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水也會導致癌症?!前提是不能這麼做

本文來源:中國腫瘤時訊,ID:oncology_doconline

微信公眾號後臺回覆:“入群”,進入中國腫瘤時訊粉絲群,還有福利紅包~


喝水也會導致癌症?!前提是不能這麼做


喝水也會致癌

可不是說水有問題

水我們都不能停

大家應該關注的是

1 警惕溫度

65℃以上熱飲有致癌風險

世界衛生組織(WHO)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將超過 65°C 的熱飲被列入了 2A 類致癌物名單,對人很可能致癌。

喝水也會導致癌症?!前提是不能這麼做

為什麼說熱飲會致癌?

我們的口腔和食道表面,覆蓋著嬌嫩而脆弱的粘膜:

  • 適宜的進食溫度是 10℃ ~ 40℃;
  • 能耐受的高溫也只在 50℃ ~ 60℃;
  • 超過 65℃ 便足以燙傷粘膜。

偶爾飲用熱飲的燙傷我們的食管可以自行修復,但如果長期經歷反反覆覆「損傷-修復-損傷-修復」的過程中,不正常的細胞也會越來越多。因此,如果長期吃燙的食物、喝過熱的飲品,很容易被食管癌找上門。

如何判斷溫度超過65℃?

剛倒進杯子裡的開水,經測試大約是 80℃;在室溫下放個幾分鐘,就會降到 65℃ 左右。而像火鍋這樣含油量較高的,溫度降得會稍微慢一點。

因此只要把熱飲熱食,稍微放一放、涼一涼,用嘴唇抿一抿、試一試,感覺不燙口一般就可以了。其實飲食只要不是過冷或是過熱,大家也不用太過拘泥於 65 ℃ 這個數字。

最後請大家注意,65°C 以上熱飲「可能致癌」,並不是說熱湯、熱茶、熱咖啡、熱水就都不能喝了,只是希望大家改善一些不健康的習慣,再心急也別吃“燙豆腐”。

2知曉時間

即使喝了隔夜水也無需太過擔心

傳言說,隔夜水裡亞硝酸鹽很多,喝了會致癌。

喝水也會導致癌症?!前提是不能這麼做

亞硝酸鹽有害,但隔夜水中的含量不足以治癌

通常情況下,自來水裡的硝酸鹽限量是每升10毫克,地下水源是20毫克,而礦泉水是45毫克。含有硝酸鹽的水在煮沸之後,常溫空氣中的細菌就會把硝酸鹽轉變成亞硝酸鹽,而亞硝酸鹽危害到人體需要達到一定的量,一般是200毫克以上。

即使水中的硝酸鹽全部轉化成亞硝酸鹽,按照硝酸鹽含量最高的礦泉水來計算,要達到中毒劑量,至少也要喝4400毫升,相當於一次性紙杯22杯,正常情況下,我們一天的飲水量是8~9杯,還不到22杯的一半,一般是不會有影響的。

而且亞硝酸鹽固然有害,但它本身不致癌,只有和蛋白質分解出來的胺類物質結合在一起時才可能變成致癌物,但水裡不含有蛋白質,根本沒有形成致癌物的條件,又何談致癌?

那麼,長時間放置的涼開水能喝嗎?

這主要受溫度等外界客觀環境影響,主要可能變化的是微生物指標:

  • 夏季空氣溼度較高、細菌繁殖較快,容易引起人體腹瀉,所以夏季的隔夜水最好別喝;
  • 冬季的隔夜水最好裝在有蓋的容器中(如暖水瓶);
  • 桶裝純淨水一般建議一週內喝完。


3每日應保證飲水量

美國《國際癌症雜誌》刊登過一則調查:在華盛頓與西雅圖地區,對大量人群進行調查,一組是每天喝5杯水以上,另一組每天喝2杯水以下。8年以後,喝水多的這組比喝水少的一組,女性的癌症患病率下降了45%,男性患病率低了31%。

多喝水可增加肝臟血流量,加快身體新陳代謝的能力,幫助身體排出致癌物質。但也要切忌每日飲水過多,否則容易引發低鈉血癥。

喝水也會導致癌症?!前提是不能這麼做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

每人每天應該攝入至少1200ml的水,具體的飲水量會因為每個人的體質、所處環境、氣候、運動量和工作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不同人由於代謝能力的不同,對水的需求也有差異。這就好像同樣是植物,綠蘿可以養在水裡,而蘆薈稍多澆點水就會爛根。正常情況下的每天8杯水,每杯大概200毫升。

溫馨提示

最後,患者朋友們在剛剛手術後或接受放化療等治療措施時,每日的飲水量應嚴格遵醫囑進行,不同癌種及不同的治療方式對應的需求都有所不同,不可麻痺大意因為飲水影響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