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山东与江苏的关系?

小连翘


山东和江苏是我国东部沿海省份中最发达的两个,并且因为两个省份相互交界,所以在文化渗透、商业渗透上都有着相互联系,当然也因为陆地、海域的交界,两省也有着一点冲突。另外秦岭淮河流域的南北分界线,两个省份一个南方省份一个北方省份,省内主要城市文化也截然不同。

首先陆地上的联系,江苏其实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省份,上面说江苏是一个南方省份其实不是很准确,因为南北方分界线从江苏省内的淮河流域穿越,所以江苏的苏北部分地区更偏向于北方,徐州、连云港与山东的临沂、日照、枣庄在的人文文化、饮食习惯有很大的相似性,语言口音也有相似性。江苏的商业、地产都有在鲁南地区渗透。
两个省份的海域交界,主要体现在连云港和日照之间,其中江苏省连云港目前实际管辖的前三岛仍然存在岛屿争议,岛上无人居住,归属权也一直没有完全确定只不过目前是由江苏省的边防驻守。岛屿争议不好下结论冲突还没那么大,但是前三岛周边海域的归属权却实在不好确认,尤其是当前承包海域养殖,两个省因此出现过争端。
山东和江苏虽然都是国家经济大省,但是两个省份的发展模式有相似也有区别,两个省的外资经济都还不错,苏南地区以及山东胶东外资格外多。但是两个省在产业结构上也有很大区别,山东省更多是重工产业,而江苏的生产制造更强悍一些,因此江苏也汇集了更多的外来务工人员。欢迎关注“地理有意思”留言一起探讨


地理有意思


作为土生江苏人,20年前,我曾在山东东营常驻数年,期间济南,青岛,淄博,临沂,聊城,菏泽,滨州,泰安等城市都有去过,那时有句话说,广东的桥,山东的路,去了第一感觉就是山东的公路真的很宽,确实在那时,山东比江苏尤其是苏北要更注重交通基础设施,导致观感上,山东当时要比除了苏南地区之外的江苏地区要发达,尤其是我去的东营,依托中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经济水平和居民收入都相当高,在山东省内仅次于青岛而已。在分析两省的关系前,我想先说说两省的巨大差异,在民风上,山东人自古豪爽侠义,又是孔孟故里,人民可谓敦厚淳朴,另外山东的酒文化也是颇具中国北方特色。而江苏省内的民风差异颇大,在苏南地区,受上海影响较大,民风更为精致优雅,但往往会斤斤计较。在经济上,山东的国企成分比江苏多一点,外企和江苏差距较大,民企是各有千秋。两省GDP的差距主要就是因为外向型经济上,苏胜于鲁。和江苏一样,山东区域发展也不平衡,胶东半岛和鲁西南的差距几乎就是苏南苏北的翻版。在文化上,山东整体性要比江苏更强,而江苏胜在文化的多样性。山东乃齐鲁故地,虽说齐与鲁有一些不同,但齐鲁文化的内部差异要比江苏内部的各种文化差异要小的多,江苏属于南北过渡省份,北部徐州连云港等地受山东影响较大,徐州的特色文化是北方风韵的楚汉文化,而往南到了淮安,盐城一带,又是典型的江淮文化区,跨过长江到了苏锡常,就是传统的吴文化地区,也是上海对外辐射的集中区。可以说江苏的各文化区之间的相互认同感要比齐鲁文化差的多(和语言差异比山东大的多有紧密联系,下面会谈到),但也因如此,江苏各文化区之间的相互影响渗透,使得江苏看上去似乎更有活力一些。在语言上,山东除了胶东地区语言自成一体,相对难懂点之外,其余地区则差异不大,起码相互之间基本可以沟通,均属于典型的北方官话 ,但江苏则大不相同,各文化区之间语言差异很大,徐州连云港地区语言接近山东毗邻地区,属于南蛮北侉的北侉,而淮,盐,扬,泰地区则是典型苏北方言代表,扬州评话可为代表,而苏南则属于吴语区,已经属于南蛮北侉的南蛮了,江苏语言的另类地区一个是南京,一个是南通,南京自大屠杀以后,语言结构发生很大变化,新南京人以北方官话加苏北方言形成新南京话,而秦淮区等老城区里依然有土生老南京话的存在,两种南京话之间基本无法沟通。南通地区则是南北方言犬牙交错的地区,启东海门部分地区有部分居民被称之为沙地人,他们说的是吴语,基本和上海崇明方言接近,而而海安,如东等地又属于苏北方言区,南通市区又是操一种极难懂的口音,因此南通是县听不懂市,乡听不懂县,十里不同音的现象普遍存在。这种由于特殊历史原因或文化过渡造成的复杂方言现象,江苏要比山东严重的多。所以总体而言,山东是比较纯正的北方省份(旧中国上海人眼里典型的北方人就是山东人),而江苏则是南北过渡,内部差异大于山东。说到两省的关系,鲁苏二省在经济上,总体上看直接竞争的领域不多,倒是互补性比较强,但徐州近年来淮海经济区老大位置已受到济宁强有力的挑战。在领土管辖上,两省争议较大,主要集中在微山湖地区和前三岛地区,一直难有公论。在发展前景上,虽然江苏目前拥有GDP总量优势,但转型升级任务很重,而山东土地人口规模均大于江苏,潜力不可小视,日后两省发展孰优孰劣,谁能率先挑战广东的龙头老大位置,还不好断言。


小城飘雨1976


需要我回答下吗?

1.经济江苏比山东多了8000个亿左右,即使用田忌赛马方式山东也比不过江苏

但是有个但是,山东沿海环境比江苏好的多沿海城市比江苏好,短期内可以大有作为,山东一旦如果可能万一搞起来,中国都要颤抖

江苏苏北不发展起来别和我谈第一个实现小康计划

搞笑

2地理山东为典型北方省份,目前山东为北方最强,面积比江苏大,人口比江苏多,素质也不低,所以后劲十足

3政治,山东目前的领导人已经打破本地人升迁的方式,引入了不少外地领导,比如济南的书记,是江苏南通人,很先进的理念。

4.太晚了,明天加,待续


猎人自媒体


在竞争中进步,发展经济,看谁先抢占先机。



提到山东与江苏,两省相邻。两省现在都在发展经济,但是总体来看,江苏发展仿佛更胜一筹。

首先,江苏靠近上海,上海是经济发展的中心地区,这是毫无疑问的,因此,既有着上海地区劳动力的转移,和经济力的帮助,又有本身沿海的条件,江苏发展迅猛。

再说山东,沿海经济发达,目前的政策应该是考沿海地区,比如青岛,威海,烟台等来带动全省经济发展。



两省在竞争中共同进步,共同带动经济发展,期待互利共赢!


致智智智


山东和江苏,同样都是两个位于我国华东地区的经济大省,一个是长江三角洲经济腹地,一个濒临中、韩、日三国的核心经济带,在地理位置是都是得天独厚的。

江苏一半地处长江以南地区,算是南方省份之一,而山东整个省完全处于秦岭、淮河以北区域,完全意义上的传统的北方省份啦!

先说地缘关系;两省处于地缘交界,就是咱们老百姓常讲的交界地区,自古以来彼此之间的人文往来频繁,特别是苏北地区,与整个山东鲁南地区相互交织数百公里之多,不仅仅是民间文化的惠通融合,还是文化教育资源的互补性,彼此在婚姻嫁娶与百姓就业等方面的合作交流更为密切联系!尤其是地处苏北地区的连云港和徐州,在历史上曾经有一段时间隶属于山东道管辖,直到后来新中国成立后的1953年,国务院又将上述两市管辖权重现交给了江苏省,由此可见彼此在地缘上的往来与亲和力十足!!

再来谈谈文化的惠通融合吧!江苏自古以来就是江南一偶,尤其是位于苏南地区的众多城市,例如南京、苏州、无锡、扬州,镇江等等城市,文化底蕴深厚、自古至今就属于比较富庶的地区之一江南居士更是数不胜数啊!山东,即使独处与北方,但同样是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山东并不像江南自古以来居士文集,但却鲜有大家风范。比如孔子、孟子,墨子等等大家学士,也有李清照,辛弃疾等词牌大家,两地的文化底蕴深厚早已经不分彼此,不分伯仲啦!

同样也是沿海省份;山东省的海岸线绵延起伏数百公里,沿海城市青岛烟台威海日照等城市,都是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而江苏虽然在沿海城市数量上,发展高度上,相对于山东有一些欠缺,但江苏的沿长江流域的城市也是个个生龙活虎,丝毫不亚于山东半岛城市群,甚至苏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比山东还略胜一筹的优势呢!

开放性、思想创新能力的发展战略;山东省因地处北方,又是孔孟之道思想的发源地,自然而然地思想是比较传统与保守的,反观江苏省,名人辈出,富庶活跃的思维能力,在改革开放以来的最近几十年里体现的淋漓尽致!南方人脑子活,天生的不保守,敢为天下先的勇猛顽强拼搏进取的精神风貌,让时至今日的江苏省,在整个国家发展战略中脱颖而出,占有一席之地!反观北面的邻居山东,思想创新能力不足,过度的保守与官本位思想及其严重,在发展过程中中起到了严重滞后的消极因素存在,也是最近几年江苏异军突起,成功超越山东夺得全国第二这把交椅,也是从去年以来,早已经把山东的GDP差距不断拉大,远把山东落在后面啦!

两省的转型之路;山东省,历来被视为大象经济,可见重工业、高耗能行业在整个发展战略中占据着非常大的位置,江苏最近几年来,也一直面临转型升级发展的困惑。相对于山东,他的步伐相对稳定与轻盈许多,再加上它江南人特有的吃苦耐劳,永拼敢闯的不服输的性格特征,会步入一片新天地。山东就有了更多的担忧。最近大家都在议论纷纷,诸如:山东将是第二个东北;山东将步入东北衰退的后尘等等等言论。让人看得比较心痛不已!但细细想来,这些言论自由的话里的的确确存在几分道理所在的。好在我们大家看到了希望:2018年的一月十号,国务院明确表示支持山东省申报的新旧交替转换试验区的规划,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最后我想说,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大背景下,无论是江苏省还是近邻山东省,哪怕包括整个国家发展战略上,都将是一体化的时代进程!山东、江苏紧邻的好邻居,优势互补、产业化协作,人文交流源源不断,高层磋商密切合作,在新的世界发展潮流中会抓住机遇,全面提升自己的实力,弥补地狱之间的差距,大力推进改革开放,解放思想,为富省强国战略,作出更大的贡献!


樾樾小哥4212960122


要说山东与江苏的关系,那就应该对应的进行比较一下、联系联系以及展望展望等等。

一、先说一下城市之比较:省会比较的话,济南的经济落后于南京这是不争的事实,济南市是历史文化旅游城市,但是这方面比六朝古都的南京还是不行的,看来不是短时间可以赶上的了,没办法改变的客观事实;青岛的经济总量不如苏州,但苏州几乎全都依靠外资,而青岛的民族企业占优势,应该说后劲十足。

再说无锡,无锡是轻工业集散地,又有以江南大学为主的大学群;而威海则一直是韩日外企公司遍地是,可以让半岛更加活跃有发展动力,文化上也有哈工大分校和山大分校为主的大学区,这方面互有胜负。

而海滨城市相比,日照已经把连云港甩在了后面,不论是经济上还是文化上都要占优势;而再将济宁和徐州之比较一下的话,尽管徐州的经济总量比济宁多点,但财政收入中可支配的部分,济宁好像一直比徐州多不少。

还有,徐州作为淮海经济区的老大,貌似地位并不不牢固;济宁曾经组织过专家论证,济宁很有实力和条件成为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

二、再说一下两省的地域比较:江苏省的城市化发展可以划分为三大都市圈,分别为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和徐州都市圈,四个特大城市,分别是南京、苏州、无锡、徐州;近年来走的是城市带动农村,都市圈辐射周边的策略。

实际上相应的可以把江苏划分为苏南、苏中、苏北三个经济区域,实际情况是苏南已经长大了,可以自谋生路了;苏中靠近苏南,这几年也不断的进步;唯有苏北一直落后,属于江苏的落后地区、贫困地区,也是江苏省需要大力发展的地区。

山东省的东部、中部和西部情况就好象江苏的苏北、苏中与苏南现状,经济发展差距很大。山东的胶东地区大部分县市都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其中烟台所辖的龙口市和荣成市的创新能力分别居全省前两位,青岛市所辖的四个县市均进入全省创新能力前十位;而山东中部的潍坊市所辖县也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其中诸城市和寿光市分列全省第四名和第五名。

目前的山东西部已经形成了围绕济南和淄博的创新高地,但整个区域的表现无疑还会略逊于胶东地区;而山东西部和南部与外省交界处的县市总体创新能力较弱,滨州、德州、聊城、菏泽所辖县域创新能力不足,形成了连片的创新洼地。

三、从发展形势和特点上比较:江苏是高举“乡镇企业大旗”,红红火火的推广苏南模式,大部分城市发展处于良性循环;山东的大企业发展势头一直不错——青岛的海尔、海信、青啤、双星,临沂的小商品市场,山东越来越多的城市逐渐强壮起来。发展方式不同,但是效果都挺理想,在全国省市分别处于第二和第三的位置。

而两省人们自古以来,在处事思维与习惯上一直有所区别。山东人受儒家思想传统的影响较重,重农轻商的观念相对重一些,创新得意识就淡一些,表现出来的魄力和闯劲也就不足。

而江苏人则在观念上重视商业活动,更加务实也求实,现实中的创新意识和势头很有优势。有个现象也可以看出两省人思维的区别,就是对待各级公务员考试,山东一直特别火热,也就是官本位思想严重,而江苏人则明显要淡薄的多。

四、历史渊源的对外关系比较:南京市在近代史中有个惨痛的经历——南京大屠杀,甚至可以说是抗日战争悲惨历史的代名词;而济南市,在这方面也是有对日的刻骨仇恨,“济南惨案”发生的早得多,在全国的影响也很大。而对日的仇恨纪念,两地也一直坚持着,当然也都不排除有少数人向往日本,忘记仇恨。


读书评书2017


江苏与山东在我国都属于重要省份,两省的文化积淀都厚重。由于地理位置和资源状况的不同,山东的发展差江苏一点,山东人在全国的口碑比江苏人好。山东在历史上接纳江苏难民,山东人也爱去江苏(上海)一带打拼,两省关系挺好的。其实我们中国各省区之间的关系都好,只是部分人抱有地域歧视的思想。


时代傻瓜李博士


我是山东的,在江苏上的大学,很喜欢江苏!当年不想在省内上,又不想跑的太远,于是选择去江苏上大学。我在江苏的同学人品 素质 涵养整体都是很高的,苏南的同学婉约一些,苏北的同学更像是山东人的脾气,豪爽,仗义,能喝!

两个省是除了广东之外 经济最强,最发达的地区,应该属于好哥们 好兄弟的关系吧!


景仙园


我是山东临沂人,在无锡待了一年,苏州待了两年。因为一直在农村生活,一到了大城市觉得太繁华了,见了很多没见过的东西。觉得江苏太好了、后来慢慢长大了,慢慢发现,再好再繁华,终究不是我的家乡。最近几年回临沂发展,慢慢体会到自己的家乡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我觉得很自豪。我是山东人。


大周周周周周周周


山东人,在苏州昆山上班,简单几条分析:

相同点:

1.都是经济大省

2.都是经济不平衡,江苏是苏南苏北;山东是山东半岛和鲁西南

不同点:

1.山东内部文化统一,极少互相看不上;江苏则不同,苏州看不上南京、南京看不上苏州、徐州看不上盐城、盐城看不上徐州等等

2.人不同,山东人就是一个统一的代名词,苏北人和山东人一样的文化,苏南则完全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