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日本偷襲珍珠港給美國造成重創,為何美國卻調頭去打德國呢?

陳安陽


美軍對德國的作戰事實上比對日作戰要晚。(本來就是)太平洋戰爭從日本偷襲珍珠港開始,同時也是美國對法西斯國家宣戰的開始。但是大規模軍事援助英國等盟軍國家完全正式化。羅斯福在珍珠港事件以後隨即通過國會決議對日宣戰,也就是說美國在此期間並沒有出現先德國再日本的戰略的情況,甚至剛好相反。小到象徵性轟炸日本城市的行動,大到中途島戰役、所羅門群島戰役都在1942年前半年展開。

美軍大規模派軍隊與德軍作戰在1942年6月與英軍達成協議,並在同年10月在北非進行阿拉曼戰役。此時太平洋戰爭已經打了半年,且日軍損失嚴重。倘若諾曼底登陸開闢歐洲第二戰場則更晚,要到1944年6月。美軍並不是單打獨鬥,在北非,地中海附近再到法國都是與英軍一起行動的。但是在太平洋戰場上美軍是一支獨秀,從東太平洋打到西太平洋與盟軍匯合。

P-51戰鬥機不止英國有,國軍也接收了一批


美國對盟軍的援助囊括了主要的反法西斯國家,但是又以英國最多。英國作為島國本土資源是經不起消耗的。殖民地靠不住,那麼只能依靠美國的直接援助。在珍珠港事件之前英國就接收了美國的軍火及其他物資,但是美國並沒有對德國宣戰或佔明確立場。多虧了日本偷襲珍珠港否則美國都不好找理由對德國宣戰。(1941年12月8號對德,7號對日宣戰)

英軍在北非使用過換裝17磅炮的謝爾曼車體坦克“螢火蟲”


回到標題,日軍重創美軍太平洋艦隊的問題。四艘航母未被擊沉喪失戰鬥力,嚴格來說這次偷襲損失的是美軍人員的數量而不是裝備。所以美軍在短時間內也會將航母及修繕的裝備投入使用,哪會第一時間顧及先錘德國。何況美國的生產能力是極其恐怖的,英國已經接收了大量物資基本可以與德國,意大利周旋很長時間。(此時蘇德戰爭牽制了大量的德國軍隊和物資)美國完全可以放手穩住太平洋戰局,畢竟家門口都被日軍踹了,不得踹回去?此外遠東的盟軍駐軍也需要支援。

日軍在太平洋很瘋狂,美軍不可能完全“先歐後亞”(偷襲美軍港口劇照)


日軍重要還是德軍重要。德國可以進攻大國和強國,很多國家和地區都陷落了,除此之外德國武器精良殺傷力強,非數量不可敵。日本一個島國比德國更需要以戰養戰,更何況擁有當時世界三大海軍之一的實力,初期階段處於劣勢的是美軍不是日軍。因此先歐洲後亞洲在此不能夠完全成立。但是以不能讓英國,蘇聯戰敗投降方面倒是可以肯定這種說法。


客觀評論的愛國者7


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之後,美國確實制定了先歐後亞的戰略,也就是將最大的力量投入到歐洲戰場,而將海軍力量投到對日作戰。這是客觀原因決定的,原因有三個方面。


第一,歐洲戰場的重要性

歐洲作為當時的經濟,政治中心,集中了包括英法德意蘇聯等世界絕大多數的強國大國。而此時的德國已經佔領了包括法國在內的大半個歐洲,而且已經轟炸了倫敦,打到了莫斯科。一旦讓德國佔領整個歐洲,那麼美國將用一己之力對抗整個歐洲及其殖民地。所以為了自身考慮美國此時必須先聯合蘇聯和英國擊敗德國。而此時的德國正處於最為強大的時期,美國必須集中最大的陸軍力量投入到對德戰場。

第二,對日戰爭的特殊性

德國是一個歐洲內陸國家,所以對其戰爭的主力一定是陸軍,而日本作為一個島國,對其作戰的主力也一定是海上力量。而海戰與陸戰最大的區別就在於,陸戰是軍事實力的對比,而海戰是工業資源的對比。所以擊敗日本,最大的依賴就是美國強大的工業實力。 而擊敗德國除了強大的工業實力之外,還有美國大兵的犧牲和流血。


第三,內線和外線的不同

美國與德國作戰是處於內線。由於英國沒有被德國擊敗,所以大西洋沒有成為隔離美國與歐洲戰場的屏障,反而成為美國參與歐戰的捷徑。而通過中東北非等地區,美國又可以於蘇聯等同盟取得聯繫,從而使得美國的援助源源不斷的流向蘇聯和英國。

美國與日本作戰是處於外線。由於日本處於中美這兩個主要敵人的中間,所以中美在戰爭前期要取得聯繫非常困難,這也是中國修建滇緬公路以及美國駝峰航運的主要原因。所以在太平洋戰場之上,美國是單獨對抗日本。而在歐洲戰場上,美國可以聯合英國蘇聯以及其他盟友一起對德國發動進攻。


小鑫談歷史


一戰時期美國奉行 孤立主義政策,成為戰爭最大受益者。二戰初期,美國國內 孤立主義依舊盛行,雖然羅斯福已經意識到法西斯的危害並有意偏袒英法,但無力說服國會對法西斯宣戰,因為德裔美國人佔據了美國人很大一部分!

珍珠港事件是美直接宣戰的導火索,然而該事件是否可以避免有很多爭論,當時中國方面也曾截獲日本要偷襲珍珠港的可能,可是美方並沒有足夠重視!到另一方面,珍珠港事件爆發時,太平洋艦隊的幾艘主力航母並沒有在港內,而是全部在外執行非戰鬥任務,這有很大的蹊蹺!目前珍珠港事件還沒有到解密時間,等待歷史的真相!

宣戰後,美國並不是忽略了日本,而是分兩個戰場同時作戰,陸軍608萬幾乎全部投入歐洲戰場,因為當時納粹德國控制了中西歐大部,蘇聯經歷幾場大戰役損失很嚴重,英法蜷縮在英倫三島 無力發動登陸戰,歐洲戰場形勢比亞洲更嚴峻!1941年12月的亞洲戰場,日本也意識到對中國戰爭無法速勝,陸軍陷入東亞,東南亞難以脫身。而一直跟陸軍部意見相左的海軍部 卻想做出點成績給天皇看看,但亞洲已經沒有海軍能與之抗衡!

美日太平洋海戰,極大遏制了日本陸海軍本貌合神離的配合,並且直接威脅了日本本土,美對日的前期空襲更是促使日海軍收縮!


用戶是三哥


日本偷襲珍珠港後,美國終於有了直接參戰的理由。

德日意為軸心國,美俄英法中為代表的是同盟國,美國首選打擊德國的原因:一是地理位置決定,美國距離德國比較近,易於直接打擊。而日本相對較遠,又有中國及英國在印度支那對日本的抵抗,所以從戰略角度考慮,必須先打德國。二是歐洲的地位決定,當德國侵佔歐洲很多國家後,可迅速將佔領國豐富的物資轉變為戰爭物資,以戰養戰,美國投入對德國的戰爭後,也是為了阻止德軍對歐洲佔領的步伐,切斷德國以戰養戰的戰略企圖。三是美國戰爭的能力決定,德國的戰爭動員和戰爭機制開啟後,從兵員的質量,數量及飛機,大炮,坦克,槍械武器性能和生產研發能力等方面,都大大超過日本和意大利,而美國當時的軍事實力也遠遠領先英法等國,擒賊先擒王,只有先打敗德國,才能實現迅速扭轉戰爭態勢的戰爭目的。


仰天長嘯A


這是日本人犯下嚴重錯誤,當年偷襲珍珠港成功後,沒有佔領珍珠港,這給美國一個明確信號,日本人不打算佔領美國領土,那對自己威脅最大還是德國,而不是日本,美國🇺🇸要先打贏德國,在收拾日本就更容易,因為當年日本和中國打幾年都沒有全部佔領中國,美國認為,日本把兵力轉向太平洋,那中國更容易拖住日本人,所以日本在短期內無法有多大影響力,只要德國敗了,日本根本就撐不住,因為蘇聯,中國,美國,三國同時打擊日本,日本那有什麼贏的機會。


我上網來看看


美國早就做好了對德戰爭準備,只差一個藉口讓國內統一思想,支持戰爭。小日本有中國頂著,給武器就夠了。集中精力先滅德國,再回頭收拾小日本。


普通人18406256


美國國會和人民反戰意識強烈,不願加入二戰,而美國政府政客們和大企業家們希望通過參戰振興經濟。因此,如何說服國會,喚起民眾參戰,就成為美國總統及精英們的大問題,於是他們在等待時機,期望水到渠成。

而這時日本適時充當了“點炮”的角色,把美國拖進了二戰。美國也藉此機會一躍發展成為軍事經濟大國,至於此刻先打德國還是先打日本,或者同時打日德都無所謂了,關鍵是美國真正參戰了。


手機用戶張和新


美國🇺🇸先歐後亞的戰略,因為日本跟德國相比相差了不少,先把德國按住了,小日本那就好對付多了。


全球鷹之白頭海雕


先打 後援 !


重生\n


因為德國科技在當時遙遙領先美國就會用自己龐大軍工生產力去消滅它如若不然等德國消滅蘇聯和英國得到資源和時間下一個被消滅的就是美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