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一些地方的民辦初中招生火爆,而公立初中門庭冷落,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時事評論爰好者


六年前,我仔小升初,我們有三個選擇。

第一,等搖珠派位,去免費的公辦初中,還能進重點班。但具體去哪家,不確定,有可能去很好的公辦初中,也有可能去很差的公辦初中。

第二,考擇校考試。考上了那個學校,就去那個學校。但要給四萬塊擇校費。

第三,參加小聯盟考民辦學校。民辦學校每年學費兩萬多。

最後的結果,通過小聯盟考試,考進了民辦。

公辦派位不要錢,我們這些家長非要擠破了頭,交錢也要去收費的民辦,是我們這些家長錢又多,腦袋進水了嗎?

當然不是了,誰家的錢都不是天上掉下來的。

其實家長的心態,八個字可以就形容。“人以群分,物以類聚”。家長希望孩子跟一些喜歡學習成績好的同學在一起。成績好的家長會這樣想,其實成績差的家長也這樣想。

以前我們讀書那個年代,公辦學校分省重點,市重點,區重點,大家憑考試成績多少,進不同的中學讀書。

就跟現在考大學那樣,清華北大的分去清北,二本的分去二本。

現在公辦中學九年義務教育,不按分數區分孩子們了,但民辦可以,所以大家就去追民辦。

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春暖花開003


看著下面寫的冠冕堂皇的各種話,我作為在職教師不為厚道的笑了!一派胡言到這個地步也是醉了!

其實就一個:升學率!

私立初中升學率一般可以達到公立學校的三倍以上。

以我市為例:十幾年前沒有私立學校。兩個最好公立初中貢獻了第一高中(招生600人每年)的40%,每年大約200-250人。城裡其他初中加起來大約100個,其他被縣、鄉里的初中獲得。

去年,我市上面兩個最好的公立初中貢獻了第一高中(招生1500人)的8%,大約130來個人。排名第二的私立初中大約貢獻了170多人。至於排名第一的私立初中被禁止公佈人數。而且教育局明確告知第一私立學校學生進入高一中陽光班(6個)不可以超過200人,奧賽班(2個)不超過50人。因為如果按分數線劃分,估計奧賽班就沒有其他學校什麼事了。至於鄉里一個初中能上1-2個就算不錯了。

這就是現狀。為什麼造成今天的狀態?

1.教育局的扶持。私立學校開始是被扶持的。公立學校還派出老師去支教。這個因素影響非常小,但在私立學校發展初期起到了關鍵作用。

2.私立學校辦學優勢:晚自習,擇學生,分快慢班,勸退學生,收拾家長。

晚自習: 私立學校要求住讀或者晚上9點回家。公立學校不可以上晚自習。這樣私立初中每天可以多上2次課。通常用來補課和完成家庭作業,由於有老師輔導,學生進步很大。諷刺的是:公立學校學生放學後,去補習班幹這事,效果還不如私立學校。

擇學生:私立學校可以跨片區招生,前50名甚至免費。成績差的,智商差的全都不許入學。公立初中屬於九年義務教育,必須招片區全部學生,就是傻子,和幾十分的孩子都必須招到班上。

分快慢班:私立學校通常在入學一個月後,開始分班。每次月考後,還把慢班的人可以自願的調入快班。這樣快班講的快,學的多。慢班學的慢,學的紮實。公立初中,優秀的吃不飽,慢的學不會。

勸退差生:私立初中,如果成績太差,就會有班主任做工作勸你轉校。不同意,很簡單,去最後一位坐一個學期,不點名。教幾萬就為這個待遇嗎?你也會轉學。公立學校,就是把老師打了一頓,老師也不能喊你轉學。

收拾家長:差生其實在私立學校還是可以挽救的,一般不會輕易勸退。但人家把家長請到學校來,培孩子上學,家長一肚子火,看見孩子不聽講,就是一耳光。幾下孩子就聽話了。公立初中,呵呵!這麼幹,老師死定了!

以上幾種方法讓私立初中獲得了:好生源,好教學環境,合適自己的老師,好的成材率。你認為他不會嬴嗎?

到了高中,不好意思!這些手段公立高中都用。於是私立高中鬥不過公立高中。我們這兒兩個私立初中的直升高中成績很差。我聽說大城市的好像都曲線救國了,不參加高考,去外國讀大學。

這些手段,如果讓公立初中也來做的話,不要3年,私立初中就得關門。因為公立初中的師資畢竟還是強一點。如果再過十年就真的不知道了。

現在,某些“網霸單”家長(我懷疑是私立學校的託)開始詆譭高中,把上面的這幾種手段,都認為是破壞孩子的成長,要求高中禁止。還有人提出12年義務教育。

呵呵😊希望他們不會成功。因為一旦成功,中國的公立高中也就完了。


yyyysssswwww


先說管理方式,民辦學校對學生的管理比較嚴格,而且也敢於下重拳,更有甚者將學生分配給老師,不好好學就施加壓力,叫家長等高壓手段,這種管理方式對初中生來說是有效果的,所以學生成績普遍比較高。這些學校還給學生提供住宿,上晚自習,週末補課等學習方式,對工作比較忙的家長來說更是求之不得,再者說,初中的課程也不是家長都能輔導的,所以很多人寧可掏錢上私立也不願意上公立。再說師資配備,私立學校的環境普遍較好,老師呈年輕化,有活力,更容易和學生打成一片。效益好的私立待遇很不錯,也能吸引大批有識之士的加盟,這也為學校錦上添花,贏得不錯的口碑。

私立學校的學風相對要穩定些,在高壓重拳的管理下,學習風氣還是很正的,不過肯定有點功利性在裡面,這也在所難免。再就是教育行政干預較少,閒雜事情較少,學生和老師都可以專心治學,這些方面都是公立不具備的優勢。

但是從長遠來看,初中用高壓手段教出來的學生,成績雖好,但是上了高中後,普遍潛力不足,自覺性差,自制力也很差,這也是一個弊端。

從辯證的角度來說,公立成績可能拼不過私立,但是更符合人的自然發展,私立學好了也能為高中做更好的基礎,沒有什麼絕對的事情,凡事因人而異,切勿盲從。


傳播士


這個題目很搞笑,火爆?門庭冷落?我想這個題目提出的人在給私立學校做廣告。

公辦學校不是門庭冷落,而是人家根本用不著這樣招生意,民辦也見不得很厲害,只是為了錢,上級對民辦睜一個眼閉一個眼,只要不出人命,他們喜歡怎樣做就怎樣做。公辦的學校能做什麼?不能掐尖選學生,不能多收任何費用,不能跨區招生,所有民辦學校能做的公辦都不能做,你說公辦的可以做什麼,所以這個題目是有點心理變態,還是無知?

很老實說,如果公辦學校可以掐尖選學生,可以一年收取三五七萬學費,可以把所有優秀老師招到自己門下,那民辦一間都辦不成。

這個門庭冷落和火爆真的說得很酸。

一天就民辦全部消失,公辦也是不會消失的,因為民辦只會收有錢成績好的學生,而八成學生都是普通沒錢的學生,他們可不幹,絕不會收這樣的學生。所以公辦是不會消失的,而且生源絕對不用愁。


教你孩子學英語


這主要是責任心和民心決定的。大家都知道,公立學校老師的工資是由國家發放的,好比有一個鐵飯碗。老師的壓力較小也輕鬆些,對.學生的責任心不太強,比如幫助學生的輔導和理解功課內容問及過少,學生只能帶一些疑難問題回家問家長和同學來完成。對一些一天在外忙綠的家長來說是個繁事。相反,私立學校老師的薪酬是靠教學平水及教學質量得到的,壓力大。就迫使他們兢兢業業地對每個學生,進行一一輔導,那些不會的或聽不懂的耐心重複講解。學生的學習進步也很高,獨立自主完成作業,不給家長帶來負擔。加上私立學校老師常家訪,與學生家長持溝通,建立良好的形象,深受家長的好評。


許英573


家長們為什放棄免費的公立學校,而是去選擇學費十分貴的私立學校呢?因為在他們看來,公立學校一切教育都是免費的,所以它配備的設施也都十分的簡單隻有一些基礎的設施,但是私立學校卻不一樣了,他對孩子的教育是針對型的,而且私立學校也捨得花很多的錢去改善學校的基礎設施,也就是說,私立學校在硬件設施上會比公立學校要好很多,而且孩子們接受的教育也會比公立學校要多很多,畢竟學費那麼貴,孩子們能學到的東西也還是很多的,而且視力學校為了能夠讓孩子都上到更好的學校,所以他們就捨得花很多的錢去請一些十分有名的老師來教孩子,家長們就會普遍認為孩子們在這樣的環境中能夠學到很多的知識。

其實無論是公辦初中還是私立初中,要想學的好,最主要的還是孩子自己。俗話,說得好“師傅領進門,學習在個人”,只有孩子自己知道努力學習,無論在哪上都能學的好、學的棒。


順林海


我覺得一是升學率,二是民辦學校的管理。家長都想自己的孩子成龍成鳳,而現階段來說升學率又最為直觀的體現了教育質量的高低。

我們不得不說,公辦教育的雜事太多了。各種各樣的檢查,評比,活動鋪天蓋地,甚至扶貧也能找到學校。從校長到教師,一天到晚應付各類檢查,忙於造檔案。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真正能將時間用於教育教學的又能有多少?特別是一些農村小學,教師少,但是大小是個單位,哪一項能少?

民辦學校大多能寄宿,家長將學生交給學校,一週都不用管了。公辦學校呢?由於撤校並點,學生上下學必須家長接送。只要家裡有學生,必須專門一人接送。家長也會算經濟帳,送孩子去民辦學校,就可以多個人掙錢,一切為了生活啊!


萬世英豪


公立學校分班和私立學校分班制度不同,公立學校迫使不同智力水平、不同學習基礎的孩子在同一個班。在班級授課制的情況下,老師不能只照顧成績優異的學生,不然基礎弱的聽不懂。當老師照顧基礎薄弱的孩子時,成績優異的孩子,早就聽懂了,會做了,還得陪坐。一週五天,天天這樣,就會浪費了大量的時間。 所以一些家長覺得耽誤了孩子。孩子上學,不僅是錢的問題,時間成本更加重要。現在的家長,有些經濟條件 很好,所以不在乎學費了,每年都有一批成績優異的孩子,從公立學校流失到私立學校。 選擇私立學校,跟成績優秀的學生做同學就成為一個趨勢。另外 還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公立學校擇校困難。公立學校上不了熱點學校,擇校無望,而當初所有的私立學校的招生活動又沒有參加,最終被迫無奈,只好去到戶口和房證對口學區初中。所以只要有私立學校招生,趕緊報名。有備無患。

第二:熱點學校,購買學區房來不及。有房源問題,也有經濟原因。


第三:家長擔心,報不上名。受校舍限制,即便有資格上熱點學校,但學生超員,也有可能擇優錄取,上不了熱點學校。

第四,分班政策造成的原因。公立學校看似分班公平,但有些優秀學生的家長還是選擇私立學校,跟成績優秀的學生做同學就成為一個趨勢。


學海無涯一線教育


私立學校經過多年發展,己走上正軌,得到社會和家長認可。私立學校和公立學校比,有一個重要的瓶頸就是師資對比,但南方學校早已過了瓶頸期,北方私立學校的師資也快通過了,公立學校比私立學校不再有師資優勢,等上世紀當老師的人(當時包分配的)退休,師資對比將被私立反超。從擴招開始到現在,優秀高中生基本不考師範,而私立學校因為發展積累可能招到優秀教師。

另一個原因就是私立學校管理嚴格,在公立學校教師被家長束縛住無所適從的時候,私立學校可以開除學生,最少保證了學生是守規矩的,事實上保證了分層教學,當你的孩子在公立學校有可能班上有熊孩子而老師又無可奈何的時候,私立學校是優秀學生最好的選擇。

國有企業幹不過私企,在教育界也如此,這符合經濟學原理,誰也不會選錯。


用戶92476425140


私學火爆,公學冷落只是各別現象,中國是九年制義務教育

中國的教育資源,師資隊伍和教育經費,都是由國家掌控和負擔的。如果你上私學要自已負擔資金,從學校的場地,校舍教室,教具到老師的工資,學校的一切開支都得由學生自已負擔。這對一般學生家庭來講是負擔不起來的。只有少數中等收入以上的人才願意這麼做。還有一部份學生家長想考上高檔公辦學校,但這一類學校是少數,因此一些有條件或有錢的家庭的孩子,可能考不上最好公辦校,就選擇了私辦學挍。私辦挍必竟量數少,相對去的好象就多,可能顯的火爆。實際上公辦校在我國學挍的比例要佔百分之九八以上,就連北上廣這樣的大城市,私立校也不多,還不用說中小城市了,我們的教育體制,大綱都在改革,相信公辦挍會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