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好多做父母的都过于溺爱自己的孩子?没想过孩子的以后吗?

华章先生


有人说中国孩子是被人喂大的,而外国孩子则是饿大的。很多妈妈抱怨自己的孩子上了幼儿园还不能好好吃饭,归根结底,还是自己惯出来的。哈佛大学一项长达20年的研究表明,爱做家务的孩子跟不爱做家务的相比,就业率为15:1,收入比后者高20%,而且婚姻更幸福。 中国的宝宝们上了小学依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这种保姆式的一切代办型家长,最终只会毁了孩子。溺爱孩子已经成为中国家庭很普遍的现象,究其原因,有好几个方面的因素。


现在家庭大多数都是一个孩子或者两个孩子,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一个家庭而言,一两个孩子的需求很容易满足,要什么就买什么。但是孩子的欲望是无休无止的,家长满足孩子的越来越多,孩子就慢慢地被惯出来了。


父母都是很爱自己孩子的,见不得孩子受到一点委屈,看到别的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孩子没有,就算没有太多钱,也会省吃俭用给孩子买的,这是人的天性使然。就拿走自己来说,孩子那么可爱,我又那么爱他,不论他提出什么要求,都会尽量满足他,爱到了失去理性的地步,一时忘记了对他这么好其实是害了他。以前看新闻,有个大学生出身农村家庭,生活条件并不是很好,但是同学都有苹果手机,她就问父母要钱买苹果手机,父母为了攒钱,年迈的身躯去工地搬砖,攒够了钱给女儿买了一部苹果手机,但凡女儿有一点儿心疼父母,绝不会这样做,这对于孩子今后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古人的智慧还是非常需要我们现代人借鉴的,既然爱他,就要为他长远的发展考虑。尝试着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在锻炼与探索中成长,而不要大包大揽,什么都替孩子做了。看到孩子作业不会写,画画 画不好时,有些家长一着急,就自己替孩子给写了、给画了。 要知道,不让孩子犯错的同时,也让孩子失去了成长的机会。如果孩子探索的过程一再被打断,父母无时不刻在孩子旁边指指点点,那么孩子永远无法自己掌握学习。

不准做这个,不准做那个……这是好多妈妈的口头禅。 但有时候,孩子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比一件干净的衣服重要得多。衣服脏了可以洗,但是禁锢了孩子的好奇心就再也无法挽回了。

跌倒了自己爬起来,人生哪能一帆风顺?每一次跌倒、每一次犯错都是孩子成长的机会。让他从中反思自己为什么会摔倒、让他学会如何自己站起来。 总是帮孩子找借口,让他把责任推卸给别人,他又如何成才呢?


爱他,就要学会放手,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孩子终要自己学会面对一切!


Anne210803729


现如今大多数父母身边只有一个孩子,孩子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加上夫妻二人,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孩子一个人身上,不娇气才怪!

但是有的溺爱,是明显的宠,而有些溺爱是无形中的!父母的溺爱,不过是在孩子身上补偿自己小时候的遗憾而已!

举个例子来说,我有一个朋友,因为喜欢发卡,小时候家庭条件不允许,现在自己有了女儿了,只有女儿想要的东西,她统统都会买回家,她只是不想让自己的遗憾出现在孩子身上!

还有,我承认我有时候也比较溺爱孩子,因为我有两个宝宝,我要努力挣钱给他们更好的生活,所以他们平时都不是我带,我把他们交给奶奶带,所以我在家的时候,他们想要什么我也会尽量满足!

在一个就是隔代溺爱,像我家的奶奶,和姥姥,他们都是,看不得孩子哭,闹,只要孩子一叫,要的东西准到!这都是我们平常看的见的溺爱!

那我们看不见的呢,比如我们羡慕别的孩子,比自己的孩子小,而且还比自己的孩子会得多,如我有个表姐的孩子都上一年级了,还要大人喂饭,导致家长不喂就不吃,在学校都吃不饱,而且这个表姐还总是打骂孩子,埋怨孩子为什么自己不会吃饭,殊不知孩子的这些习惯都是自己惯出来的,如果你在他小的时候是教他自己吃饭,而不是喂呢?那么情况肯定都不一样了!

还有,怕孩子失败,就帮他摆平成长路上的所有障碍,可是就是因为这样的教育方式,孩子永远不会尝试到失败,那又怎么一点点长大呢?有一天他经历了失败,是不是就会一蹶不振?

父母自认为这些都是爱孩子的表现,希望孩子快乐成长,他们没有想过孩子在这样的爱下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他们只是用着自己的方式去爱孩子,这也并没有错!

但是做家长的也要明白,孩子的事情,不到关键时候不要出头,可以进行旁观和引导,这就是对孩子成长的最大帮助,对于一颗树的成长,我们只负责浇水,施肥,而不是把它连根拔起来,那样只会害了这棵小树!

作为父母,可以用爱来裹挟孩子,但同时也该让他们自有成长。这才是做家长的本质,才是教育的本质!




晨然妈妈育儿


我觉得有些是不经意的,要知道爱子为之计深远!切勿过分溺爱,害了孩子坑了自己。事事为之代劳型母亲需要注意,容易培养出过分依赖型孩子,在孩子不同的年龄,不同的阶段,就要让他试着,自己去学一些这个年龄该会的东西,比如吃饭穿衣洗漱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孩子独立,培养孩子自己面对一些小问题,这样将来他才能走的远在遇到困难时才不会脆弱不堪。样样能买型父亲也需要注意,虽说童年只有一次但是不该买的不能买,不要样样满足孩子的要求,别事事满足,让孩子形成自私自利,好攀比,不懂感恩,不懂珍惜的性格。一定要把握好分寸,规矩要有,锻炼要有,严格要求他在每一个阶段能做到的事情尽量自己做,别总依赖别人,要告诉他自己学着做。事事忍让型父母要注意,别把孩子培养成魔王,要让孩子学会友爱,感恩,懂得考虑别人的感受,这样他走上社会才能更受欢迎更能融洽的进入集体。今日的努力成就孩子以后的幸福人生让我们一起加油!


小圆圈绘本


社会中关于小孩教育问题已经讨论了不知多少年了,从来没有达成过共识。不过这种局面在慢慢的改变,那就是小孩不能过于溺爱,要让小孩子从小吃苦,吃苦的程度就要看各自的家庭了。

自从计划生育实施以来,每家基本上都是一个小孩,家里人都把小孩当宝一样,不能摔到,不能碰到,精心的呵护着。

父母从小的生活环境相对现在来说是没办法比的,作为父母都希望给子女子女最好的条件,让他们不要受自己以前受的罪,但是反过来想下,就是因为之前受苦,才让自己有向前冲的动力。

以前的家里都好几个孩子,象前面说的现在家庭基本都是独生子女。父母那辈兄弟姊妹多,从小从爹娘那里得到的爱不是那么多,加上生活艰难,大多都要过着苦日子,所以父母有了孩子之后,就不会让孩子再受当年的苦,用尽全部爱去弥补当年自己缺失的爱。 第二:补偿他们对孩子陪伴时间太少的愧疚 现在很多父母工作都是比较忙的,陪伴孩子的时间少之又少,他们也知道孩子很孤单,但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只能拼命挣钱,为了弥补陪伴孩子的时间太少的愧疚,父母一般会尽最大限度去满足孩子的要求。 第三:补偿因为父母犯下的错而导致孩子不幸的内疚 最常见的父母犯下的错就是父母双方离婚,离异对于孩子来说,意味着童年将被这两个字所笼罩,被人指责被人嘲笑,得忍受许多常人无法忍受的苦楚。父母离异后也会感到对自己的孩子非常不好,所以只能用尽自己的力量去弥补给孩子带来的伤害,企图抹淡孩子心中的苦痛。


游泳917


没有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好,许多溺爱孩子的父母也没意识到自己爱孩子的方式有问题,我相信如果有人愿意指出他们的错误,绝大多数家长会心存感激,如醍醐灌顶。

我是比较喜欢指出家长问题的人,因为只有这样我才会心安:我说了你们不做,那就是你们自己的事;我看到问题不指出来,那就是我的事。

我说话不喜欢拐弯抹角,但绝大多数家长都可以乐意接受,极少数除外。有不少家长表示:没人告诉我这样做不对啊,我孩子的老师从来不说这些的!

为何做父母的会过于溺爱自己的孩子?

一般有三种原因,一是不懂得怎样爱孩子;一种是以为孩子还小,长大自然好;还有一种是自己小时候生活比较苦,就舍不得让自己的孩子受苦。

当父母的都没有多少经验,也不知道怎样的养育方式可以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他们会更多考虑眼前孩子快不快乐,或者自以为是地臆想着孩子的未来。

我们不得不承认,最近几年家长的思想观念已经改变不少了,绝大多数家长已经意识到了溺爱孩子的弊端,包括一些祖辈,也许这与当前发生的一起起青少年极端案例有关。

也许家长们会主动通过这一个个案例去分析这些孩子的养育问题,引发自己思考,主动改变养育方式,如果有人进行引导,他们肯定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妈咪老师认为:家长需要引导,我们的学校如果更加重视家校沟通,更加重视家长学校的作用,溺爱问题一定会越来越少。


妈咪老师


《对孩子,你还会这样吗?》

一一对孩子的溺爱,习来以久,特别是现代家庭,孩子特别少。并且是独生子女较多,一般又只生育一个孩子,这种弱爱的现象更为突显。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行为的放纵

从孩子降生开始,有些老人过于疼爱孩子,不让哭一声叫一声,捧在手里抱在怀里,年轻人争不过任他去。

等孩子大些了,大人依旧帮洗脸穿衣,系鞋带等等,孩子自以为应该的,即使想做有的人会说不行做不好,打压孩子的行为,使孩子养成了依赖性。甚至有些孩子吃饭玩儿,剩饭也不管束,认为大点儿或上幼儿园就好了,把责任寄于他人或将来。


(2)语言思维的随性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从大人或影视作品学来的语言或行为,虽然觉得不对,但觉得可爱有趣,任他当做游戏或笑话,纵容着小孩子,从没想过习惯会成自然,使孩子学得了许多语言、思维的毛病。像做事拖拉等到明天,顶嘴等。

(3)传统礼仪和观念教育缺失

缺少传授礼仪方面的知识和传统观念的教育,以为孩子小,进入学校都会学到,并且有部分人采用放养模式,一切随孩子,认为是不束缚天性,孩子会活泼可爱。



(4)不注重耐力及抗压能力的培养

孩子学些有益的东西耐不住性子了,主动让孩子放弃或不鼓励去学;受了点儿委曲就心疼或夸大其词,使孩子形成了见硬就回,不能说,不受屈儿的心理。


种种放任和随性,等孩子性格形成了,出现严重的叛逆心理再去管束,才知道有点儿晚了。

家庭是个小圈子,在家里一切可随你任你,而走进学校走进社会,没人宽容忍让你的言行举指。

所以孩子成长成什么样,是家长们自己打造出来的,不要单纯怪罪学校怎样,社会怎样。

试想一颗好种子和一颗劣种子,种在同等条件的土地里,哪个会有更好的收获呢?

友友们来说说,你还会从小放纵自己的孩子么?


遥远的树127


现代社会,独生子女家庭居多,每对父母都是“第一次”做家长,对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这块肉自然是要含在嘴里,捧在手心的来疼爱,特别是看着孩子一天天地在长大,给自己带了诸多快乐和幸福时,感觉为他(她)做什么都是值得的,哪怕是天上的月亮和星星也恨不得要摘下来送给他(她),久而久之,就成了溺爱。但自古以来,“慈母多败儿”!我个人认为疼爱孩子也是要讲求原则,讲究艺术的。往往溺爱孩子的父母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溺爱”,而是认为理所当然的应该这样,当局者迷嘛。所以要做合格的父母,还是得不断地修炼自己的情商,提高自己的格局,才能站得高看得远,然后在培养孩子的路上得心应手。


致艺亲子育儿


以前写过一篇这方面的文章,部分节选如下:

《父母似风娃是虹;父母如云娃成龙!》

风为何?无形无相,微时舒怡、烈时凶猛,无定性、没长心,随心所欲、不可捉摸!

云为何?可见不可及,厚积可遮阳、薄散笼尘间,形虽可破、意却长存、短时有缺、稍久即补,自成一体!

虹为何?雨消失后那一瞬的绚丽!

龙为何?逆流而上的鲤一跃翱翔九天!

所以该明白了吧?

风样的父母只能育出虹般的娃!

父母如果似风,情绪善变、性格不定,冲劲十足但恒心难济,想法虽多却操作盲目!

那么在孩子眼中会成何种形象?

四个字:不可捉摸!

那孩子会被培养成什么样?

八个字:刺激之后,昙花一现!

绝非危言耸听,父母永远是孩子人生最初和记忆最深的榜样,那么有样学样不谈,只谈影响:

风样的父母最大的特征就是“善变、盲目和没有终点,或者说随意终点”!

那孩子还能学会明确的目标感和努力拼搏、坚持到底的恒心吗?

当然不可能,因为没人教!

因此成功自无从谈起,于是越拼越短,直至化作闷鼓,一锤听一声,毕竟他已忘了自主力和主动性,只知听风是雨、见鞭提臀……

而且最可悲的是“风还在一直教虹,无形无相、随心所欲!” 那么,这样的孩子最终也会成风,消失掉自身那短暂的绚丽,变得心意最大、无畏是非、只顾自己、毫无羁绊,于是把父母也抛诸脑后,只留下肆意!


数学老师爱讲故事


你好,大都父母都是这样的。只从眼前考虑问题,没有从将来的角度看。因为觉得孩子小,不舍得让孩子吃苦,做事。什么都全包揽。久而久之孩子就成了啥都不会,因为家长没有给孩子锻炼的机会。也不教会孩子生活技能,当然长大了就容易成为家长嘴里的不孝顺的人。自己都不能自立,那怎么去担起抚养你的责任。其实这都是家长错误的爱造成的。

要是从将来的角度考虑问题,就不会这样做。客观按孩子的每个成长阶段,安排适合孩子做的家务活和学些生活技能,这样不仅有利于孩子的自立,给其适应生活和成长的机会。舍得用孩子才是最好的爱。孩子在不断的学习中丰满羽翼,等你老了他才能自由飞翔,有能力赚钱养活自己,和赡养老人。

要想孩子将来成为独立,有担当的人,就得从小舍得用孩子,带着孩子一起学习,一起进步。不要舍不得孩子,因为社会不会像你那样怜爱他。不能独立和没有能力的人,早晚是要被社会淘汰的。为了让孩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还是不要溺爱孩子,有种爱就是教会孩子成长,舍得孩子吃苦!先苦后甜是人生,先甜后苦是人生倒置。个人建议,谢谢!


95766335054


这种溺爱是当今社会的普遍现象,很多父母觉得自己小时候过得太苦,现在生活好了,不能再让孩子受苦。正是怀着这种想法,父母们尽其所能地从各方面满足孩子的需求,包括一些不必要的甚至是无理的要求,代替孩子完成一些理应由他们自己完成的事,尽力把孩子的生活道路铺得平平顺顺的,似乎这样就能保证孩子幸福健康地成长。但是事实上,父母的这种教育观念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危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