一样的是,原来种姓制度,更倾向于一种精神洁癖,高贵的种姓是不会和贱民一起生活的。

而现代印度的种姓思想,则更多的带有一种歧视,而这种歧视,衍生的就是一种伤害,当一部分人因为种姓的思想,而其实另一部分人的时候,他们给另一部分人带来的伤害,往往是很难控制的,甚至因为这种歧视的存在,让很多犯罪分子没有受到严厉惩罚。

这样的歧视,也体现在印度内部的很多暴力事件,源头也是种姓之间的歧视,这些歧视的源头,就是印度几千年的种姓制度。

种姓思想依然根深蒂固,两个贫民当选为印度最高领袖,顶多算是种姓思想破开了一个角,很难彻底改变。


小小嬴政


有三个错误,第一种种姓制度在印度是有用的,印度基层是需要种姓制度来维持一个大的稳定的.所以种姓制度在印度这片国土是有它的价值的.种姓制度虽然落后但是它的存在在印度也是合理的.第二 不是印度任何领域都认同于种族制度的,班加罗尔,加尔各答的社会中产阶级家庭里不在乎娶个低种姓的媳妇或嫁给低种姓男人.你有个好工作你有真金白银谁在乎是什么种姓.律师楼里也有低种姓的人在工作.当然他们注定要比别人付出更多努力,但这是另一个问题,至少不是全社会都给低种姓人关了大门.第三 低种姓人做了印度人的管理阶层和种姓制度本身无关.毛泽东是农民的儿子,当了国家主席,但是不能说农村家庭的孩子就能当国家领导人,这只是个别现象.多数农村家庭孩子还是无法得到好的教育


大铁锹抠牙缝儿


我们知道,印度是一个种族制度森严的国家,有高种姓和低种姓之分,高种姓族群一直享有国家的大量优质资源,而低种姓只能望其项背,这种不平等制度的存在,俨然与印度民主化进程相违背。而今,低种姓族群出身的印度总理莫迪掌控国家大权,是否意味着现时印度种姓制度已不再森严?

还记得今年1月10日,印度近两亿人大罢工吗?为提高最低工资和养老金,强化社会保障及失业救助,大家走上街头,向政府施压。鉴于此,印度议会下院人民院通过一项宪法修正案,要求为“种姓和宗教中的经济弱势群体”提供10%的教育和政府工作配额,然而即便如此照顾性政策,依然引起高种姓族群的强烈不满。

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制度具有根深蒂固性,不可能由于某个领导人来自社会底层,就立马消除社会痼疾。印度当初革命的不彻底性,造成了社会不平等根源依旧具有强大的市场,高种姓族群由于在社会中的优势地位,必然会对低种姓族群进行多方面打压,如果莫迪执意提高“贱民”的身份地位,势必受到“贵民”的掣肘,这对稳固权力显然不利。

就像美国前总统奥巴马,他作为非洲裔美国人登上总统宝座,手中握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改变不了黑人被歧视的命运,社会上屡屡爆出的黑人遭枪击死亡案就是生动而有力的证明。

不过,莫迪总理能够成为印度政府首脑本身,足以说明民主已深得人心,随着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快速发展,相信不平等的高低种姓制度一定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变革而一去不返,人人平等的良好社会局面必能在不久的将来实现。

点赞太容易,评论显真情,欢迎关注、留言,等你评论,等你『一鸣惊人』!

江淮圣手


种姓其实未必那么神圣不可侵犯,拿印度教来说,就算在历史上,低种姓发了财或者掌了权之后,或者票子或者刀子把自己变成高种姓也不乏其例。甘地据说就是达利特家庭出身,但是家里有钱出国留学,后来声望更是大得不得了,结果就被提拔成婆罗门了。更逗的是外国国民到印大多被看做刹帝利,但是欧美人的待遇往往又高于中日韩,而非洲黑兄弟则被各种排挤,更接近达利特待遇。而同样是东亚人面孔的印度东北邦一些族群,干脆被看作比贱民都不如的超级贱民,和面孔几乎一模一样的中日韩天壤之别。

个人理解种姓虽然披着宗教外衣但本质还是一种阶层压迫的机制。所以莫迪老仙虽然出身不高但只要权力够大,社会上并没有那么的不可接受,变通的法子和说法有的是大不了来个圣人转世什么的。


盗奶程序员日常


印度总理莫迪的种姓不算低了。

他是吠舍种姓,第三级,工商阶层。

这个等级是世俗财富阶级,也是三大高种姓中最低者。

由于1947年独立后废除种姓制度,所以现在印度种姓只能大体估计分布。

印度人口13亿中11.8亿信奉印度教。其中第一等级婆罗门约4%,第二等级刹帝利约7%,第三等级吠舍约19%,第四等级首陀罗54%,贱民约16%。所以莫迪哪怕是吠舍中最低的,也比其他8.26亿印度教徒高贵。

当前,印度种姓制度在弱化,印度法律也给低种姓专门在大学生、公职、议员中保留比率的位置,甚至还出现了不少的贱民议员,贱民总统,但这远不能说种姓差异没有了。

只能说在人口流动的大城市中,种姓制度在略微松动,却依旧控制多数印度人。比如全国人口3.6%的婆罗门只4700万,却占据全印度13亿人口社会总财富与各级议员的50%,70%司法职务与大中学高级教育职位,这充分说明,种姓制度还将持续影响印度人未来很长时间。

就如美国黑人总统奥巴马一样。你远不能说黑人的经济政治待遇得到普遍改善。


四川達州


这个问题很蠢,现在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不会在法律上把人区分为三六九等,尤其是印度这种所谓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印度次大陆早在殖民时期就在法律上废除了种姓制度,建国以后更是在政府层面大力消除种姓制度的影响,在招收公务人员,高校招生等方面都会向低种姓甚至贱民倾斜,而某些低种姓的政治人物更有可能因为他的种姓因素获得各阶层的选举支持。至于现在大家经常诟病的印度现存的种姓问题,主要是在社会习惯和社会风俗中存在的,就好像美国社会存在的一些对有色人种的隐形歧视一样,当然印度这种种姓歧视会严重千万倍。


lzlzmark


确实,印度的种姓制度在现代文明冲击下早已废除,但是也不是一下子被冲击的无影无踪,还是有些许残留,只有留给时间了。

按照印度以前的种姓制度,莫迪属于低种姓“吠舍”一种榨油工阶层。那么莫迪当上总理是因为种姓制度的废除吗?不完全是,这里讲一段故事。应该靠的是自己命运与能力吧。

据说莫迪在没做总理之前,是印度古吉拉特邦的首席部长,而印度人员信仰分布主要是印度教与穆斯林。当然信印度教占绝对的主体,可是印度和穆斯林经常冲突不断。



在02年的时候在莫迪当时所在古吉拉特邦的一个火车站里,有50多名印度教教徒被穆斯林人烧死在一节车厢里,这可是悲惨的大事件。

这样也就惊动了当时首席部长莫迪,众人都盼着他怎么来处理这个事情,其实正是因为莫迪处理完这个事以后,他就成了印度教人心中的神一样的人物,人们对他的支持率暴涨。

他当时就是以以暴制暴方式來处理这个事情的,他要求印度教的人复仇打回去,按平常人的想法这会引起相互的复仇暴动的,但是出奇的是最后穆斯林的人服输了,并承认印度教人才是主体,彻底臣服了,后来莫迪领导这个邦,安安静静,后来也没发生过什么不好的事,莫迪也借机招商发展所在邦的经济,让他这个邦经济年年评比名列前矛。这也给从政更高总理职位打下了基础。

后来选举总理支持率相当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