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培養一個超愛讀書的孩子?

不少家長總是抱怨孩子的興趣被一眾電子遊戲產品、動畫等牢牢鎖住,要想他們安靜地沉下心來讀書似乎不太可能,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愛讀書,自己的孩子總是對讀書毫無興趣呢?

到底是孩子對書沒有興趣還是沒有找到正確的方法?曉辭為大家推薦有豐富兒童閱讀經驗的中國教育報編輯張貴勇對於兒童閱讀的一些經驗和方法。

怎麼培養一個超愛讀書的孩子?

他的孩子哲哲不到兩歲時,他就開始給孩子每天讀故事,已經讀了八年多。

下文中,他從如何選書,如何引導孩子閱讀及閱讀的誤區三個方面分享他8年以來的培養閱讀經驗,對於正在迷茫的家長來說,這不失為一份值得參考的啟蒙方法。

1

如何給孩子選書?

第一,孩子和父母,在選書過程中要多商量

給孩子選書有個基本原則:父母和孩子都不能過於任性,孩子和父母在選書過程中要多商量。

選書,父母和孩子都不能任性。父母給孩子提供書的同時,也給孩子一定的圖書選擇空間。在尊重孩子意願的基礎上和孩子一起讀。

第二,給孩子選書,應該與孩子的年齡相契合

幼兒園主要以繪本為主。

小學低段逐漸過渡到兒童文學。

小學生中段的時候,開始接觸一些科普書、歷史地理類的書籍。

小學高段就可以持續地深入,把各個門類持續地往深入去發展。

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父母可以給孩子選一些凱迪克金獎類的書,豐子愷獎的書,或者信誼圖畫書獎的書。

這些圖畫書類的獎項的書,內容和品質都非常好。比如說《瘋狂星期二》、《高空走索人》、《這不是我的帽子》、《月下看貓頭鷹》、《海底的秘密》,都是非常好的圖畫書的代表作品。

第三,給孩子選書,要和孩子性別相結合

對於男孩,推薦一些比較活潑、比較可愛的人物形象,比如《不一樣的卡梅拉》、《貓頭鷹王國》、《野獸國》、《海鷗喬納森》、《弗朗茲的故事》、《淘氣包埃米爾》。

對於女孩,比較溫婉一些,可以讀《勞拉的星星》、《卡米的故事》、《蘋果上的外婆》、《草莓山》、《米麗成長系列》。

這些書的故事都是反映家長裡短的故事,讀起來也是讓人感覺特別親切,所以這樣的書,更貼近女孩子的心理。

怎麼培養一個超愛讀書的孩子?

第四,引進的書和本土原生的書,要結合

現在百分之七十的書,都是國外引進過來的。本土原生的書少一些,但是本土原生的書對培養孩子成為有根的中國人,還是非常有幫助的。

本土原生的書,《最美最美的中國童話》是臺灣漢聲出的一套書。這套書是每一篇一個故事,如果一天講一個的話,可以給孩子講一年。

國外的作品種類就比較多了,比較推薦《貓頭鷹王國》這套書。這本書故事有一種史詩性質,等孩子上到二三年級的時候,可以和孩子一起讀。

第五,孩子讀的書,要和孩子性格相結合

很多家長會很困惑——給孩子一些書,孩子不喜歡,他為什麼不喜歡呢?

如果各位父母發現自己家孩子不太喜歡閱讀某一類的書,也不要著急,從孩子個性入手,找一些適合他,跟他個性相貼近、相契合的書,他們才能更願意讀下去吧。

2

如何引導孩子閱讀?

引導孩子,深入閱讀

好的教育——就是給孩子成長鋪路,孩子喜歡某樣東西,我們要圍繞孩子這個興趣和愛好,不斷地給予一些教育素材、教育資源。

書讀得多了,自然而然就能夠活學活用,而且這些知識慢慢地成為一種體系。

邊讀邊交流非常重要

跟孩子一起讀書的過程中,邊讀邊交流非常重要。

我們經常說要給孩子一些價值觀的滲透,或者一些精神引領,其實在邊讀邊交流過程中的引領是最潤物細無聲的,是最有效的。

讀經典的作品

經典的作品讀得多了,孩子的自然鑑賞力、觀察力,都會有很大的提升。

愛讀書的孩子,我們很難想象他會做出暴力的或匪夷所思的事情來。相反,他們往往能做出讓我們刮目相看的成就來,就像我的孩子在作文上、在繪畫上、在待人接物上,那種真善美的自然流露,都讓我很佩服。

怎麼培養一個超愛讀書的孩子?

3

讀書的幾個誤區

孩子讀書的過程中,儘量不要打斷,不要過多地提問孩子

在《我的圖畫書論》裡,松居直開篇的時候就寫的這種情況。如果孩子一開始就帶著父母提出的問題去讀書,他很難一下子進入書中的世界。

這種看似很好的做法,不但不能幫助孩子更好的閱讀,反而破壞了孩子的閱讀興趣,對於孩子的閱讀最重要的就是保護孩子的閱讀興趣。

有很多父母覺得,孩子大了會認字了自己讀書就好,其實父母跟孩子一起讀書的作用,不僅是培育親情。

更多的是一種價值觀的相互碰撞、相互交流,這種交流和影響,往往比讀了書的內容更有價值。

要正確看待孩子讀漫畫書

有一些父母反對孩子讀漫畫書,我覺得漫畫書就像孩子成長路上必經的一段旅程一樣,孩子是一定要經過那個階段的。或早或晚,一定會有一個階段,對漫畫書的確著迷的。

我的觀點是,在孩子對漫畫書感興趣的時候,我們要做的不是不讓孩子看漫畫書,而是給孩子一些好的漫畫書,比如《丁丁歷險記》、《高盧英雄歷險記》、《雅卡利的神奇歷險》。

這些書都是非常好的漫畫書,對於培養孩子讀圖能力、孩子看圖與圖之間的邏輯聯繫的能力、塑造孩子的繪畫能力都是很有幫助的。

對待孩子讀書,父母的功利心不能太強

有一些父母讀書可能是功利性太強,比如一定要讀出什麼東西來,一定要摘抄好詞好句,這些都不必要;相對於孩子有一個願意讀書的心情、一個好的閱讀習慣,往往比這些摘抄好詞好句更有意義。

讀書以後,孩子也會活學活用,我們真的不必要求孩子讀完書之後一定要寫出什麼東西來,而且寫出多少多少字的東西來,這是非常不靠譜的。

如果我們給孩子打下很好的閱讀基礎,形成很好的閱讀品味的話,孩子會屏蔽掉那些壞的書。

父母的這種無聲的引領,漸漸就能讓孩子走出閱讀的誤區,讓孩子主動去閱讀那些經典的作品,慢慢提升閱讀品位,成為一個終生讀者。

家庭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在孩子的閱讀上下力氣,這方面的力氣下得越多,對孩子未來的成長越有幫助。孩子讀書讀得多、讀得深、讀得好,他的寫作能力也會很強。

父母的能力是有限的,我們不可能把孩子帶到更遠的遠方,但是書籍可以做到這一點。

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讀者,他們生來就有閱讀的慾望,他們的內心和精神都是開放的,只要父母找到合適的方法,每個孩子都能成為朗讀者,這種讀書的幸福也會追隨他們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