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城市學院升級和北師珠分校改校區,是不是預示著獨立學院改制的開始?

浪淘沙liu


浙江大學城市學院也好,北師珠校區被核准也好,並不是預示著獨立學院改制的開始。為什麼呢?第一、獨立學院改制早就有文件出臺,第二、個別事件不足以反映全面問題,第三、政策驅動也需要社會助力。

(繆老師拍攝的浙江大學城市學院)

一、獨立學院改制早有文件出臺

獨立學院是一種非常複雜的存在。他一方面關聯著自己名字前面起到點綴作用的公辦大學,另一方面卻是有著民辦教育的內核。

絕大多數的獨立學院都是“非公”的體質,所以呢,難免有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說師資力量、學生管理、定價收費、文憑認可度等等。

正是因為這樣的狀況,關於獨立學院的性質定位,早就有相關的文件,敦促現有的獨立學院加快轉型,成為民辦大學,脫離所謂的公辦大學“母體”。

(繆老師拍攝的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擬更名為寧波理工大學)

二、個別事件不足以反映全面問題

獨立學院的管理權,基本歸屬於所在省,或者是所在省的教育廳,並非直接歸屬教育部,文件下發到各省份,執行過程的把控,自然也在當地。

獨立學院的改名,牽一髮而動全身,不是隨意改一個名字那麼簡單。公辦大學將少收很多管理費用,獨立學院共享公辦大學師資缺少可執行的制度,獨立學院的社會認知度下降,獨立學院的生源質量下降,這都是當地的教育管理部門和獨立學院不願意看到的。

浙江大學城市學院本身就是公辦的身份,北師大珠海校區也是如此,他們這種性質的獨立學院一則有公辦大學扶持,二則有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在所有獨立學院中,屬於異類,並不具有代表性。

(繆老師拍攝的北京師範大學珠海校區)

三、政策驅動也需要社會助力

上面繆老師所講的獨立學院改名所面臨的問題,其實並不僅僅體現在教育系統之內。

我們目前的高等教育資源還遠遠不夠,教育資源不均衡也是需要長期面對的問題,獨立學院的存在,從歷史發展來看,是有其必要性的,多元化的辦學性質,也是國家提倡的。

從社會層面來講,有很多人依然認為獨立學院是騙錢的,認為這不是搞教育。可是你有沒有想過,如果真的沒有了民辦性質的高等教育,將有多少孩子失去上大學的機會呢?

社會需要多元化,我們的認知也需要更新,當全社會接納了民辦高校,民辦高校也規範了教學行為,甚至交出令人滿意的教育答卷之時,也許獨立學院們會自主自發的進行更名吧。

我是“大學活地圖”繆登峰老師,歷盡十年考察千所大學,歡迎關注。原創不易,期待你的點贊、轉發、評論~

繆老師妙筆生花


我非常佩服題主目光敏銳,個人認為這就是獨立學院改制的風向標。的確獨立學院改制已經勢在必行了。

獨立學院,是指公辦本科大學與社會組織或者個人合作,不利用國家財政經費舉辦的本科大學,獨立學院學費是公立大學的三到四倍。

許多獨立學院“既公又民”,但恰恰是“兩不靠”,處境尷尬。沾光“母體”大學,有一定知名度,但是財權又沒有與“母體”徹底脫離,一定程度制約了獨立學院的發展。

只有徹底將獨立學院徹底獨立出來,民是民,公是公,免除了向母體高校的辦學上繳經費,也使得獨立學院能有更多的辦學資金用於自身發展;但是失去公辦大學的光環,也會影響生源。

一家之言,恐有錯誤,拋磚引玉,請各位多多指教。


平淡是真oymlq


可以說拉開了序幕,雖然浙大城市學院和浙大寧波理工學院的升級和北師珠有一點區別,但好戲應該差不多要上場了。


gavin220712255


應該是拉開序幕了,今天廣東已經下達文件了,對廣東的獨立學院,在兩年內能轉的儘量轉,這兩年,廣東省內肯定有幾所要脫離母體,真正獨立出來,北師珠應該是教育部的一個信號,廣東在今天出了這個文件,應該就是要以北師珠開頭,讓省內靠前的獨立學院,獨立出來


輕描淡寫低調的傷-L1


辦獨立學院的思想源於賺錢二字,改善大學老師的生活。靠掛母體學校,這是利用母體學校的無形資產和富餘教學資源。辦大學賺錢的思路就是脫離高校為社會培養專門人才的本源。要清正本源,必須取締獨立學院。因此,獨立學院迴歸母體學校,或者獨立學院脫離母體學校。這些很正常。


淡淡的197334688


感覺這些獨立學院這麼多年就是為那些家裡有錢,成績不太好,又想取得本科文憑的群體設立的!只要取得這個學歷靠著關係可以得到很好的工作。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冷暖自知70554085


教育應該向軍隊改革一樣,軍是軍,警是警,民是民,區別分開。教育事業同樣分開,公是公,私是私。公私合辦,無非私佔公名與權;公佔私財~~~


秋天麥芽糖


浙江大學城市學院招生分數很高,基本都是一本以上,人才輩出,要大膽走在改革前列,一切皆有可能


swede1


獨立學院改制這是個趨勢,不用懷疑。但是你所說的北師大珠海學校,以後是一個北師大的校區,跟北京的校區地位是一樣的。


考研政治石先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