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情话和毒舌都发挥得一样极致

他把情话和毒舌都发挥得一样极致

王小波

4月11,是王小波逝世22周年的日子。

作为《见字如面》的老朋友,王小波与李银河的信不止一次出现在我们的节目上。

王小波的情书是绝妙的。光是那句“你好哇,李银河”,就敲开了不少人柔软的心。

在爱里,他笨拙、真诚、浪漫、幽默、童真又特立独行。

这个坏小子,在遇上李银河之后,有了良心,在爱的簇拥里,写过太多太多动人的句子。哪怕在他逝世22年后的今天,依然被不少年轻人所珍藏。

他把情话和毒舌都发挥得一样极致

《见字如面2》之《王小波与李银河的往来信》

五线谱是偶然来的,你也是偶然来的,不过我给你写的信,值得写在五线谱上,但愿我和你,是一支唱不完的歌。

要爱就爱个够吧,世界上没有比爱情更好的东西了,爱一回就够了,可以死了,什么也不需要了。

他把情话和毒舌都发挥得一样极致

李银河与王小波在美国

世界上好人不少,不过你是最重要的一个人。

你要是愿意,我就永远爱你,你要是不愿意,我就永远相思。

不管我本人多么平庸,

我总觉得对你的爱很美。

我是爱你的,看见就爱上了。我爱你爱到不自私的地步。就像一个人手里一只鸽子飞走了,他从心里祝福那鸽子的飞翔,你也飞吧。我会难过,也会高兴,到底会怎么样, 我也不知道。 我会不爱你吗?不爱你?不会。爱你就像爱生命。

还有我特别爱你,你干什么疑心呢?

我永不冷漠。

我的勇气和你的勇气加起来,

对付这个世界总够了吧?

不仅在爱情面前敢于放开一切束缚,浪漫表达,在写作领域,他也是一位拿着手术刀,与真理坚决站在一边的作家。

他把情话和毒舌都发挥得一样极致

从《黄金时代》、《红拂夜奔》到《沉默的大多数》、《我的精神家园》,他的思考同样活跃于小说与杂文之中,颇具表达的勇气。

或许这也正是为何他的名字并没有因为他的离去而黯淡,反而时至今日,仍有大批青年走在追忆他的路上。

他似乎从未曾离开过。

他把情话和毒舌都发挥得一样极致

《见字如面3》之《王小波与李银河的来往信》

正如李银河在跨越生命的回信里说的那般:

时间这个东西是最残酷的,也是让所有人最无奈的。我庆幸你的文字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直到二十年后的今天,人们还在读你的书,还在讨论你的思想。一个人写的东西能保留多长时间,谁说了也不算,还是要时间这个无情的法官来决定。

当大家都在纪念他的时候,不仅是对王小波这个名字的悼念,还有对其知识分子身份的祭奠。

他把情话和毒舌都发挥得一样极致

作为「特立独行」践行着自己、表达着自己的王小波,不仅是过去时代的印章,也是勇气稀缺的现代社会的向往。

在谈到男女性别问题之时,王小波早在书里表达出自己对女性权利的态度:

我承认男人和女人很不同,但这种差异并不意味着别的:既不意味着某个性别的人比另一种性别的人优越,也不意味着某种性别的人比另一种性别的人高明。

一个女孩子来到人世间,应该像男孩一样,有权利寻求她所要的一切。假如她所得到的正是她所要的,那就是最好的——假如我是她的父亲,我也别无所求了。

他也在批判着我们文化里的弱点,把“比惨”这件事分析得无比透彻:

在我们的文化里,只认为生命是好的,却没把快乐啦、幸福啦、生存状态之类的事定义在内;故而就认为,只要大家都能活着就好,不管他们活得多么糟糕。由此导致了一种古怪的生存竞争,和风力、水力比赛推动磨盘,和牲口比赛运输——而且是比赛一种负面的能力,比赛谁更不知劳苦,更不贪图安逸!

成功与失败,也在他视野里有着和常人并不一致的看法:

什么叫失败?也许可以说,人去做一件事情,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这就是失败……一个常常在进行着接近自己限度的斗争的人总是会常常失败的…只有那些安于自己限度之内的生活的人才总是“胜利”。

他把情话和毒舌都发挥得一样极致

哪怕他对影视的“讽刺”,仍然适用于今日:

搞影视的人常抱怨老百姓口味太刁;这意思无非是说老百姓太聪明,自己太笨。我倒觉得不该这样子不打自招,这就显得更笨了。

即便评价起“老女人”来也不甘示弱:

中国有种老女人,面对着年轻的女人,只要后者不是她自己生的,就要想方设法给她罪受:让她干这干那,一刻也不能得闲,干完了又说她干得不好;从早唠叨到晚,说些尖酸刻薄的话——捕风捉影,指桑骂槐。

对于君子和小人的区别,王小波也以“尊严”作为切口剖析到位:

我以为,假如一个人在生活条件和人际关系上都能感到做人的尊严,他就按一个有尊严的人的标准来行事,像个君子。假如相反,他难免按无尊严人的方式行事,做出些小人的行径。

在科学与艺术的征途探讨上,也“语出惊人”:

我以为科学和艺术的正途不仅不是去关怀弱势群体,而且应当去冒犯强势群体。

使最强的人都感到受了冒犯,那才叫作成就。以爱因斯坦为例,发表相对论就是冒犯所有在世的物理学家;他做得很对。艺术家也当如此,我们才有望看到好文章。以笔者为例,杜拉斯的《情人》、卡尔维诺的《我们的祖先》,还有许多书都使我深感被冒犯,总觉得这样的好东西该是我写出来的才对。

甚至早在几十年前就对“粉丝效应”有着自己的批判:

中国常有人不惜代价,冒了被踩死的危险。挤进体育馆一类的地方,去见见大名人,在里面涕泪直流,出来后又觉得上当。这道理是这样的:用不着花很多钱,受很多罪,跑好远的路,洗耳恭听别人说你是傻×。自己知道就够了。

王小波杂文里的金句,哪怕放到当代,它依然犀利而尖锐。在80年代的语境里,王小波文字独特的荒诞感,形成了他特有的黑色幽默。

他把情话和毒舌都发挥得一样极致

李银河与王小波

可见他不仅是追求爱情的真朋克,在独立思考的高知范畴,他依然硬核着。

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

我从小就想写小说,最后在将近四十岁时,终于开始写作——我做这件事,纯粹是因为,这是我爱得事业。是我要做,不是我必须做——这是一种本质的区别。我个人以为,做爱做的事才是“有”,做自己也不知为什么要做的事则是“无”。因为这个缘故,我的生活看似平淡,但也不能说是“无”。有一种说法是这样的:人在年轻时,心气总是很高的,最后总要向现实投降。我刚刚过了四十四岁生日,在这个年龄上给自己做结论似乎还为时过早。但我总觉得,我这一生决不会向虚无投降。我会一直战斗到死。

他是李银河爱情里浪漫的骑士,也是虚无生活拥有有趣灵魂的斗士。

在他对时代和社会的深刻思考里,还有一颗不愿向受捶生活妥协的生猛之心。

用作家绿妖的话说:王小波让我知道好的文字应该有音乐的韵律,星星一般的光辉;他嘲笑神圣话语体系,敬畏理性之光,向往智慧与诗意,在此之上,是自由不羁的爱情。

「我这一生决不会向虚无投降。我会一直战斗到死。」

王小波已经离开我们22年,好在他的精神仍与我们相伴。

大家好,我是小C,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填写2019“C1区”调查问卷,我们将随机送5本热播节目《见字如面》明星签名书 +签名信。

【问卷调查,2分钟即可完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