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角度解读影响“归因”的因素(解读你的推测与判读过程)

归因,是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影响它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种:

从心理学角度解读影响“归因”的因素(解读你的推测与判读过程)

一、社会视角

人们的“角色”和处境不同,观察问题的视角就不同,对事情的看法也会有差别,因而对行为原因的解释也会不同。很显然,行动者(当事人)和观察者(局外人)对行动者行为原因的解释多多少少都会有差别。

从心理学角度解读影响“归因”的因素(解读你的推测与判读过程)

二、自我价值保护倾向

个体在归因的过程中,对自我卷入的事情的解释,往往带有明显的自我价值保护倾向,也就是说个体在归因时,会向有利于自我价值确立的方向倾斜。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人们总是把自己的成功归结于个人的实力;把失败归结于外部条件的影响和限制;而把别人的成功归结于外力的辅助,别人的失败归结于其自身本来就差。

从心理学角度解读影响“归因”的因素(解读你的推测与判读过程)

三、观察位置

人们观察事物的空间位置不同,对事物的解释和看法也会不同。人们往往把事情的原因归于在注意中心的人或物。就像“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特别突出的人和物受到关注的同时,也会受到很多压力,出了问题也会被推到风口浪尖。

从心理学角度解读影响“归因”的因素(解读你的推测与判读过程)

四、时间因素

随着时间的推移,归因会越来越具有情境性。人们会把过去很久的事件解释为“当时特定背景“的原因,而不是行为主体和刺激客体的原因。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时过境迁”,当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都会多一份恬静淡然,没了当初那些鲁莽冲动。

从心理学角度解读影响“归因”的因素(解读你的推测与判读过程)

大家觉得自己在“归因”的时候会受到这4个因素的影响吗?欢迎留言讨论哦!

从心理学角度解读影响“归因”的因素(解读你的推测与判读过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