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性京東:左手裁兄弟,右手收購P2P?

任性京東:左手裁兄弟,右手收購P2P?

這幾天,京東裁員的消息已經刷爆了各大頭條,看不懂強東的操作,大家都在問,京東要幹啥?裁員的爭論聲還沒過去,京東似乎又偷偷的收購了一家網貸公司,越來越看不懂京東的套路了。

企查查的資料顯示,4月8日,廈門易匯利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服務有限公司發生多項工商變更。大股東由易利貸董事長黃炳龍變更為京海卓創(廈門)數字科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達到100%,而“易匯利”(易利貸)的疑似實際控制人為劉強東,佔有14.01%的股份。除此以外,高管都進行了大換血,法定代表人由易利貸聯合創始人羅虹璋變更為張紅磊,執行董事變為張奇、經理和副總經理變為張紅磊、紀毅峰。

任性京東:左手裁兄弟,右手收購P2P?


這又讓廣大吃瓜群眾看不懂了,強東真的是隨心所欲裁員又收購P2P?當然不是。

很顯然,強東是打算趁著備案落實之前,收購殼公司以期望拿到網貸的經營牌照。

再來看看易匯利官網披露的最新數據,到目前為止,平臺累計成交借貸金額8.07億元,借貸餘額622萬元。

這家成立於2014年1月的老平臺不論業務體量還是人員規模整體較小,在信披、限額、存管、債權轉讓等合規性方面表現較好。對於一直想涉足網貸p2P的京東來說,購買這種優質小平臺未償不是一個好的機會。

但你以為這是京東第一次擁有網貸公司?那你就太天真了。

任性京東:左手裁兄弟,右手收購P2P?


京東入局網貸行業為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相關報道可以追溯到2013年。

據證券時報報道,早在2013年京東金融就曾掛出過網貸相關崗位招聘信息。此後的2015年、2016年、2017年在招聘網站總能找到京東招聘網貸相關職位信息,招聘信息顯示,該部門系京東金融新成立部門,“發展前景無限”。

然而四年來,京東的網貸產品一直沒有落地,直到近兩年才相繼傳出京東低調投資網貸企業、上線P2P網貸產品的消息。

據瞭解,旭航網貸成立時間為2017年9月27日,和豐網貸相對“年長”成立於2015年11月4日,至今未上線業務交易系統,公司存量借貸餘額為零,只在2018年12月短暫的開展過網貸業務。

任性京東:左手裁兄弟,右手收購P2P?


作為首個自營P2P的互聯網巨頭,京東旗下已有的三家全資網貸平臺,等到備案落地,還真是有點小期待。

根據此前P2P專項整治辦向各地下發《關於做好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整改驗收工作通知》(57號文)規定,2016年8月24日後新設立的網貸機構或新從事網絡借貸業務的網貸機構,在本次網貸風險專項整治期間,原則上不予備案登記。

所以,“太年輕”的旭航網貸和“沒經驗”的和豐網貸,均備案無望。

<strong>

京東方面極少對外宣傳P2P相關業務,兩個網貸平臺也是隱身狀態。不僅京東金融APP上不見蹤影,平臺官網也是無法訪問。

要不是此前被爆出過京東網貸標的“上線十五分鐘一售而空”的消息,京東的網貸業務幾乎無跡可尋。

此次,在網貸備案試點的緊要關頭,劉強東拿下第三家P2P平臺,說明看好備案獲得牌照後,p2p的廣闊場景或是巨大的需求市場,所以三番二次的想通過借殼入場。

任性京東:左手裁兄弟,右手收購P2P?


但根據網傳的《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有條件備案試點工作方案》所披露的試點備案資格,易利貸仍存在很大差距。

關於試點備案方案的相關內容還在持續新增,目前單是註冊資本這道坎,易利貸就過不了。

該方案要求,單一省級區域經營的網貸機構實繳註冊資本不少於人民幣5000萬元,全國經營的網貸機構實繳註冊資本不少於人民幣5億元。

而官網顯示,易利貸實繳註冊資本僅為1000萬元。要想通過該平臺獲得試點網貸備案資格,劉強東還需要在短時間內填充大筆資金。

小富總結:融資難、融資貴一直是我國中小企業發展的難題,小微企業普遍受到金融機構的“歧視”,除了傳統銀行,P2P網貸是小微企業獲得貸款最優惠的高速道。

經過十年多的發展,P2P網貸已形成一定的規模,不僅是一種重要的新金融業態,更是金融市場上不可忽視的中堅力量。

隨著清退潮不斷地衝刷,網貸行業正在淨化當中,“勝”下來的平臺將擁有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試點備案資格的“含金度”也顯而易見。

最後說說裁員,消息看似發佈的突然,其實也早有痕跡。

劉強東曾在開會時痛斥高管“人浮於事,拉幫結派”。

京東商城年會上,徐雷也曾表示,“客戶為先的價值觀被稀釋、部門之間的牆越來越高、沒有統一的經營邏輯、不僅對外界變化反應越來越慢,對客戶也更加傲慢了”。

希望此舉是京東內部發展的正確決定,但也希望,那些曾被劉強東稱為兄弟的人,不被殘忍拋棄。畢竟,從最初中關村小小攤位發展到現在如此規模,離不開每一個京東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