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称“死神菌”的“超级真菌”来了?市疾控:不必担心

堪称“死神菌”的“超级真菌”来了?

市疾控:不必担心“超级真菌”

□事件

最近这两天,“超级真菌”成了超级新闻,这是源于一篇报道称:中国发现18例感染“超级真菌”患者。让人恐怖的是“超级真菌”堪称是“死神菌”,美国感染者多达600多人,死亡率达到60%。

这么可怕的病例会不会迅速传播?这是不是一种新型的真菌?到底应该如何预防?

□解读

健康人通常不会感染“超级真菌”

对于公众关心的这些问题,北京市疾控中心回应称,“超级真菌”的名字叫做耳念珠菌。健康人通常不会感染耳念珠菌,因此耳念珠菌对于普通公众的健康威胁较低,公众不必恐慌,也无需采取特殊的预防措施。

耳念珠菌感染主要累及住院病例,高风险人群为严重慢性基础病或免疫抑制的病人,如:糖尿病、慢性肾病、HIV感染、肿瘤等;新生儿、插管或留置导管的病人、手术病人以及使用广谱抗生素或抗真菌药全身用药病人也可感染。

耳念珠菌既可以引起有症状性的感染,也可以在体内携带而无症状。

耳念珠菌导致的症状取决于感染的位置,包括血流感染、伤口感染和耳部感染等;其中血流感染最为严重,病死率可达30%至40%。

资料显示,耳念珠菌近年来才被发现,2009年在日本首次发现;通过对储存的念珠菌进行回顾性检测,最早在1996年的韩国已经出现。

目前全球各个大洲均有耳念珠菌感染病例报告,截至2019年2月28日,美国共有587例确诊病例报告。我国也曾有少量病例报告。

勤洗手勤消毒可阻断“超级真菌”传播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普内科主任医师马序竹说,“超级真菌”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尚未明确。可以明确的是,感染主要发生在医院内,集中在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重症监护病房。美国的大规模流行也都是在医院内发生的。

“超级真菌”主要通过接触病人以及接触被病人污染过的物体表面传播。从预防的角度来看,勤洗手和彻底清洁院内物品是阻断“超级真菌”传播的重要手段。所以,患者的家属以及和患者密切接触的人,在接触病人或病人接触过的物体前后要彻底洗手。

就算“超级耐药”也有办法用药清除

马序竹也强调,并不是所有耳念珠菌都是超级耐药的,即使是对于多重耐药真菌,仍有希望通过提高抗真菌药物的剂量或联合用药达到清除真菌的效果。

资料显示,目前该真菌主要对氟康唑耐药,对其他抗真菌药的耐药性在不同菌株间存在差异,出现了对三类主要抗真菌药物耐药的菌株。

大部分耳念珠菌感染病例可使用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治疗。对于多重耐药耳念珠菌感染病例,可使用高剂量多种抗真菌药联合治疗。 本报记者 贾晓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